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中国造向新图强新三样扬帆出海
2024/6/21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发展新质生产力澎湃外贸新动能[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6-20]
编者按 外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推动外贸创新发展,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当前,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外贸领域的热词,产品走俏海外,发展动能澎湃。今年全国两会相关信息显示:?2023年“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
外贸“新三样”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原材料的自主创新,同时为相关化工新材料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次系列报道聚焦中国石油炼化新材料业务在推动外贸“新三样”提质升级方面的创新举措,多视角、多层次、立体化展示中国石油推动外贸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今日推出第一期,让我们一起探索新能源汽车背后的可用之“材”。
灯罩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具有高透明性和良好的耐热性、抗冲性,主要应用于汽车内外饰,可用其生产形状复杂的汽车灯罩。
汽车内饰
聚氨酯
聚氨酯泡沫塑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和吸收振动的零部件上,例如座椅软泡沫材料、车顶饰品等,其减震、隔音、降噪等特性可满足人们对驾乘舒适性的需求。
车窗
聚甲基丙烯酸酯
聚甲基丙烯酸酯,俗称有机玻璃,由于其极好的透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车门玻璃、灯玻璃罩和汽车照明标识牌。
保险杠
聚丙烯车改料
高流动高抗冲聚丙烯是制作保险杠的主要原材料,用其制作的塑料保险杆可满足电动载人汽车的轻量化需求。
轮胎
溶聚丁苯橡胶
稀土顺丁橡胶
溶聚丁苯橡胶、稀土顺丁橡胶具有滚动阻力小、耐磨性高等优点,是生产新能源汽车轮胎的优质材料,可以解决续航里程问题。
背景链接
什么是电动汽车?
电能为主 电机驱动
电动汽车(简称EV)是指完全或主要以电能为能源,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根据这个定义,依据电能来源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电动汽车分为四种:
(1)以车载蓄电池为唯一电能来源的纯电动汽车(简称BEV)。
(2)以车载蓄电池为主要电能来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动)汽车(简称PHEV)。
(3)以车载蓄电池为主要电能来源并可由其他能源(例如汽油)进行电能补充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简称REEV)。
(4)以车载燃料电池为唯一电能来源的燃料电池汽车(简称FCEV)。
新能源汽车并不等同于电动汽车。凡是不再将石化“旧能源”燃料作为唯一或主要能源的汽车,都可以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氢燃料汽车、风能汽车、核能汽车和压缩空气汽车等。
纯电动汽车的特点?
电是唯一能源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动力电池(例如铅酸蓄电池、镍镉蓄电池、镍氢蓄电池或锂离子蓄电池等)提供动力的汽车。这种汽车完全由外接电源充电获得能量。
纯电动汽车是结构和原理最简单的电动汽车。它由动力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器、减速器和差速器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动力电池通过充电接口从电网获取电能并储存;电动机接通电源后运转产生动力,通过减速器、差速器、传动半轴将动力传递到车轮,驱动汽车运动;电子控制器负责调节电机转速,从而起到调节汽车速度的作用。
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相当于燃油箱,“电机+电子控制器”相当于“发动机+变速器”。燃油汽车是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纯电动汽车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化工引擎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可用之“材”①
汽车工业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
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再到电动机,汽车的发展史反映了人类对能源利用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业革命的实践证明:汽车的发明和利用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电动化、智能化重塑着汽车产业发展格局。新形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坚持自主创新,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换道超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中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65.3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销量中的占比近65%。
在这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中,化工材料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持续创新和突破的关键引擎之一。
应势而动
化工材料大展拳脚
新材料被誉为制造业两大“底盘技术”之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新技术、孕育新产品的“摇篮”。
6月18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获悉,2012年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2.1%。
从历史的纵深中回望,中国新能源汽车超高速发展的背后,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充足的材料供给。从动力总成到车身底盘,从轻量化到热管理……材料无处不在,为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长寿命提供了坚实保障。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被称为车辆的“心脏”,其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性能和生产成本。中国石油的炼化企业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成功开发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系列产品和聚丙烯隔膜专用料T98系列产品,满足了储能锂电池和动力锂电池等产品的生产需要。
对新能源汽车而言,整车质量越轻,其操纵性能越好,也就是“船小好调头”。兰州石化生产的“三高两低”聚丙烯车改料,在保证“高流动、高模量、高抗冲”性能的同时,兼顾了低气味和低VOC的要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外饰保险杠、仪表面板等零部件中,可为车企工程师提供最佳的轻量化解决方案。
为适应新能源汽车轮胎不同于燃油车的功能性变化,独山子石化加大溶聚丁苯橡胶、稀土顺丁橡胶的开发生产及推广力度,优化破解了轮胎“魔鬼三角”难题,为胎面提供更优异的耐磨性、抓地力,为侧壁提供更好的抗撕裂、抗侧滑性能,使其能够完美适应新能源汽车扭矩和加速的高性能需求。
乘势而上
先进产能加速释放
今年年初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和出口延续良好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30.7%、32.5%、13.7%。
3条昂扬向上的数据曲线,勾画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崛起的发展轨迹。
“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还将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作出判断。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汽车强国梦”已经照进现实。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两旺,同样形成巨大的需求牵引,带动我国车用材料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从供给者的视角切入,中国石油应关注哪些材料需求,助力新能源汽车从“高速发展”上半场驶向“高质量发展”下半场?
“新能源汽车用材料的发展目的是使汽车轻量化。”华北化工销售公司市场部副部长张宇认为,“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分别是材料轻量化、结构轻量化和制造工艺轻量化。结合成本考虑,尤以塑料应用最为普遍,即‘以塑代钢’技术。”
华东化工销售公司高级经济师于宝辉则表示:“受工作环境温度影响及对轻量化的强烈需求,续航里程成为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这迫切需要推动汽车零部件向烯烃化方向发展。据业内人士透露,近两年,经过技术的不断改进,部分车型的单车聚烯烃用量可能会从63公斤提高至80公斤以上。”
借势而进
创新升级任重道远
新质生产力成势处,高质量发展动力足。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预计,未来10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2024年销量预计达1700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1/5以上。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预计约占国内汽车总销量的45%。
向着奋进的方向瞭望,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都有着广阔空间和无限潜力,毫无疑问也任重道远。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竞争和更高质量发展的漫漫征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供给迫切需要提质升级。
炼化企业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汽车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锚定更高水平攀登。四川石化公司规划和科技信息部经理田亮表示:“要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其他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深化对材料性能和机理的基础研究,围绕新能源汽车的能效、安全性等需求,共同推进高性能塑料及橡胶产品研发。”
——瞄准更高品质升级。“创新是新能源汽车材料发展的核心动力。”张宇告诉记者,“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材料专业人才培养,在材料生产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打造特色产品,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力跃迁之路,承载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万千气象,更镌刻着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的坚实足迹。站在时代的风口,中国石油矢志在新材料领域培育新动能,携手我国汽车工业共筑“绿色未来”。(记者 薛晶文 汪语盈)
企业案例
润滑油公司赋能“一路疾驰”
产品名称:油冷电机减速箱油ETF-6?Plus
产品特点:具有优异的比热特性、电化学性能、铜腐保护性能、电机材料兼容性能、机械保护性能以及节能性。
应用领域:应用于电动汽车油冷电机变速箱。
客户反馈: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厂商对含电机的电驱传动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要求,获得客户认可。
新能源汽车“一路疾驰”,为润滑油行业开辟了发展新赛道,也对润滑油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润滑油公司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推出特色新品——油冷电机减速箱油产品ETF-6?Plus,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高效的润滑解决方案,全力“润滑助跑”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推动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作为中国润滑油领域的“国家队”,润滑油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油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开发了适用于多平台的电驱油液技术,可满足高电压大电池大功率电机电控的安全要求,助力新能源汽车领域可持续发展。
新产品的开发需要紧盯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电驱减速箱油除了要满足润滑传动的要求外,还需要强化低温性能、与密封材料的兼容性能、耐热及持久性能,从而确保齿轮的高效率、低损耗、延长零部件使用寿命。在油冷电机减速箱油产品ETF-6 Plus研发过程中,通过对多种类型润滑油单剂的研究,科研人员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建立了不同类型添加剂及加量对电导率与铜腐影响的数据库,达到规律性认知。
新产品在市场受到广泛认可。润滑油公司的油冷电机减速箱油产品ETF-6?Plus,填补了国内新能源车油冷电驱油的技术空白,具有优异的比热特性、电化学性能、铜腐保护性能、电机材料兼容性能、机械保护性能以及节能性,整体性能与国外公司竞品相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双碳”战略的实施,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需要性能更极致、绿色且低碳的润滑产品。润滑油公司将继续紧盯市场需求,坚持科技创新,推进产品升级,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低碳、高效、优异的润滑解决方案,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瞿燕)
独山子石化打造“产品巨人”
产品名称:溶聚丁苯橡胶(SSBR)
产品特点:具有收缩性低、纯度高、耐磨性好、硫化速度快、耐低温等优势。
应用领域:在工业零部件、服装等领域应用广泛,是制造高性能轮胎不可或缺的胶种。
客户反馈:去年产销量全国第一,主要应用于轮胎制造,并与国内轮胎龙头企业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框架协议。
“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加大溶聚丁苯橡胶(SSBR)的生产储存力度,截至5月15日停工检修前,累计产量同比增长24.6%。”6月11日,独山子石化营销调运部市场研究与客户管理组组长任刚兴告诉记者。
溶聚丁苯橡胶兼具耐寒、生热低、色泽好、灰分少以及硫化速度快等优点,是生产高性能轮胎不可或缺的胶种。其中,端基官能化、高苯乙烯、高门尼等高端溶聚丁苯橡胶产品曾全部依赖进口,导致国产轮胎比国外差2至3个等级。近年来,独山子石化通过自主研发,陆续攻克高端溶聚丁苯橡胶关键生产技术,开发出系列溶聚丁苯橡胶高端产品。
2021年,独山子石化自主设计官能化引发剂原位制备反应器,顺利产出单端官能化SSBR72612F产品,在国内首次实现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产品经欧盟权威机构测定为欧盟轮胎标签法A/B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独山子石化启动“产品巨人”建设,制定专项方案,成功开发出赛车胎面胶SSBR3840TH系列产品、高端透明鞋底料SSBR4630等新产品,并于当年建成投产2.5万吨/年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间歇生产线。顺利产出双端官能化产品SSBR2055DF1和SSBR2858DF,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开发SSBR2055DF2,在国内高性能橡胶材料领域实现新突破。这意味着独山子石化已掌握双端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生产技术,成为国内唯一能够连续稳定生产双端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产品的企业。
目前,独山子石化获溶聚丁苯橡胶各类技术发明专利21项,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录入多家知名轮胎企业采购清单,实现轮胎工业用关键核心基础材料的自主可控,全面支撑国内轮胎企业的产业升级及国产轮胎高质量发展。(记者?李志强?通讯员?董志军)
兰州石化挺进“高端赛道”
产品名称:聚丙烯改性料
产品特点:抗冲击强度高、刚韧平衡较好、低气味、低VOC。
应用领域:汽车保险杠、汽车内饰。
客户反馈:打破华东市场进口资源垄断局面,西南市场备受海尔、金发、普利特、会通等厂家青睐。
6月12日,在兰州石化聚烯烃二部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现场,例行的产品优化和分析会正在进行。5月份,这个装置刚批量生产出今年首批合格高端车用料SP532,产品抗冲击强度、弯曲模量等均符合质量标准。
兰州石化生产的聚丙烯SP532是车用料新产品,具有高熔融指数、高冲击强度、高弯曲模量、低气味、低VOC的“三高两低”优异性能。相同体积的车用料产品SP532和钢材相比,密度更低、成本更低,不仅可降低汽车制造成本,而且能大大降低汽车油耗,减少尾气排放。“SP532产品丰富了公司聚丙烯产品系列,在实现产品差异化、拓宽产品高端化道路上又迈出一大步。”聚丙烯区域主任侯景涛高兴地说。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快速渗透,以及轻量化、低碳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高端化聚丙烯车用料迎来更多市场需求,形成以广州金发、上海普利特等大型企业为龙头、年需求量超过300万吨的巨大市场。
市场就是风向标。利用多年积累的研发和技术优势,兰州石化把握市场脉搏,在新赛道上“发力”,不断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车用料新产品,持续开拓新市场。
兰州石化充分发挥“产销研用”一体化优势,加强市场研判,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在生产过程中,兰州石化针对关键技术难题,集智开展攻关,优化调整性能指标,全力做好试生产的排产工作,充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打造高端化产品,构建新的效益增长点。
目前,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经过持续研发与攻关,已生产出SP18I、SP531、SP532、EP508N等一系列抗冲共聚聚丙烯车用料。这些产品适用于汽车保险杠、仪表面板等内饰零件,在推进车辆轻量化的同时,以低挥发性、低气味性提升了汽车内饰产品的感官舒适度,获得用户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记者?徐雪萍?通讯员?魏晓华)
新能源汽车市场面面观
——对话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战略所高级经济师向征艰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近年来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能。随着产业蓬勃发展,出口规模实现较快提升,发生了结构调整等新变化,新能源汽车“出海”需要加速从规模扩张驱动向品牌服务驱动转变。
1?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全球领先
2013年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电池、电动机、充电和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较快突破,推动新能源整车制造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追赶与超越,持续巩固并扩大了全球领先的产业优势。受全球交通转型加速与国内车企国际化发展布局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较快,2023年达到120万辆,同比增长77.6%,稳居全球首位。
2?多重因素制约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
受经济下行压力与消费乏力等因素影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乏力,今年前4个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降至25%,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不如预期。
今年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约为9.4万辆,同比和环比均下降。今年前5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量同比仅增长12.9%,同比增速大幅下降。
3?欧美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征收的关税大幅提高
2023年,我国对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约为53万辆,占出口总量的近一半。
5月以来,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从25%提高到100%;欧盟多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从10%提升到27.4%至48.1%。此举或将降低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欧美地区的市场竞争力,给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带来巨大压力。
4?新兴经济体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主要国家承诺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逐步加速,东南亚、南美与中东等地区的新兴经济体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2023年,泰国、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国、巴西、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约旦8个国家,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随着新兴经济体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将迎来增长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