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行动刻不容缓全球合作势在必行
2024/2/28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2-27]2月16日,第六十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开幕。会议以“中国、欧洲和美国:大国政治时代的气候合作”为主题,聚焦气候合作,旨在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审视中欧美三边关系的动态,探索中国、欧盟和美国如何与南方国家一道推动全球合作。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中,各国正携手同行。COP28首次就“转型脱离化石燃料”路线图达成一致,同时就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全球气温屡创新高,全球多地受到高温、飓风、火灾、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改进气候行动措施是COP28的重点议题。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于COP28开幕当天发布《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比1850—1900年的基准高出约1.4摄氏度,这导致北极海冰面积已缩减至有记录以来第五低的值,并造成地球反照率效应,加速海洋冰面的进一步流失。根据夏威夷莫纳罗亚天文台的数据,2023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预计为百万分之419.2ppm,并且以每年两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也正在快速萎缩,大量热带雨林碳排放量超过碳吸收量,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和碳循环。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一场环境危机,更是一个威胁到国家安全,人类生存,经济、农业、工业发展的多层次、多维度挑战。在国家安全方面,沿海城市将直接受到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安全威胁,不仅城市的防洪设施和海防工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海水入侵也将进一步破坏淡水资源储量,危及居民生活与农业用水。在经济方面,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特别是食品和能源供应链的不稳定,使得部分经济体深陷资源短缺囹圄,引发了市场波动和贸易不确定性,加大了经济衰退的风险。农业领域面临的双重威胁来自降雨不均和极端高温。干旱和高温使得农田灌溉变得困难,影响粮食产量,威胁到全球食品安全。在工业方面,气温上升导致能源需求剧增,而气候事件对工业基础设施的破坏则对生产和经济的稳定构成直接威胁。工厂和生产设施面临洪水、飓风和火灾等风险,导致全球产能和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我们正处于适应性紧急状态,我们必须这样做。现有的科学研究表明,极端天气只是气候变化的“冰山一角”,全世界必须做好各个层面系统性变革的准备。本次COP28会议对化石燃料、金融、生态环境、碳市场和甲烷排放等内容继续进行深入讨论,并且达成了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与核能等9个方面内容的国际协议。
气候治理的紧迫性需要各方通力合作
在面对气候治理的紧迫性问题上,全球合作势在必行。同时,全球需要大力推进CCS技术。然而,近年来,CCS技术和低碳发展缓慢,表明吸引投资的难度加大,资本成本上升和供应链瓶颈使得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成本不断攀升,对金融和关键矿产供应形成重大压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前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指出,在气候融资方面,仅有公共融资是不够的,需要公共部门和私营组织更好地合作。私营公司拥有技术、资金和创新能力,而公共部门则具有政策制定和监管的权力。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双方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的议程。而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仍存在复杂矛盾,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改变全球框架,气候行动计划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成为加强合作的另一重要原因。非洲拥有40%—60%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潜力,却只获得了1%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妨碍了非洲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发展,通过全球合作,可以缩小这一差距。改善对部分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偏见,通过知识共享、技术转让以及制定更公正的气候融资机制,是实现资源公平分配的关键。强化全球气候合作有助于构建更加包容的国际气候治理架构,确保各国在决策层面拥有更平等的参与权。
全球合作对于碳市场的建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的碳市场是推动国际社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机制之一。在碳市场中,各国可以通过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来实现碳减排,促使更多的国家采取行动降低排放水平。通过全球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制定标准和规则,建立更加公正、透明和高效的碳交易体系。与此同时,合作也将有助于应对碳市场面临的挑战,例如碳市场波动、不公平分配等问题。通过共同努力,国际社会可以制定更为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碳市场的公正和可持续运行。
COP28的落幕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迈向了一个新阶段,正如大会所强调的那样,我们面临的气候挑战异常严峻,全球合作的呼声更加强烈,成为推动变革的关键力量。我国能源企业应当具备全球视野,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迈向更为绿色、低碳的未来,书写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