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中国石油的环保担当:②土地(图)
专家论坛

中国石油的环保担当:②土地(图)

2018/6/11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石油系列报道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8-06-08]
  编者按:万物土中生,寸土如寸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块土地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土地就是保护生命。
  中国石油通过应用丛式井油田开发技术,工厂化施工作业,加强施工作业沿线植被保护,实现产能建设用地更加集约合理。爱护地球,保护人类家园,中国石油一直在行动。本期为中国石油的环保担当系列土地保护篇。
  企业案例
  大庆油田土地资源保障推向纵深
  截至6月4日,大庆油田累计植树突破60万株,新增绿地228公顷,集中布站、应用丛式井等从设计源头上实现了节约用地,绿色矿山建设实现提档升级。面对土地、绿化及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大庆油田增强土地资源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保障用地、建设生态油田,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产能项目临时用地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去年以来,为确保油气生产项目能够依法及时用地,大庆油田土地系统优先突出保障重点项目,实现征地工作件件有人管,事事按时做,抓住关键节点,横向协调到边,纵向协调到底,确保了漠大线二期、徐深9天然气净化厂二期和北油库原油调入改造外输管线等公司重点工程用地。仅去年就累计办理临时用地许可证359个,办理临时用地手续3181公顷,实现了企业已下达项目用地的全面保障。
  产能用地规范化管理取得可喜成果。一年来,大庆油田形成了“大型油田产能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与实践”企业管理成果,获得第三十届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大庆油田选择第五采油厂进行试点,对照成果创标杆,正在打造示范展示窗口,这将进一步提升大庆油田土地系统的用地管理水平。
  各类油田生产建设用土保障及时有力。大庆油田在继续做好湖渠清淤供土、地形平整供土等常规供土模式的同时,积极探索实现建筑残土循环利用6.7万立方米、炉渣代替供土8.8万立方米,保障了冬季、雨季等各个时段的用土急需。去年以来,共为油田建设提供土方653万立方米。(记者张云普)
  新疆油田工厂化施工节地千余亩
  记者6月6日获悉,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吉7井区积极探索大井丛生产模式组织,推广平台井地面工艺优化简化技术及设备集成一体化技术,建成的井站一体式采油平台实现了节约用地达千余亩。
  吉7井区是新疆油田主力产能区块,为节约土地,吉7井区部署的172口油水井全部采用平台井的布井模式,分布在14个平台上,创造了平台井数、平台数、单平台钻井数等多项新疆油田纪录。
  采用丛式井开发技术,可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也便于集中管理,节约产能建设投资。吉7井区油水井如采用原有集输工艺,需新增征地面积约1392亩。如今通过推行井站一体式采油平台及各项创新技术的运用,实现了集约用地,征地面积减小至97.4亩。
  不仅如此,智能技术使吉7大平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通过采用先进的通信网络技术和成熟的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对所辖油水井及设备的生产数据的采集和控制,达到了“自动采集、集中监控”,大大减少了劳动用工人数,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助推了新型采油模式下劳动组织架构的转变。同时,该井区首次在中石油范围内试验螺杆泵泵下射孔、转抽一体化作业工艺也喜获成功,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这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得该井区形成了集高效生产、参观旅游为一体的无杆泵采油示范区,并且为今后类似油藏地面工程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技术指导。(记者宋鹏)
  长庆油田技术创新实现环保与增效双赢
  “在华庆油田白409区通过推行大井组等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钻井、试油、压裂作业等施工效率,而且少打注水井7口,少铺设集输管线10条,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6月1日,长庆油田采油十厂产建项目组李仕芳告诉记者。
  近年来,长庆油田推广的直井、丛式井、水平井大井组规模应用的开发模式,形成了“多层系、大井组、多井型”的开发思路,实现了工厂化作业,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效益。在白409区采用大井组布井,73口开发井仅用两个井场,其中最大的井场部署51口井。据测算,可减少井场7个,节约钻前投资420多万元,节约地面投资570多万元。仅去年,长庆油田就建6口井以上的井场近200个,组合井数1470口,减少土地征借3000余亩,节约投资近亿元。
  长庆油田采用工厂化作业,钻井、试油等多机组交错作业,边钻边试,边试边投,在确保井控安全的前提下,单井平均钻、试、投周期可缩短10天以上,单井试油压裂费用可降低12万元。
  长庆油田将土地节约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推进。近3年来,仅采油二厂就实施50项绿化项目,生产区绿化率达到90%以上,绿化油区荒山15万平方米,实现了降控投资与环境保护双赢。(记者程正才通讯员袁朝旭)
  管道局环保贯穿全程助力美丽中国
  6月1日,在管道局中俄东线项目的施工现场,两辆洒水车正在对施工便道进行洒水降尘。管道局安全环保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绿色”“生态”是十九大报告的关键词,也是管道局未来发展的风向标。管道局所有在建项目在关注工程品质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施工理念。
  管道局中俄东线项目部大力加强环保工作,通过清理施工垃圾、绿化施工便道周边等,使施工现场的工业垃圾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往工程中常见的焊丝头、铁屑和杂物消失得无影无踪,参建员工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管道局中俄东线项目部加强施工作业带沿溪沿河森林植被保护,各参建单位因地制宜,采用不断流、铺设涵管等方式进行施工,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在管道局新机场项目中,由一公司承建的03标段进入攻坚期,施工现场一切井然有序、干净利落,丝毫不见扬尘,完备的环保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得到了业主和监理单位的高度认可。
  开工初期,项目部采取在焊接、防腐、土石方作业现场铺设大面积防尘网,提前做好各类预案,租赁配备雾化车和晒水车等有效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定向钻穿越施工长期以来都是环保工作关注的重点,项目部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就把泥浆回收处理和避免施工中冒浆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制定了应对方案。”项目HSE负责人介绍说。

  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员工及时回收焊条头、防腐废弃料等施工废料,主动将施工现场周边垃圾收拾干净,“家门口的活更要干好,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出份力。”(记者李程通讯员郭强)

  第三只眼
  王立志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油田产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大庆油田土地系统积极转变用地思维,严格遵循依法合规要求,责任面前讲担当,用地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规范化用地体系初步建立,其《产能建设项目用地实施规范》和《产能建设项目用地实施细则》,成为合规用地的纲领性文件和指导用地的规范性操作手册,通过推广,依法用地观念深入人心,依法合规用地率显著提高。”
  彭晓倬
  大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科科长
  “大庆油田以大庆马鞍山地区综合治理为突破,带动土地管护思路和方式的转变,强化了新形势下的综合执法监察工作。他们与政府联手,全面宣传动员,依靠法律手段,收回土地约20万平方米。他们持续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对侵害油田土地合法权益和影响矿区各物业小区环境的问题实施治理,矿区面貌得到改善。”
  李文广
  大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园林绿化美化亮化管理办公室主任
  “大庆油田土地系统着力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建立机制入手,不断理顺职能,逐步实现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常态化。他们编制专项规划,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重新修订了《大庆油田生态(绿色矿山)建设专项规划》,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油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理顺了绿色矿山建设的运行机制,带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对大庆油田绿化工作的重视以及对相关产业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建立起绿色矿山建设常态化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贾璐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三十里铺镇政府代表
  “到了这里感到非常震撼。通过参观,真正感受到了庆阳石化在安全环保、绿色发展上所付出的努力。整个厂区的规划、装置建设、绿化环保做得都非常好,给你们点赞!”
  专家观点
  加强法规建设利用后发优势
  构建场地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陈宏坤)
  油气田勘探开发中,落地原油大部分集中在土油池中,有部分散落在站库附近,井下作业、试油、压裂、修井等过程中也会发生相当数量的散落。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成为石油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隐患和挑战之一。
  国际石油和化工公司在经历了多起惨痛的场地污染事故后,不断优化管理,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我国石油企业应该充分总结和借鉴,利用后发优势,解决场地污染问题。
  总结国际公司的教训和经验,我国石油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场地污染防治工作。
  加强场地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目前,石油企业场地环境保护管理人员数量及其专业能力都比较欠缺,应加强法规和先进理念的宣传,培养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总结分享国际先进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
  加强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我国场地污染防治法规框架已基本形成,一系列新法规和标准即将陆续出台。石油企业应加强自身场地污染防治法规的建设,建立石油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修复等专业标准,逐步形成符合现代企业特征和生态文明理念,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场地环境管控体系。
  加强全生命周期场地环境管理。对生产设施场地环境进行全过程管理。新建设施要提前调查场地环境背景值;运行设施要注重场地污染的预防,加强日常对跑冒滴漏的控制和处理,进行定期的场地环境监测和调查,建立监控和预警系统;对于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建立数据库,加强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收购、出让行为中,对场地污染风险进行调查和评估;对拟关闭设施,提前安排污染调查和修复工作。
  建立企业场地污染防控资金保障机制。场地修复工程往往资金需求大、技术难度大、周期长、社会影响大,对公司冲击大。我国石油企业可借鉴国际石油公司经验,建立场地污染防控拨备金或基金,主要用于逐步减少场地环境欠债,支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调查评估,实施监测和修复,应对事故场地修复,统一管理污染场地资金、项目、供应商、技术、人员等资源。
  逐步开展生产场地环境现状调查评估工作,逐步分级降低风险。加强技术设备筛选评价、研究和储备。我国石油场地污染调查评估和修复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工程采用的工艺、设备和菌药剂多为国际引进,在使用中出现成本高、运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应尽快开展行业性的技术和产品评估,加强自主设备、菌药剂的开发,开展工程示范。
  (作者系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土壤保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