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双“慧眼”看透地下油气藏
2024/8/13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改变了传统工作方式,提高了油气藏开发效率和决策科学性[中国石化新闻网2024-08-12]
刘莉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刘浩杰胜利油田油藏地球物理高级专家
问: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刘浩杰:一是提高精度与准确性。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通过结合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及实验室地质资料等多源数据,构建出高精度的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提升对储层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为油藏开发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是实现高效协同。该技术将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紧密结合,实现了从地质模型到数值模型的无缝对接,缩短了数据转换和模型重构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优化开发方案。该技术能够模拟不同开发方案的效果进行多目标优化,寻找最佳的开发方案,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开发风险。
刘莉:一是耗时短、可操作性强。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拥有周期短、费用低、无限次重复、逼近真实情况的优点,形成的可视化模型可以更直观、清晰地展示出地下储层采出情况。
二是推动技术创新。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通过研发自主产权的建模数模系列软件、完善油藏模型库系统、优化数值模拟算法等手段,不断提升油气田开发技术的水平。
三是支持精细化管理与决策。完善的油气藏模型库系统能够支撑油气田开发跟踪研究和现代化油气藏管理,将油气藏模型库应用到井网部署设计、地质导向、实时压裂调整过程中,开展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智能决策分析,有效指导高效开发。
问:目前形成了哪些成果?
刘浩杰:目前,胜利油田物探院形成了以多源信息融合高精度油藏建模技术、复杂断块三维精细油藏建模技术、不整合油藏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整装特高含水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技术、M3多尺度资料匹配油藏建模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科研成果。
但该技术仍面临着数据质量要求高和模型复杂度高等挑战,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依赖于高质量的动静态数据,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需要构建更加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这对模型的复杂度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刘莉:江汉油田以页岩气基础地质建模为切入点,历时8年逐步形成了具有页岩气特色的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体系,包括压前多尺度天然裂缝融合建模技术、基于有限元模拟三维地应力场建模技术、页岩压后缝网多阶迭代拟合技术等,全面支撑老区提高采收率、新区效益建产。
目前,建模数模一体化定量评价技术体系在涪陵页岩气田全面推广应用,实现气田地质建模全覆盖、各类方案数值模拟全覆盖,精细刻画了“井间、层间、段簇间”3种剩余气分布类型,首次实现了剩余页岩气三维展布可视化,以及大连片井组建模数模拟合,指导了焦石坝区块100口立体开发调整井位的整体优化部署,为立体井网与精准压裂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问: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刘浩杰:下一步,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致力于智能化和多学科融合发展方向,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提高模型的自动构建和智能优化能力;加强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体系。未来,应加强数据质量控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刘莉:页岩气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发展将向更多维方向攻关,老井生产引起局部地应力场大小和方向变化,亟须攻关建立地应力场四维动态高精度模型;向更精细方向攻关,通过压后取芯井认识进一步深化建模数模机理研究、提升软件算法;向更复杂气藏领域攻关,针对复兴陆相页岩气凝析油气藏油气水多相态、碳1-碳20多组分、多尺度孔缝介质流动的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还需要深化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