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 | 汽车市场动能转换,传统能源企业如何应对?
2024/10/14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24-10-11]编者按:今年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87.8万辆,单月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达51.1%,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石化企业稳定运行产生强烈冲击,或将加速成品油消费达峰的到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为能源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本报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探讨如何积极应对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过半的新形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敬请关注。
以高质量转型培育发展新优势
杨卫胜?股份公司总工程师?石化院执行董事、院长、党委副书记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打造新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焕新蝶变,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正加快调整,叠加新能源乘用车替代加速、LNG重卡比例快速增加、燃油发动机效率提升、工业用油需求下滑、出行习惯发生变化等因素,今年成品油消费开始回落。1至7月,成品油消费量同比下降0.9%,预计2024年全年消费量同比下降2.9%。这是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结果,也是炼化行业转型升级必须面对和应对的问题。
中国石油作为国内大型能源企业,正在加快转型步伐。一方面,我们遵循“五有、五化、五调整”原则,调整了一批低效炼油装置,布局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化工项目,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效果显著。另一方面,我们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制定实施中国石油战略性新兴产业“7+3”发展规划,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但是,市场变化总比预判的快。我们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超煤电,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7.1亿千瓦;7月,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51.1%,首次超过燃油车;全国加油站总量自2022年首次下降之后,2023年再次减少约1.7%。这些数据提醒我们,炼化转型形势紧迫、刻不容缓。同时,随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先进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石化下游产品需求。例如,化工新材料中的锂电池隔膜料消费量年均增速维持在20%以上,远高于大宗石化产品;茂金属聚乙烯需求年均增速也在10%以上,显著高于通用牌号的聚乙烯产品。面对产业变革和市场转变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把握新需求,以科技创新支撑石油消费结构转变。一方面,加快催化新材料设计合成、低能耗短流程石油烃高效分离等技术攻关,实现石油烃类分子定向转化,加快“油转化”“油转特”转型步伐,迭代升级炼油技术。另一方面,坚持“基础+高端”发展思路,加大功能性合成树脂、特种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特种纤维、高端碳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专用化学品等新产品全产业链推进力度,尽快形成高端产品技术及市场优势。
二是开辟新赛道,以前瞻性技术储备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紧跟国家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部署,前瞻性布局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健康等领域,重点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全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技术成果和产品。牢牢把握数字经济、未来产业带来的新机遇,借助“AI+”赋能,加快将发展模式从“产能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将产品创新从“实验驱动”向“计算驱动”和“数据驱动”转变,将研发模式从“试错法”向“理性设计”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智动能。
三是构建新机制,以高转化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应用导向,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和先进制造技术孵化机制,将技术开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将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健全完善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于一体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科技研发与勘探开发、工程设计、生产销售、支持服务等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充分调动高校和研究院所等力量,共同探索解决产业发展难题,驱动更多创新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集,提高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效率,分阶段分梯次开展先进技术培育孵化,因地制宜打造新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焕新蝶变,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动炼化产业链迈向中高端
徐文学?兰州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以建设百万吨乙烯改造工程为契机,加快炼化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建设一流特色化工新材料企业,勇当黄河流域转型升级的标杆和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排头兵。
随着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国内汽车产业从以燃油车为主阶段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这给传统能源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传统炼化企业来说,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炼化业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已成为关乎生存发展的大事。
兰州石化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将紧紧抓住甘肃省规划建设国内重要、西部领先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地的时代机遇,以建设百万吨乙烯改造工程为契机,加快炼化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建设一流特色化工新材料企业,勇当黄河流域转型升级的标杆和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排头兵。
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炼化业务高端化发展。集团公司2024年工作会议强调,炼化销售和新材料子集团要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迈向产业链中高端。
近年来,兰州石化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为迎接新能源革命做了充分的准备。公司持续优化调整结构,已形成了炼化一体化生产格局,乙烯年产量达到150万吨,丁腈橡胶产能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二,医用聚丙烯RP260填补了国内医用料市场空白。公司将以“高精尖特专”为导向,推动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提升高品质能源与化工产品供应能力,在工程塑料、高性能合成橡胶等领域形成一批高端新产品,推动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公司将全力推进百万吨乙烯改造项目建设,建成投用医用料及高端电子保护膜料生产装置等项目,全面打造百万吨新材料基地,实现“再造兰州石化、再创企业辉煌”的宏伟蓝图,加快创建集团公司一流创新型企业。
突出结构优化,推动炼化业务智能化发展。当前,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能源行业数字革命加速演进,为传统炼化企业智能化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兰州石化将智能化发展作为突破老企业高质量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完成了数字化转型试点建设任务和主要应用场景上线运行,为智能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公司将按照“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三大主线,紧盯经营质量效益构建“四大链条”,围绕炼化新材料公司“智能炼化”建设目标,建立数字支撑管理体系,推行智能化库房管理、机电仪智能巡检,推广生产工艺智能化控制,建设“三剂”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循环水智能调控等业务突破,让智能化成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聚焦“双碳三新”,推动炼化业务绿色化发展。从全球实践来看,进行“减碳、用碳、替碳、埋碳”优化调整,是能源企业提高能源供给质量的有效举措。
兰州石化按照集团公司“双碳三新”业务发展目标,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推进“减碳增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在效益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公司将深入开展节能提效、清洁替代等四大行动,推进炼油装置能效提升、锅炉燃煤清洁替代等十大重点任务,深化控排减排工作,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更大成绩,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奋进建设世界一流精品特色炼化企业
周世岩?大庆炼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以“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头、强出一截、好出一块”为追求,培育更多的单项冠军产品,努力实现更有效益、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周年。随着我国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成品油消费量达峰已是必然结果。这对于炼油化工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及集团公司总体战略部署,聚焦特色化、高端化、绿色化,坚持减油增特、减油增化、减碳增绿,锚定“炼化生精材”发展方向,在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基础上,推动公司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变,建设世界一流精品特色炼化企业。
聚焦特色化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特色化发展是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大庆炼化积极实施“减油增特”战略,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炼化”,塑造企业独特价值,增强企业不可替代性。具体而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分子炼油”理念,优化调整炼油结构,加强页岩油高效加工利用研究,提高炼油生产流程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增产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竞争能力的高附加值炼油产品和化工原料,重点发展如低硫船用燃料油、航空煤油、石蜡及特种蜡等特色业务。要通过特色化发展,规避传统成品油市场的同质化竞争,提升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聚焦高端化发展,实现快马加鞭。高端化发展是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大庆炼化积极实施“减油增化”战略,推进业务结构调整,深度挖掘大庆原油资源价值,打造更有竞争力的炼油化工产业链条,以“专精特新”为导向练就更多在细分领域的“独门绝技”,以“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头、强出一截、好出一块”为追求,培育更多的单项冠军产品,努力实现更有效益、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打造聚丙烯酰胺、石油磺酸盐等油田化学品产品矩阵,推进聚丙烯新产品研发和产能规模扩大。通过高端化发展,不断提高化工产品比例,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聚焦绿色化发展,实现焕新蝶变。绿色发展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大庆炼化积极实施“减碳增绿”战略,统筹当前与未来,坚持绿色方向,抢抓“双碳三新”赛道机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步伐。具体而言,要延伸升级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有效利用大庆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推动建设绿氢绿氨醇项目,培育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回收等业务,推进落实装车油气回收设施升级改造、锅炉脱硝升级改造、储罐全接液浮盘及高效密封改造、丙烯腈AOGC装置升级改造、厂内区域异味及VOCs网格监测系统完善等环保隐患治理项目。通过绿色发展,实现减排增效,为“双碳”政策落地贡献智慧力量。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挑战与机遇,大庆炼化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更加创新的思维积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作出更大贡献。
以变应变助力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郭广海?东北销售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聚焦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积极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的转型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一枢纽六中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国资国企改革和能源领域改革作出新部署新要求,为我们打好打赢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动力。
准确识变,深刻认识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过半带来的挑战。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国内成品油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时代,我国成品油需求或提至2025年前达峰。首先,市场格局将发生变革。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超预期增长和LNG重卡经济替代性的不断增强,市场留给传统能源的“一席之地”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更大冲击。其次,竞争强度将持续加码。各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经营压力将更大,势必会在“量、价、费”等经营管理上采取针对性策略,全力抢占存量市场份额。第三,生存发展将经受更多考验。在当前能源行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走势的不确定性、成品油供大于求的供需关系、地炼低价资源的持续冲击等因素,都将对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更多考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第四,产业链协同将面临更高要求。市场变革会使得直炼生产和终端销售之间的产销矛盾显性化,汽柴油需求萎缩、航煤保持高增长的品号分化态势也将对生产结构提出更多新要求,这需要发挥产业链优势加以解决。
科学应变,积极谋划大区公司未来转型发展之路。成品油消费量即将达峰,对大区公司转型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东北销售将始终聚焦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积极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的转型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一枢纽六中心”。主要思考是,致力发挥产运销储贸互联互通的枢纽作用,全力保障成品油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努力打造产销衔接中心,确保上游炼化企业生产后路畅通、下游省区销售需求稳定供应,实现产销节奏、适销产品、量价联动精准匹配。努力打造物流优化中心,改进营运组织体系,着力优化公路、铁路、管输、水路等运输方式,实现路径最优、费用最省。努力打造商品交易中心,严格执行“四统一”营销体制,与北京石油交易所、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研究现货期货交割服务业务,实现平台经济经营创效。努力打造信息集散中心,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搭建信息集成运作平台,推动市场需求、计划进度、价格走势、物流调度等信息共享,实现数智赋能。努力打造价值创造中心,深化提质增效战略举措,深入开展航煤专项营销,主动参与区域市场培育、生产厂商新产品开发推广、储运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物流运作方案设计,为民航、通航等客户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努力打造新业态发展中心,稳妥推进金融衍生品、地炼集采、仓储共享创效等业务拓展,稳妥布局绿色甲醇、绿色氨、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航煤、氢能等未来业务,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主动求变,着力深化改革,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东北销售将按照一体化统筹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推动市场营销一体化。围绕建设现代市场营销体系,着力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产销服务水平,践行“24字”营销方针,强化市场前瞻研判,促进交货、配置计划相匹配,统筹厚利产品和高效市场相衔接,实现全产业链效益最优。持续推动上下游仓储一体化。协调推进“成品油产业链大模型”建设,专班推动上下游仓储设施一体化统筹共享共用,充分释放产业链仓储潜能。持续推动资源运作一体化。统筹推进一、二次物流组织优化,加快区域优化配送中心建设,着力开展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单位的物流优化、串换降费,扩大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串换规模,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持续推动治理体系一体化。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打造“公司—驻厂/油库”扁平化运行管理模式,构建精简高效的敏捷型组织。统筹公路主动配送中心、油库管理中心和维保中心、信息运维中心和炼销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公司生存和发展空间。
走好从加油到“加能”的变革之路
曹景军?陕西销售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坚定不移走传统业务和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发展之路,实现销售业务平稳转型。
2023年,全国加油站总量同比减少1800多座;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上险量占比双双突破50%大关,全国汽油消费量仅同比上涨0.32%,柴油消费量则同比下跌3.52%……一系列市场数据,让成品油销售行业的“时”与“势”备受关注。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作为集团公司产业链终端,销售企业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心系“企之要情”,自觉在大局下谋划、在全局中定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增动力、赋新能。
强化战略思维,顺应绿色低碳导向,构建“双轮驱动”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作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面对能源低碳转型的大潮,集团公司将“绿色低碳”纳入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双碳三新”业务,明确到2035年实现新能源新业务产能与油、气“三分天下”。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疾驰,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6.3%,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市场渗透率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叠加LNG重卡替代、“公转铁”、经济增长承压等因素影响,陕西省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4%,减幅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面对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和能源需求的形势之变,我们必须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转型所急,准确把握全局与局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坚决落实集团公司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传统业务和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发展之路,实现销售业务平稳转型。
聚焦主责主业,保持传统赛道优势,做优油气业务基本盘。根据陕西市场特点,以“六个一体化”为抓手,从追求增量转为挖掘存量,把现有存量资产的多业态拓展、增量增效作为主攻方向,强化“油卡非润气电”一体营销,多维度分类型组合施策。汽油销售,聚焦零售抓会员营销,抓开卡、提充值、促消费,夯实效益基本盘;柴油销售,坚持批零一体两手抓,以效益量守住毛利盘、以份额量做好规模盘,共举量效一面旗。大力推进“油气并举”“以气补柴”策略,抢抓车用LNG业务投资窗口期,通过油增气、油改气等方式,优化南北、东西主要物流通道LNG网点布局,着力做到“点上做优、线上做强、面上做大”。同时,科学评判现有网点质量,综合考虑市场前景、市场化价差等因素,对市场化价差无法盈利的网点采取“关、停、退、租、转”等方式及时处理,避免市场下行后的价值损失。
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布局新能源赛道,当好绿色转型排头兵。着眼“加快发展充电、有效发展换电、稳健发展加氢、规模发展光伏”四个赛道,组建各地市新能源建设团队,瞄准综合能源站、站外充电站,精准选址布点,积极抢滩布局。按照“一类一策”“一商圈一策”“一站一策”开展“地毯式”对接,紧密跟踪充换电及储能等政策落地,以效益为中心实现新能源项目精益化开发。结合当地政策、电价变化、光照资源、网络实际等,加快建设光伏项目。坚持“以油养氢、以氢促油”思路,加快推进陕西榆林金鸡滩加氢站等系列项目建成运营。推动科技创新,构建新能源体系数据底座,建设完善数字化运营平台,搭建绿色价值链与供应链,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水平。探索“光储充放检服”一体化发展、峰谷经营创效等多业态综合运营模式,持续丰富“人·车·生活”生态圈,形成新的发展增长极,不断拓展增效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