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世界之变催生能源新局(图)
专家论坛

世界之变催生能源新局(图)

2023/1/30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以地缘政治冲突为代表的重大事件不断冲击现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国际形势不断发生新变化,也将给全球能源行业带来深刻影响
  [中国石化报2023-01-20]

  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2022年以来,以地缘政治冲突为代表的重大事件冲击现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预计2023年国际形势将发生新变化,也将给全球能源行业带来深刻影响。
  2022年:全球能源格局加快重塑
  欧洲能源短缺状况愈演愈烈,全球能源格局加快重塑。欧洲天然气、煤炭、电力价格屡创新高,欧洲为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大幅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的进口量,积极从中东、非洲、中亚寻找替代油气资源。俄罗斯也加快向亚洲出口油气资源。
  美欧实施激进加息政策,多国经济显著承压。为遏制通胀态势,美国连续6次加息为4.25%~4.5%,欧盟连续4次加息至2%,紧缩大潮引发全球市场巨震,全球股市、债市、汇市均受冲击,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家金融领域明显承压,也将美国和欧洲推向经济衰退边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多次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至3.2%(2022年1月预测为4.4%),140多个国家GDP增速均遭下调。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混乱、贸易复苏减速的背景下,叠加美联储加息影响资本流出,发展中国家经济更显脆弱。
  中国密集开展元首外交,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2022年9~12月,习近平主席开启疫情后首次线下高访季,出席撒马尔罕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巴厘岛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和曼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利雅得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与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尼、南非、沙特、阿根廷等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稳定中欧务实合作,深化中俄战略协作,推动中阿战略对接,促进亚太互联互通,拓展中非合作领域,加强拉美政策协调。
  2023年:务实合作将成主基调
  中美俄欧大国关系加速调整,中欧关系趋于理性务实。大国力量对比结构性变化加快,短期看“西强东弱”格局仍将持续,长期看“东升西降”趋势不可逆转。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政策或将小幅回调,基于核平衡共识可能逐渐恢复接触,但回归常态的可能性较小;欧盟加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但随着地缘政治局势的演进,欧盟与美国、西欧与东欧的利益差异将持续扩大、裂痕加深,经贸摩擦将更频繁;中国主张对美国和欧盟分而待之,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2023年初访华,中欧关系将延续务实合作的主基调。
  中国擘画全球外交布局,开启共建“一带一路”新篇章。中国将掀起元首外交、主场外交的新高潮,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依托,统筹拓展全方位外交布局,致力夯实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争取中美关系校准并重回正轨,密切中欧高层往来和战略沟通,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同时,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加强与沿线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中东国家对华合作迎来明显跃升,巴西改善对华关系。沙特、阿联酋等积极推动“第二次建国运动”的全面改革,阿拉伯世界新生代领导人群体性崛起,寻求与中国、俄罗斯等域外大国加强合作,将中国视为前景广阔的油气消费市场和关键贸易伙伴,希望中国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助推其经济多元化和能源转型,沙特、埃及、阿联酋等国家均寻求加入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同时,巴西总统卢拉或将于2023年初访华,表示金砖国家将是其外交政策核心,将扭转博索纳罗时期波动的中巴关系,并对中国与其他拉美国家合作发挥良好示范效应。
  能源领域将大有可为
  俄罗斯加速调整贸易流向,长期来看油气产量将呈下降趋势。西方国家实施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令后,俄罗斯采取多项措施缓和冲击,加速向印度、土耳其、中国等亚洲国家出口油气资源。俄罗斯2022年石油产量先降后升,全年产量较2021年小幅增加20万桶/日。预计2023年俄罗斯石油产量与2022年相比将下降50万桶/日,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但具体降幅仍有不确定性。受制于基础设施不足和内外需求萎缩,俄罗斯油气产量长期将趋于下降,预计未来5年将低于地缘政治冲突发生前150万~170万桶/日的水平;中长期俄罗斯天然气产量也不乐观,2030年将与2021年大致持平。
  中美油气领域仍有合作空间,中国与欧盟合作阻力减弱。未来中国和美国仍需扩大合作以稳定两国关系,其中能源贸易对平衡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21~2035年美国石油产量将增加300万~350万桶/日,中长期内美国将在扩大对中国油气出口方面较积极。同时,中美关系企稳将减少中国与欧洲、澳大利亚开展能源合作的阻力。欧洲为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将面临较长的能源结构调整期,以化工、钢铁为代表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将面临大规模外迁,中国将积极争取对欧洲的务实合作,有望成为欧洲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澳大利亚新总理上台后对中国政策趋于理性,有利于深化中国和澳大利亚LNG贸易合作。
  中东国家加强对华战略合作,能源领域将大有可为。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将加大外交运筹力度,与俄罗斯共同限产保价,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同时,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合作融通持续加强,政策协调对接更积极,近期中东扩大对欧洲的能源出口规模,长期来看中东出口亚洲的原油贸易量将持续增长。中国与沙特经贸合作深度对接,同意共同探索石化领域的投资机遇,深化供应链、基建、加工业、采矿业等领域合作,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沙特希望成为中国企业在中东投资的桥头堡,加强区域投资协调和第三方合作以辐射欧洲、非洲市场,将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进入快车道,尽快达成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
  非洲油气资源国投资潜力改善,拉美油气投资吸引力上升。非洲油气资源国将成为欧洲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投资热土,推动东地中海地区成为勘探开发热点。据bp预测,2030年东地中海地区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出口量将达到300亿~500亿立方米,将凭借临近欧洲的区位优势和相较美国LNG的运输成本优势,部分替代俄罗斯对欧洲供气。安哥拉、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获得欧美油气公司的投资,欧洲试图打造连通阿尔及利亚与尼日利亚等国家的跨撒哈拉天然气管道,有望加速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同时,卢拉执政后亟需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以提振经济、摆脱困境,中国与巴西有望在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贸易、新能源等全产业链实现战略对接合作。(作者:毛若冰?单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