•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石油行业要锚定四个主要发展路径(图)
专家论坛

石油行业要锚定四个主要发展路径(图)

2023/3/7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报2023-03-06]
  受到疫情和“双碳”政策的双重影响,作为传统能源行业之一的石油行业,发展前景日益引发业内人士担忧。自2015年底世界各国签署《巴黎协定》以来,“减碳以应对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我国确立“双碳”目标,这就意味着我国迫切需要降低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占比,加快推进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此外,受疫情冲击,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甚至发展停滞;金融环境不断收紧,实体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进一步导致了石油需求的下降。尽管我国石油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我国石油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石油行业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大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改进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方式,提高石油资源利用效率,探索石油行业低碳发展模式等,全力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双碳”目标的挑战。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1970年至2000年,源自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温室气体年排放总增加量的贡献率约为78%,化石能源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要实现碳中和,全球必须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截至2022年底,至少150个国家确立了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石油作为我国第二大化石能源,必然受到“双碳”目标的影响:未来石油需求将逐步减缓,电能替代竞争日益激烈、电动汽车的普及和风电、光电的发展,将促使石油需求在2030年前后达峰并逐步进入下降趋势;在碳减排压力下,国家能耗“双控”的政策对石油炼化项目影响较大,部分未达能效基准水平的中小型炼厂将面临关停整顿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原油供应的不稳定性。原油一直是地缘政治利益的核心,2022年以来,全球石油贸易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石油供给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增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新环境新挑战。
  高油价下炼厂利润受到挤压。一直以来,我国作为国际原油市场的后来者为此付出了更高的成本。中东地区原油出口国在出口同质原油至不同国家与地区时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导致亚洲国家原油进口国需要比欧美国家支付更高的价格,这被称为“亚洲溢价”。2020年疫情发生后,全球石油勘探开发上游投资的减少导致剩余产能萎缩,在需求逐渐恢复以后,各石油公司无法及时、有效扩大产能导致供应趋紧,带来了2022年的高油价。高油价背景下,炼厂利润不断下滑,中小型炼厂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胜利油田胜大生态林场是中国石化首个碳中和林,种植了海棠、白蜡等160多万株耐盐碱的优良树种,目前已是一片郁郁葱葱,勃勃生机。王国章摄
  石油行业仍大有可为
  尽管石油行业面临许多问题,但我国石油行业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继续存续,且需要进一步加大石油勘探开发方面的投资力度,转变石油加工行业的发展模式。
  就石油生产方面而言,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2021年,国内剩余的已探明常规石油储量约为257亿桶(约37亿吨),在全球仅排名第13位。但就石油需求方面来看,2021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约7.15亿吨,国内产量远远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进而导致了大量的石油进口。以2021年为例,我国进口原油5.13亿吨,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72%。此外,受到疫情冲击和全球减碳运动的影响,能源行业受到严重打击。除北美地区外,全球其他地区油气上游领域支出比上年平均下降22%。投资的减少将在未来几年内导致剩余产能的不足,最终表现为油价持续保持高位。因此,我国必须加大石油行业勘探投资力度、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这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和价格安全的必然选择。
  从目前世界能源格局来说,石油以34%的消费占比居于全球能源第一。但我国石油资源消费占比仅为18.6%,远低于占比56%的煤炭。尽管全球一致倡导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但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石油消费降低空间相对较小。石油作为“工业血液”一半用于能源和燃料动力资源,加工生产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等,以及石蜡、沥青;另一半则为工业生产活动提供类型多样的原材料,多种有机溶剂、化工原料及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农药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础的材料。我国每年进口约5.2亿吨原油,即使新能源汽车完全取代燃油车,石油在燃料领域的消费也仅减少3.9亿吨;煤制甲醇和烯烃等取代三分之一的石油化工导致石油消费减少1亿吨,但国内原油产量约2亿吨/年,仍然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在“双碳”目标实现的情景下,作为资源性化工原材料石油供给仍严重不足,我国依然要每年进口上亿吨石油。即使实现碳中和目标,发生改变的仅是石油消费占比,但无论如何石油作为资源都不可能完全退出;即使未来50年内化石能源不再是最主要能源,但石油作为化工产品原料,仍然占据其消费五分之一以上的情景将持续存在,我国石油资源在未来半个世纪都将严重不足。
  “双碳”目标下我国石油行业发展路径
  加大国内石油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增强国内石油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支持企业扩大资金通道,通过企业债券增加授信额,深化改革,扩大合作,推动勘探发展投资稳定增长。加强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等重要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奠定资源的接续基础。推动东部老油气田的稳产,加大新区的产能建设。加快对页岩油、致密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推动资金、人才的持续投入,保障稳产、持续增产。加大海洋油气自主勘探力度,积极布局全球海洋油气产业工作;加大海洋公益性地质调查力度,引领商业性勘探不断实现新突破;重点关注深水油气项目的投资开展,提高深水作业效率,降低深水作业成本。
  提高石油资源利用效率,从产业结构调整、数字化生产、环保意识提升等方面推进。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资本与劳动要素的配置结构,促进产业内部生产结构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通过管网调整、产业升级、发展精细化工等方式降低石油损耗率;促进生产流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并在油藏模拟分析、钻井工程及炼厂运营管理方面应用;着力打造节能减碳的消费环境,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持续增强环保意识。
  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全面优化生产工艺,高度重视剩余能量回收及转化工作;对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及时回收利用;建立绿色集成化工园区,贯彻绿色、环保、安全、智能的理念,应用循环经济技术,以园区为平台打造生态循环、集约高效、系统智能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增强对员工的培训,确保低碳节能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充分利用生产过程副产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特点,加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科技投入,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融入石油石化产业链。
  加强石油合作,争取石油定价话语权。在全球反化石能源的背景下,抓紧当前的投资机会,立足于全球石油合作战略,与主要产油国签订长期石油贸易和石油投资协议,利用长期投资的权益油保障我国石油供应。秉持合作共赢原则,促进我国与中亚国家石油能源合作的深入稳健发展,实现政府、企业等主体多方联动,建立政企联合、政府指导、企业参与、产融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期货市场建设、投资合作、构建友好关系和签订协议打造“四位一体”的石油价格体系。在参与上游油气田开发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亚洲溢价”,增强油价的区域话语权。在加强区域合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逐步扩大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保障石油价格安全。
  (作者:高新伟王瑾;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第一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能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