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和航运企业的应变之道
2024/12/2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 2024-11-29] 绿色低碳转型正在深刻改变着全球能源政策和油气生产消费方式,也推动与之密切相关的贸易和海上航运领域作出转变。油气贸易和航运企业在守住传统业务基本盘的同时,主动拥抱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绿色贸易和绿色航运。为传统经营活动“添绿”
与大多数油气生产企业在管理传统业务碳排放时主要关注自身直接和间接环节、几乎不考虑终端使用的情况不同,贸易企业基于其在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独特定位,更容易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管理经营活动的碳排放,为其添加更多的绿色元素。
中国油气企业是这一模式的积极践行者。2020年6月,中国海油和壳牌通过旗下贸易公司完成了中国首批碳中和LNG进口交易,使用基于自然项目的碳信用,抵消了两船LNG从勘探开发到最终消费所产生的全部碳排放,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2021年7月,中国石油与壳牌旗下贸易公司完成了全球首个碳中和LNG长约的首船交易,该协议项下的每船LNG都由双方合作,抵销从勘探开发到最终消费的全部碳排放,实现LNG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2021年9月,中国石化与中远海运、中国东航合作,以中国石化境外份额油为载体,由中国石化抵消原油开采、储存、加工、石油产品运输及车用燃料使用的碳排放,中远海运抵消原油运输和船用燃料使用的碳排放,中国东航抵消航煤使用的碳排放,实施了中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项目,是产业链上中下游首次进行一体化协同控碳的积极尝试。
航运企业的绿色转型
航运企业主要通过船上碳捕集、提高能效和数字化等手段提升传统燃油船对新规则的适应性。今年初,长荣海运为其“长顶”轮加装了全球首套大型集装箱船碳捕捉系统,航行验证结果显示,二氧化碳综合捕集率超过80%以上,解析出的二氧化碳纯度在99%以上,完全满足国际海事组织要求。
提高能效是航运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最普遍采取的措施。挪威船级社(DNV)将在未来5年完成安装的废热回收、空气润滑等提高能效装置数量超过400套,预计到2030年可以使船用燃油需求量减少4%至16%。此外,马士基、中远海运等国内外航运巨头都在加快布局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希望借此进一步提高船队运营效率、改善温室气体管理。据挪威船级社估算,通过实时数据优化,航运业可以减少14.2%的能源消耗,特别是在集装箱领域。
发展绿色贸易和绿色航运
绿色低碳转型大势下,油气贸易和航运企业不仅想方设法为传统核心业务减碳增绿,也在积极主动开拓绿色领域。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商,沙特阿美从2019年开始大力布局氢能业务,建成沙特首座加氢站;2020年与日本企业合作,打通了全球第一条海上蓝氢贸易航线;2021年与韩国企业合作,将沙特液化石油气(LPG)出口至韩国,在当地制氢,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沙特封存;2023年向日本交付全球首批经认可的绿氨。今年以来,中国石化通过旗下贸易公司,积极参与国内生物柴油推广试点,完成首笔生物航煤出口,打通了生物燃料内外贸流程,具备了进一步开展相关业务的基础。
航运承担了全球约90%的货物贸易量,但由于约94%的船用燃料仍是石油,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航运企业大力发展替代船用燃料,取得了诸多进展。2023年8月,全球首艘绿色甲醇燃料集装箱船“劳拉”号交付启航;2024年3月,新加坡完成了全球首次向商业货船加注氨燃料;全球首台用于新造船的氨燃料发动机计划2024年底交付。
国际知名航运研究咨询机构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3年,除LNG运输船以外,其他船型新签订单中以替代能源为动力的船舶占比为45%,高于2022年的40%,而这一比例在2021年为31%、2020年为27%、2016年时仅为8%;新签订单中,将近50%的集装箱船选择以甲醇为燃料、几乎全部超大型液化气船和超大型液氨船都选择以LPG为燃料;全球船队中替代燃料动力船舶的占比已经从2020年初的3%增至7%,预计2025年将达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