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在变革中探索多维平衡的发展之路(图)
专家论坛

在变革中探索多维平衡的发展之路(图)

2024/12/19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24-12-18]
  12月10日至11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与标普全球在北京共同举办2024(第十一届)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此次论坛以“平衡能源多维转型,构建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包括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中外能源公司、国家高端智库和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投资机构等在内的近400名专家学者参加,共话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4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IEEF)综述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地缘政治风险、供需市场波动和气候变化危机不断重塑全球能源版图。同时,政策变化、科技进步、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动态关系,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平稳推进能源多维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能源行业的重大关切。
  12月10日至11日,在2024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IEEF)上,与会嘉宾围绕“平衡能源多维转型,构建可持续未来”的主题,从经济、政治、环境、技术与安全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全球能源转型的可持续发展。
  多重挑战
  变革: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
  局势变幻,供需波动,能源转型多歧路。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在发布《全球能源安全报告(2024)》时指出,2024年全球能源安全压力有所缓解,但基础尚不牢固,地缘政治风险依然突出,能源转型面临诸多阻碍,未来需关注地缘政治、电力安全、人工智能和可持续性4方面风险。其中,地缘政治成为论坛探讨的重中之重。
  标普全球副董事长丹尼尔·耶金指出,全球能源转型面临严峻挑战,地缘政治或可改写全球能源版图。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石油不仅是全球大宗商品,更是“政治大宗商品”。“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相对开放的全球经济环境,但现在我们面对一个更加复杂的局面,贸易、出口不再畅通,一些经济制约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也对能源的转型之路形成掣肘。”
  与此同时,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在发布《2060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2024)》报告时指出,全球能源需求呈“东升西降”、区域发展分化的特点。其中,亚太地区成为能源需求增长的主体。报告显示,尽管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速,但世界油气需求仍将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全球石油需求达峰时间将推迟5年,于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秘书长海瑟姆·盖斯则强调:“全球对于充足可靠、价格合理的能源供给需求日益增长,但是不能以牺牲能源供给为代价。”
  此外,《全球能源安全报告(2024)》中还指出,投资和贸易壁垒将持续制约低碳转型进程,使全球实现2摄氏度温控目标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国际气候治理举步维艰。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在发言时也强调了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此形势下,推动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充满挑战的道路,必须坚持先立后破,构建安全韧性的能源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史丹指出,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关键问题是要统筹解决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的问题。
  多能互补
  优化:能源结构与技术驱动
  技术迭代,创新驱动,传统能源往何处?
  当前,以智能化为典型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向多元并存、多能互补,能源产业加速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罗良才在发布《能源科技进展与展望报告(2024)》时指出,能源科技创新呈现“三融一跨”新特点,包括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互补融合、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交叉融合,以及多行业跨界创新持续推进。
  随着能源技术的迭代更新和广泛应用,全球能源结构呈现出“煤降、油稳、气增、非化石大发展”的特点。除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外,众多与会专家学者还就煤岩气、可持续航空燃料、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等前沿科研成果与技术发展进行现场分享,充分彰显了新技术对油气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驱动和赋能。
  在此过程中,传统化石能源所承担的功能逐渐转变。任京东指出:“传统能源要寻求新定位、新功能,发挥好兜底保供、应急调峰的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原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表示,中国已形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但在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同时,要以化石能源兜底,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指出,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能源解决方案,在平衡多维能源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孙龙德认为,未来油气将向“深度、尺度、跨度”3个维度发展,必须要开发关键技术,靠科技支撑引领油气产业低碳化发展。
  此外,由于各地区能源禀赋的差异性,未来能源结构的区域差异还将进一步扩大。巴西驻华大使高望强调了“技术中立”的重要性。他表示,在全球加速脱碳的背景下,每个国家都要依据自身资源情况,寻求符合具体现实的技术路线,不能选择“一刀切”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模式。
  多维平衡
  未来:能源转型与协同发展
  何为多维?何以平衡?协同合作是关键。
  世界能源发展大分化、大调整、大重构是与会者对当前与未来一个时期所作出的一致判断。《全球能源安全报告(2024)》指出,各国对能源安全核心利益和能源战略的关注点大相径庭,导致对全球能源合作和治理的诉求不同。
  因此,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指出:“面对这种分化和复杂的国际格局,多维能源转型的方法至关重要。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型需要协调统筹,平衡技术、环境、经济、社会、监管5个关键维度。”
  丹尼尔·耶金提出需要改变能源转型的线性思维:“所谓的多维能源转型,是以不同的速度,利用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区域,根据不同的优先事项而进行的,需要考虑经济体量、转型成本、能源安全、矿物资源、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
  与此同时,可持续的能源转型呼唤平衡发展。全球还有6.85亿人无法获取电力,30亿人难以获得清洁能源。李雅兰认为,当前能源公平转型的问题十分突出。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尤其强调,可持续的能源转型不是排他的,而是公平的、包容的。在重塑能源格局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能源获得的平等。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地缘政治与国际事务高级副总裁卡洛斯·帕斯夸尔认为,推进能源转型最关键的点在于建立可持续的对话。海瑟姆·盖斯认为:“中国与OPEC的能源对话就是最好的例子。双方关系的深化开辟了一条充满活力的互惠通道。”他表示,OPEC将与中国继续保持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钱兴坤在闭幕总结时强调,以开放合作应对能源挑战、实现共同发展是本次论坛参会者的共识。在全球能源大变局的背景下,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开放合作推动能源领域的互利共赢,形成更加公平公正、均衡普惠、开放共享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共同应对能源领域的挑战与机遇。(记者 马宇涵)
  观点摘登》》》

  海瑟姆·盖斯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秘书长

  仅靠单一能源类型无法满足预期的能源需求。也正是因为如此,OPEC一直都倡导能源未来平衡发展这一理念,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技术,以确保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能源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简言之,这是一种囊括全能源、融合全技术、惠及全人类的发展方式。
  OPEC的成员国正在积极投资各种燃料和科技以提升能效,同时采用低排放解决方案和更清洁的能源技术(如CCUS)来进行生产。这也是OPEC与“OPEC+”大家庭向世界展示的一种均衡审慎的举措。这说明我们能够引领可再生能源发展,助力经济发展。同时,以现在和未来为考量进行石油生产。

  丹尼尔·耶金 标普全球副董事长

  能源转型不仅对于全球能源市场来说是一个核心话题,对于全球经济以及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来说也是重中之重。我们现在的主题是要平衡能源多维转型,能源转型不是一条直线,甚至不是一个线性的发展方式,而是多维的,以不同的速度、利用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优先事项,以这种形式来满足国家的需求。
  地缘政治问题是能源转型的一大挑战。我们都获益于一个相对开放的全球经济环境,这包括货物、服务、技术和人员的自由流动。但现在我们面对一个更加复杂的局面,贸易、出口不再畅通,一些经济制约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也对能源的转型之路形成掣肘。

  孙龙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

  能源产业正在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也就是创新依赖。从传统能源来看,以煤炭为例,能源转型不是让煤炭清零,而是让煤炭更好地清洁低碳发展,这就涉及技术创新。
  油气行业的发展也是同理。虽然我们目前仍处在油气时代,但油气生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主要向万米深度、纳米尺度、百年跨度3个维度发展。关于从技术层面来确保能源产业链安全,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能源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大力发展CCUS产业链,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兜底保障技术。三是以技术突破确保关键矿产资源勘探,加强关键矿产资源保障,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张晓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原常务副理事长

  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将达到26亿千瓦以上,占届时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55%以上,发电量将达到全国发电总量的40%以上。有效消纳这样大规模的新能源,对我国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是个巨大的挑战。为此,必须多管齐下。一方面,要支持西北等地区承接先进高载能产业,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本地新能源消纳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新能源外送力度,要“天上”“地下”一起努力,既要建好特高压输变电,又要通过天然气管道规划建设输氢输氨管道等方式,将清洁能源送到东北发达地区。要强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大储能规模。要加强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好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实现就近就地消纳。

  钱兴坤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主任

  此次论坛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共识:第一,能源安全至为关键。国际社会应深化沟通与合作,确保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第二,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只有统筹多维度的能源转型才能创造可持续、有韧性、包容的能源未来。第三,创新驱动与数字化技术,为能源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要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构建智能高效的能源体系。第四,开放合作是应对能源挑战,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开放合作推动能源领域的互利共赢,共同应对能源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拿督萨扎里·哈姆扎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执行副总裁兼下游业务首席执行官

  不同的国家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来进行能源转型。当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造成了能源供应的分割化,难以满足全球的能源需求。所有工业参与者需要重新制定能源策略,来实现低碳的发展方式。脱碳以及能源多样化发展呼吁合作。要在包括投资、减排技术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开展合作。能源行业需要深入参与政策交流和投资过程,这对于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建立至关重要。和其他国家石油公司一样,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也在努力推动能源转型,致力于提供负责任的能源解决方案。公司近期的关注重点就是脱碳,特别是油气业务的脱碳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公司正在推动包括CCUS、生物天然气以及氢能等在内的低碳技术发展。(记者 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