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加强基础研究打开油气勘探开发新局面
专家论坛

加强基础研究打开油气勘探开发新局面

2024/8/9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4-08-08]
  □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规划研究所(矿权与储量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马卫
  基础研究是油气勘探开发
  打开新局面的金钥匙
  老一辈石油科学家通过长期不懈的基础研究,创新形成了地质力学、陆相生油、煤成烃、源控论、复式油气聚集等地质理论,引领了中浅层构造、岩性油气勘探战略选区,有效指导了大庆、长庆、胜利、渤海等一批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
  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程度持续加深,陆上常规石油资源探明率已接近50%,中浅层常规勘探发现难度日益加大,深层、深水、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重要领域,加快“新区带、新层系、新类型”领域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地质环境与工程条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深层、深水、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理论技术挑战。
  基础研究是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石。应立足基础研究,把关键核心技术搞清楚,持续深化深层、深水、非常规油气成藏富集理论认识,增强超深层物探、钻完井、测井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原创技术策源地,不断提升油气持续增储上产的源头供给能力。
  油气行业基础研究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浅层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基础研究应聚焦精细勘探,突破认识禁区和技术盲区。我国中浅层常规油气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整体进入中高熟勘探阶段,勘探对象逐渐转向致密、周边及外围成藏条件复杂区,剩余资源高度分散、油藏薄、规模小、油水关系复杂、隐蔽性强,圈闭精准识别难度大。中浅层油气勘探基础研究应聚焦精细勘探,突破认识误区和技术盲区,重新评价地质认识未完全掌握的区带。例如,渤海湾盆地保定凹陷近年来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重新认识地质结构,构建“双向供烃、断砂输导、浅层富集”油气成藏模式,在老油区获油气勘探新突破,对我国中浅层高成熟探区勘探具有借鉴意义。具体来讲,中浅层基础研究的攻关方向要侧重剩余资源空间分布预测、高成熟探区油气藏精细勘探、低渗透油藏甜点评价与提产提效、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等理论技术创新。
  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是“找得到、看得清、采得出”,需着力深化地质认识、突破关键技术。深层超深层油气具有超高温、超高压的特点,受构造复杂、地震波场复杂、储量品位低等因素影响,至今仍然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领域。深层超深层勘探主要面临三方面科学问题:一是高温高压条件下深层超深层油气成藏规律与富集机理认识不清,即“找不到”;二是现有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难以精确预测超深层油气储层特征与分布,即“看不清”;三是超深层油气面临超高温、超高压钻完井技术不过关的难题,即“采不出”。因此,深层超深层油气藏成藏富集规律的认识突破、地球物理采集处理解释和钻完井等技术创新,是未来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
  非常规油气面临开发效益差的难题,科技攻关是驱动效益开发的关键。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种类较多、起步较晚、勘探开发程度低,是油气增储上产的战略接替力量。与北美海相页岩油气相比,我国页岩油气类型更多、埋藏更深、开发机制与规律更为复杂、人工改造难度更大。资源禀赋差、开发难度大、储层改造工艺技术不适应性突出,使其规模效益开发面临较大挑战。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仅应着眼资源种类、技术方向和路线选择,更要着力创新打造钻完井、改造、举升工程等关键技术利器,努力提高单井EUR,降低油气单位成本,支撑规模有效开发。
  发挥制度对基础研究的
  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
  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制度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是开展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基础研究的必要保障。
  一是将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创新链。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使用,完善基础研究体系和业务的组织布局,凝练科学问题,梳理基础研究方向清单,将基础研究真正纳入科技创新链。面对非常规油气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设立多学科联合交叉研究项目和研究团队,推动跨学科研究。规划基础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对外合作,加大与国内科研机构、兄弟单位等的合作力度,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推动自主创新突破。
  二是加大长期稳定的研发投入强度,打造高效智能的科研环境。打造高效、现代化、资源共享的智能化科研平台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的必然趋势。应鼓励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前沿技术研究。建立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机制,开发全国性的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对基础研究所需资源进行全球调配,依据项目级别进行优先配置,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
  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心无旁骛搞研究的科研氛围。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人才评价导向,让基础研究科研人员安心投身科研。加快推动国家科技政策,特别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应政策在国有企业的落地实施,让国有企业科研人员合理享受国家的激励政策,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