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中国石油: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图)
专家论坛

中国石油: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图)

2024/9/20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精细化工是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中国石油深入实施新材料提速工程,做优特色产品,做强重点技术,推动炼化业务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转型——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9-19]
  广西石化公司积极开展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特种燃料、催化裂化高效捕钒助剂等技术的研发,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优化加氢裂化反应器内催化剂装填级配,提高加氢裂化航煤和石脑油收率,增产乙烯原料。持续开发医药卫生、高档包装、家电、交通等领域的高端化工新产品,构建竞争优势。今年计划开发聚丙烯新牌号3个,实现产量1万吨以上,朝着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迈进。图为广西石化厂区鸟瞰图。张旭?高志鹏?摄影报道
  精细化工是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关乎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
  近年来,国家政策对精细化工产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基础。
  中国石油在国家战略需求指引下,瞄准化工新材料业务新赛道,深入实施新材料提速工程,推动炼化业务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转型,研发的高密度聚乙烯、高性能橡胶、微晶蜡等“含金量”十足的化工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拥抱”千行百业,“飞”入千家万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石油取得哪些进展?
  坚持“基础+高端”发展方向,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高端聚烯烃、特种合成橡胶、新型催化剂、功能单体、化工中间体、新型材料助剂、油田化学品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精细化工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前提、重要组成与重要支撑,发挥着“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
  中国石油坚持“基础+高端”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高端聚烯烃、特种合成橡胶、新型催化剂、功能单体、化工中间体、新型材料助剂、油田化学品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兰州石化公司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炼化生产基地,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品研发升级和品牌建设,坚持走高端化、系列化、品牌化、定制化发展之路,着力抓好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小品种精细化等系列产品开发。医用聚烯烃、“三高两低”车用聚烯烃、高压电缆料、微晶电子保护膜、超洁净电解质薄膜等高端化绿色化系列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经济效益提升明显。其中,医用料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实现了该类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作为国内外目前唯一可全部加工劣质重油的炼化基地,广东石化公司聚焦建设“产销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统筹资源配置,推进成果转化,提升精细化工关键产品供给能力。一年多来,广东石化成功开发生产出21个聚烯烃牌号,航煤、对二甲苯、苯乙烯等产品远销海外,成功挺进欧亚国际市场,实现了高效区域、厚利产品、直供客户的刚性增长。
  具备10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产能的四川石化公司,围绕“材料工厂”建设目标,构建“基础+高端+差异”产品矩阵,增产高附加值产品,深化品牌工程建设,按照差别化、专用料、高端化原则,推动高端产品规模化生产。2024年,公司推进“10+1”新产品、新材料提速工程,截至8月底,已成功开发CI73H、RI340R等8个化工新产品。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杨英说:“近年来,中国石油深化炼化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产了高效炼油产品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逐渐呈现规模化优势。例如,自主开发的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气相醛加氢催化剂、VOC催化氧化催化剂等产品,已经在多家企业成功应用;自主开发的乙烯三聚合成1-己烯工艺技术,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为高性能材料开发提供单体保障,支撑了国内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精细化工存在哪些挑战?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起步晚,产业基础能力急需增强,高端技术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工业化生产安全环保压力大,市场开拓和用户服务存在严峻挑战
  精细化工是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指对生产及应用技术水平要求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高、行业平均利润水平高,“三低”指对配套资源要素要求低、装置平均生产规模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水平低。目前,国内精细化工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大部分产能规模较小。因此,推进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产业基础能力急需增强。我国精细化工产业起步晚,行业布局“东重西轻”,东部沿海省份占据主导地位,中西部地区精细化工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急需加快提升化工园区发展质量,有序引导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高端技术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当前,我国精细化工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以原料型、通用型产品为主,高端科研试剂、高性能催化剂、特种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树脂等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例如,EVOH、COC/COP等产品还未大规模产业化,催化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影响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工业化生产安全环保压力大。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工艺流程长、单元反应多、原料复杂,且多为间歇反应,涉及硝化、过氧化、重氮化等多种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工艺废水含盐量高且成分复杂、难以处理;部分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强度大;装置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老旧装置数量逐年增加,存在一定安全环保风险,急需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绿色安全生产水平。
  市场开拓和用户服务存在严峻挑战。我国精细化工市场主体小而分散,存在投资过热、市场变化快的特点,供应链管理也比较复杂。因此,不仅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而且要下大力气开拓市场,加强市场研究,了解用户需求,强化定制化服务,以满足下游客户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精细化工是相对基础化工而言。没有基础化工,化工行业不能做大;精细化工发展不好,化工行业不能做强。目前,我国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任重而道远。石油石化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原料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与下游企业紧密配合,将产业链向精细化方向延伸,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着力构建“炼化生精材”业务布局,推进新材料和前瞻性科技专项攻关。坚持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品精细化率,实现产品技术差异化、高值化
  近年来,我国精细化工产业迅速崛起,产业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精细化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约3.9万亿元,占据全球近一半份额。预计2027年,精细化工总产值有望超过11万亿元。
  面对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中国石油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在化工新材料业务新赛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杨英认为:“一方面要着力构建‘炼化生精材’业务布局,在新型催化剂创制、反应精准调控、过程强化、分离纯化、单元反应器设计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推进石油基碳材料、高性能弹性体、特种工程材料、高端润滑材料等新材料,高纯氧化铝、长链烷基萘、高碳α-烯烃等关键单体基础性前瞻性科技专项攻关。另一方面要坚持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品精细化率,实现产品技术差异化、高值化,加强成果转化落地,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绿色精细化学品生产商和供应服务商。”
  广东石化公司规划和科技信息部石油化工高级专家张元礼表示:“在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后,我们坚持强链补链延链的原则,规划发展精细化工下游产业。主要是以石化大宗产品碳1—碳10为原料,促进下游产业链发展,提高精细化工新产品市场的适应性。”
  在川渝地区能源和化工基础材料市场处于主导地位的四川石化,将持续推进“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增产芳烃、聚烯烃等高效化工产品。在节能减排方面“强管理、做减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全面落实数字化转型试点主体建设任务,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完成计划调度、生产监控、工艺技术等12个业务场景的建设。
  布局精细化工是产业发展的百年大计。中国石油应当发挥自身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强化“产销研用”一体化协同,以石化院、上海新材料院等为研发主体,以相关企业、高校、院所等为联合攻关团队,以创新平台和中试平台为支撑,以生产企业为应用主体,发挥工程公司桥梁作用,加快“单体—聚合—中试—加工—应用”全产业链研发布局,形成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冯作文、高云龙、杨尚陶参与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