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筑底企稳” (图)
专家论坛

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筑底企稳” (图)

2024/8/22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报?2024-08-21]
  镇海炼化炼油装置。杨楚雄 摄
  中韩石化化工新材料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检查农膜专用料外观。付 松 摄

  扬子石化塑料厂聚乙烯装置员工检查产品包装。 李树鹏 摄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上半年经济工作扎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同时,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对石化行业而言,今年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呈现筑底企稳的态势。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积极因素集聚增多,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 雷 蕾 王一冰 整理
  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向好,收入、利润、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改善,呈现筑底企稳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行业效益尚未全面扭转下滑态势,利润继续下降、投资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加剧仍是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石化行业仍处于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的战略机遇期。这是记者从近日在西安召开的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本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石化行业上半年呈现哪些特点?面临哪些挑战?下半年高质量发展路在何方?围绕这些话题,多位与会专家建言献策。
  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向好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二级巡视员孟燕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出口延续恢复态势,效益逐步提升。其中,石化行业生产、投资总体平稳,效益小幅下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分别从油气、炼油、化工三大板块分析了上半年石化行业运行情况。他指出,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向好,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万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润4294.7亿元,同比下降1.6%;进出口总额4740.8亿美元,同比下降2.5%。上半年同比数据比去年同期明显改善(去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4.4%、利润同比下降41.3%、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7.6%)。其中,油气板块营业收入7375.6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2056.7亿元,同比增长7.7%;炼油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高于3%,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化工板块营业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2154.2亿元,同比增长4.4%。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呈现五大特点:一是产量继续增长,主要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二是市场总体平稳,主要产品表观消费量保持平稳增长;三是效益分化明显,油气板块收入利润率27.9%,炼油板块收入利润率1.2‰,化工板块收入利润率4.6%;四是价格波动明显加剧,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导致企业和行业效益波动明显;五是能源与粮食安全保障有力,油气产量和农药化肥产量平稳增长,有力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
  行业运行仍面临利润下降挑战
  质效提升是此次会议的关键词。上半年,尽管石化行业收入、利润、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改善,但由于持续受到上游原料价格高位、下游市场需求不振、产品价格低位徘徊的影响,效益尚未全面扭转下滑态势。数据显示,油气板块和化工板块收入、利润实现“双增长”,而炼油板块收入占全行业30%,利润却只占0.07%,利润下降幅度高于90%。
  究其原因,傅向升认为,油气、炼油、化工板块营业成本、应收账款、存货、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加,导致石化企业成本过高,影响了石化行业的经济效益。
  “利润继续下降是今年石化行业运行面临的最大挑战。”傅向升指出,石化行业亏损面过大、成本持续增加、投资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加剧将影响下半年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对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尤其是炼油板块的压力更为突出,“保生产稳定,保市场、渡难关,强内功、求生存”是今年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目标。
  对此,孟燕深有同感。她表示,石化行业要特别关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盈利能力压力较大、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加剧等问题。接下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进入转型关键期
  尽管下半年石化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不少,但傅向升指出,我国经济正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步向前,下半年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市场积极因素将集聚增多,都将为我国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他认为,我国石化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转型关键期,正处于四个关键阶段:
  一是结构调整的深化阶段。近两年,我国化工品和材料价格处在低位,石化行业到了深化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对石化企业来说,生产油品的效益比生产化工品、化工材料要好,“减油增化”是否仍是未来发展趋势?必须明确,从长期看,“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少产油品、多产化工品和高性能材料仍然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40%,柴油消费市场持续收缩。在结构调整深化的关键阶段,石化行业必须改变过去过度追求规模、重量不重质的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
  二是产业化突破的关键阶段。“十三五”以来,石化企业把创新和做强摆在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强化自主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多年来制约我国石化行业向高端转型的尖端技术和制约我国高端制造领域的高性能材料、产品到了产业化突破的前夜,到了实现大规模工业化连续稳定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突破期。
  三是能源转型的过渡阶段。我国石化行业能耗和碳排放量均居工业领域前列。多家炼化一体化企业、煤化工企业都在探索石化和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的耦合发展,炼化企业也在加快烯烃原料的轻质化和多元化、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的产业化、组分炼油和分子炼油、绿电裂解代替传统蒸汽裂解新工艺、生产过程电气化。多家石化企业也在加大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创新力度。加快能源转型正在成为石化行业的共识。
  四是创新领先超越的关键阶段。现代煤化工行业的煤制油(直接法与间接法)、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等,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汽油及与绿氢合成绿醇、绿氨等,甲烷制烯烃及废弃塑料化学循环新技术等一批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必将推动我国石化领域由跟随型创新向引领型创新跨越。现阶段,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是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对此,商务部对外贸易司二级巡视员承春认为,龙头企业要承担好发展的社会责任,多在“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上下功夫,同时中小企业要加强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发展,推进国际市场的开拓。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徐建伟表示,行业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高传统要素质量、扩大新要素投入,推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