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天然气定价体系的演变
专家论坛

天然气定价体系的演变

2024/11/6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4-11-05]大规模的国际天然气贸易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大幅晚于石油和煤炭。而在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气贸易极具区域性,如北美的加拿大对美国的天然气出口,欧洲的荷兰向其他邻国出口格罗宁根气田的天然气等。
  20世纪70年代后,欧洲的天然气交易更加活跃,但仍具有区域性特征。苏联的天然气和阿尔及利亚的LNG进入欧洲后,使得这里的天然气贸易开始具有更多国际化特色。而日本从美国阿拉斯加进口LNG则是天然气贸易一次重大的全球化进展。20世纪后半叶,管道气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
  21世纪以来,北美、欧洲、独联体和亚洲是全球四大天然气贸易区,贸易量占全球管道气进口总量的93%、占全球LNG进口总量的96%。除了个别国家,非洲和南美几乎没有大的天然气交易。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天然气贸易本质上是一种地区性现象,即相邻国家之间通过管道进行交易。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天然气国际贸易量大幅增加,LNG在天然气贸易总量中的占比开始超过20%。
  在此期间,大量天然气进出口贸易主要发生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之间,这源于多个因素。首先,这些国家拥有天然气市场,且规模和潜力相对较大,使得建设大量基础设施具有商业可行性。其次,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这些国家终端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就涵盖了天然气生产和交付成本,有利于天然气贸易的自由竞争。而非经合组织国家多数不具备这些条件。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先后在天然气贸易的定价方面向市场经济过渡。
  实际上,天然气国际贸易定价一直存在问题,比如经济原则应用混乱、价格不透明等。在北美以外地区,除了合同相关方,没人能获得任何有关价格的信息,政府和监管当局不断干预商业谈判,对此也毫无帮助。北美早期的气价从监管下的“成本+”为基础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演变成与石油挂钩的定价体系,到80年代中期则演变成基于亨利中心现货或纽约证券交易所期货的市场定价形式。
  欧洲大陆天然气进口价格主要以石油产品为基础,并与之挂钩,如燃料油和汽油。英国对国内天然气采用与成本相关的定价方式,但对挪威的唯一重要进口合同则采用与石油相关的价格。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天然气定价开始以国家平衡点(NBP)虚拟中心的现货价格为基础。
  苏联对西欧的天然气出口最初有很大一部分是易货贸易,即用天然气出口换取管道和压缩机,西欧对苏联天然气项目的投资保证了以软货币和易货方式对欧洲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的低价天然气供应。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不再对这些欧洲国家提供廉价天然气,但独联体国家之间开始了大规模的易货贸易,并持续到2005年左右。
  日本LNG进口始于固定价格合同(高于原油价格),但后来转变为反映LNG出口国的原油价格。21世纪初,价格则转变为锚定日本进口原油的均价,日本原油混合物定价(JCC)成为太平洋地区LNG进口的共同基准。
  对于多数天然气进口国和出口国来说,选择油价作为天然气定价的基准合乎逻辑,因为所有天然气进口国都使用石油,而且石油进口份额越来越大。多数情况下,天然气进口取代了这些国家的原油和石油产品进口,因而形成了一种合乎逻辑的商业关系。多数早期的天然气出口国同时也是原油出口国,因此根据这种逻辑上的联系提出了天然气应该与原油平价的主张。双方另一个强有力的论据是,原油和石油产品的价格虽然不是经济学家所理解的供求关系的产物,但却不会受到天然气出口国或进口国的影响,换言之,它是独立的价格参考,很难被操纵。
  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定价逻辑在北美出现了问题,并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逐渐蔓延至其他国家。在一些领域,天然气成功取代了石油,不断上涨的油价证实了终端用户改用天然气是明智之举。在市场渗透阶段,天然气在能源平衡过程中不再是石油产品的替代品,而是成为独立的门类,所占份额很大。
  在北美和欧洲,石油用途已回撤至运输部门和石化部门。最初的价格挂钩理论(即终端用户可在石油产品和天然气之间转换)开始瓦解。许多国家制定的新环境条例也禁止石油产品在工业和发电领域的应用。紧随其后的是自由化和竞争,北美称之为“放松管制”,政府政策和监管的结合,加上天然气供应过剩,使得气价与油价脱钩,开始以虚拟和实体枢纽为中心开展天然气之间的竞争。然而,在北美和英国以外的地区,多数天然气出口国和进口国都忽视了这些趋势,仍满足于原有的定价体系,希望在油价持续上涨时期获得高额的财务回报。
  从天然气定价的历史演化过程来看,国际天然气定价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与成本相关(或以其他方式监管)时期,与石油挂钩时期和市场(以枢纽为基础)定价时期。这个阶段划分比较契合2000年以前北美和英国的定价发展,但并不适合其他地区。对于转向以枢纽为基础定价的天然气行业来说,打破垄断,特别是获得管网权限,引入“气气竞争”是极大的利好。另一个有利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是,基于枢纽的现货和期货定价的体系(美国的亨利中心和英国的NBP)成为行业价格基准后,所有新天然气供应,无论来自何处,都有一个统一的定价基础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