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全国石油石化能源系统新闻工作者走进塔里木采访活动侧记(图)
专家论坛

全国石油石化能源系统新闻工作者走进塔里木采访活动侧记(图)

2024/9/25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走进沙漠腹地探寻绿洲奥秘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9-24]
  编者按:塔里木油田是我国最大的超深油气田,是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和南疆首要气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9月11日至12日,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延长石油集团,以及全国石油石化类高等院校的新闻工作者走进塔里木,踏上昔日古丝绸之路,探访西气东输第一站,感受零碳沙漠公路的风光,见证塔中油田开发的艰苦卓绝,领略“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精神力量,感悟石油人改天换地的英雄豪情,挖掘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动人故事。采访团历时2天,行程1000多公里,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讲述大漠深处能源绿洲背后的感人故事。

  天山之麓,大漠之边,油气之脉在此涌动,历史的辉煌篇章在此续写。9月的风,带着塔里木的呼唤,迎来了全国石油石化能源系统的新闻工作者们。他们肩负着记录与传播的使命,会聚于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一路上,大家被一种生机勃勃的工业之美所吸引。
  塔里木是资源的富矿、精神的高地、人生的熔炉。“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塔里木石油人扎根大漠、奉献油气的精神之本、力量之源。从西气东输第一站到零碳沙漠公路,从塔中沙漠植物园到沙漠机场跑道……在这片广袤的沙漠之中,每一个征战“死亡之海”的鲜活印记,都承载着无数石油人的梦想与奉献。
  走进国脉“龙头”,寻找温暖之源。2004年建成投运的西气东输第一站,被誉为“塔里木油田的心脏”。天然气从这里通过西气东输管道源源不断地为沿线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惠及15个省区市的120多个大中型城市约4亿居民,点亮万家灯火。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视频连线,慰问基层干部群众,鼓舞了百万石油人。当记者们走进西气东输第一站,站在曾经与习近平总书记连线的地方,仍然难抑激动心情。聆听着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故事,感受到这份伟大工程背后的使命与担当,记者们感慨良多。大庆油田记者杨爽说:“我要把总书记的叮嘱带回去,用我的笔鼓舞更多的石油人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
  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条566公里长的沙漠公路纵贯南北。这是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条穿越流动性沙漠的等级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这条公路不仅打破了塔里木盆地南北的交通阻隔,也成为中国石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2022年,塔里木油田公司对这条沙漠公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建成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塔里木沙漠公路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轻轻铺展在广袤无垠的金色沙漠之中。沿林带布设的水井房旁,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零碳示范工程在茫茫沙海为植被浇灌提供“绿色”电力,播种绿色希望。

  行驶在零碳沙漠公路上,每隔4公里就能看到一座保障灌溉用水的水井房。在48号水井房,记者们见到了守井的周银丰、邱丽兰夫妇。一幢小平房被隔成了生活房、泵房、机房,这就是夫妻俩所有的室内空间。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沙漠中,他俩守护着生命的绿色。大家纷纷用镜头记录下这份平凡却伟大的坚守。来自中国海洋石油报的刘益政感慨道:“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油气的流动,也是人类不屈的奋斗精神。”
  离开零碳沙漠公路,记者们来到塔中水平1井和塔中第一联合站。塔中水平1井是塔里木油田第一口水平井,它不仅是石油工业的象征,也是几代石油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该井于1995年1月1日开始试采,初期日产原油1250吨。站在塔中水平1井的井口前,仿佛能听到石油人当年鏖战沙海的豪迈口号:“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荒凉之地书写了近代石油工业的辉煌篇章。
  作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陆上油田的样板联合站,塔中第一联合站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荣耀与辉煌,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与梦想。记者们纷纷感慨,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建立起这样一座集油、气、水、电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联合站,无疑是中国石油工业技术实力与建设能力的体现。
  距离塔中第一联合站不远处,就是中国石油工业文化遗产——沙漠运输机具展示区。古铜色的机身,斑驳的油漆,每一台设备都是石油人征服“死亡之海”的见证。记者们或弯腰细察机械部件的精巧设计,或轻轻抚摸车身上斑驳的油漆,试图从细节中捕捉那段历史的痕迹。镜头中,这些退役的“钢铁巨兽”诉说着石油人的坚韧与智慧,激励着新一代能源工作者继续前行。

  在沙漠腹地之上,一条笔直壮观的飞机钢板跑道揭开了塔里木油田创业时期的历史,也震撼了在场的记者们。这条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沙漠临时机场,为沙漠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空中运输生命线。来自中原油田的记者郝奕舟感慨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生动实践。”
  采访中,无垠黄沙中的生命绿洲带给记者们触动和震撼。塔中采油气管理区公寓不远处的塔中沙漠植物园,绿意盎然,花香四溢,如同沙海中的一叶“诺亚方舟”,让这片沙漠充满希望与力量。
  塔中沙漠植物园始建于2003年,由塔里木油田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共同建设。这是国内首个在流动沙漠腹地利用荒漠植物组景营造的逆境园林,也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沙漠植物园。通过中国科学院专家常青的介绍,记者们了解到这些植物背后的故事:有的植物能够在几乎滴水不存的环境下存活数月甚至数年;有的则拥有强大的根系,能够深入沙土数米以寻找水源;还有的植物叶片演化成刺状,以减少水分蒸发。这些都是生命在极端条件下展现出的顽强与智慧。
  走出沙漠植物园,回望那片在沙海中傲然挺立的“绿色殿堂”,大家纷纷表示,这片绿洲不仅是能源的象征,也是生命的赞歌。中国石油记协的工作人员田可冰在参观植物园后说:“初中地理课上听老师说,塔里木盆地是个聚宝盆,盛产油气资源。然而真实的塔里木盆地却被地质学家形容为‘一个被摔碎的盘子,又被踹了几脚’,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巨大。逆境园林、沙漠机场、零碳公路、西气东输……在一代代塔里木石油人的字典里,似乎没有‘不可能’这个词。”
  感受苍茫肃穆的极致风光,丈量广阔无垠的浩荡沙海。塔里木,这片昔日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广袤之地,始终响彻着石油人勇往直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铿锵足音。展望未来,随着能源转型的浪潮滚滚向前,塔里木的故事将续写新的篇章,让“大美塔里木”不仅成为地理的坐标,也成为精神的灯塔,引领着无数人向往、追寻。(记者张书凝记者苏华)

  记者感言》》》
  吉林油田新闻中心记者王蕾: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好故事源于真实的生活、源于对这片土地的深入理解和尊重。
  中国海洋石油报社记者刘益政:我将把在这次活动中汲取的精神养分转化为深耕一线、讲好故事的生动实践,在践行“四力”中扛起记录和书写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重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大舆论力量。
  大连石化新闻中心记者赵丹琪:在与塔里木石油人的交流中,我被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打动,也被他们对石油事业的执着追求所感染。这片土地虽然荒凉,但塔里木石油人的热情和决心却如同沙漠中的绿洲,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四川销售融媒体中心记者何悠:荒漠中的石油人,甚至一草一木,都满是让人动容的坚韧。的确,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中原油田宣传文化中心副经理杨兴闯:这是感动之路。一路走来,我聆听着石油人的故事,对石油人的担当感同身受。所见所闻深入人心、震撼灵魂。
  长庆油田公司新闻中心记者薛琴:在这里,每一天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力量在蓬勃绽放。作为一名石油记者,我要持续不断地记录这些凡人微光,宣传石油人为国加油争气的动人事迹,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坚守和奉献,感受他们的光芒和力量。
  采访点介绍》》》
  1.西气东输第一站
  西气东输第一站是我国西气东输能源动脉外输第一站。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塔里木油田西气东输第一站干部员工时指出:“大家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在挑战生命禁区,任劳任怨、默默付出,为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西气东输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
  2.零碳沙漠公路
  1995年,塔里木油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全长566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成为世界上贯穿流动性沙漠最长的等级公路。2022年6月,这条公路成为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成功入选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3.塔中油田
  塔中油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我国第一个沙漠油田。35年来,塔中石油人长期坚守沙漠腹地,用实际行动践行“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人生观,创造了优异业绩。
  4.中国石油工业文化遗产沙漠运输机具展示区
  塔里木油田开发初期,中国石油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购置了200多台各种类型的沙漠运输设备,承担着沙漠腹地井队物资运送、井场搬迁、大型酸化压裂、应急抢险等任务。目前,这批设备虽已经被淘汰,但成为塔里木油田开发初期艰苦卓绝历程的重要见证。
  5.沙漠机场跑道
  这是塔里木石油探区沙漠钻井的第一条井场临时飞机跑道,是沙漠腹地早期勘探的重要见证,被确立为塔里木油田石油精神教育基地,目前仍在为沙漠油气勘探提供便捷快速的运输服务。
  6.塔中沙漠植物园
  塔中沙漠植物园,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沙漠腹地的植物园。随着植被的逐渐繁茂,园内野生动物频繁出没,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

  本版图片由陈士兵、陈梦羽、于平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