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能源转型与安全发展之路
专家论坛

能源转型与安全发展之路

2023/12/13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2023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IEEF)综述
  [中国石油报?2023-12-12]
  本报记者李小松马睿
  12月7日至8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与标普全球在北京昌平共同举办“2023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IEEF)”(简称论坛)。此次论坛以“务实合作共筑能源转型与安全发展之路”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能源央企、国际同行、高端智库及高等院校等的近400名专家学者参加,共商全球能源绿色发展与国际合作之策。
  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成为重大关切
  近年来,地缘政治变化加剧了国际油价波动和供应链风险,引发能源安全担忧。在本届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推动能源转型中共同维护能源供应安全”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紧迫任务。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余国表示,主论坛形成几方面的共识,首先就是“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体系发展是能源行业的重大关切”。
  面对能源安全挑战,化石能源至关重要。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在主论坛致辞中指出,要积极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和支撑经济民生的作用,确保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韩玉柱同样指出,确保油气供应安全可靠,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不过,国家管网集团公司客户大管家谢丹表示,虽然油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占主导地位,但我们应该看到,能源转型步伐日益加快,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不断提高,传统能源面临的风险不断积累,油气行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副总工程师孙焕泉表示,要顺应绿色发展潮流,大力推进油气业务转型升级,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也有专家表示,未来社会需要更加廉价的油气,我们要努力通过数字化转型、技术迭代、重塑成本优势等方式助力油气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哲人认为,从短期看,由于周期性、结构性、阶段性问题相互叠加,高利率、高债务、高通胀问题相互交织,世界经济或将继续处在“探底”和“筑底”的过程中,如不出现大的动荡,预计可以维持低增长。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全球能源与国际事务高级副总裁卡洛斯·帕斯夸尔预计,2023—2025年,欧佩克+以外的供应增长可满足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长。
  多种能源协同发展确保转型安全
  近年来,全球清洁能源快速增长推动迈向净零排放的步伐加快。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表示,中国在风能、太阳能领域的发展领先世界,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到2025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吉瓦,提前5年实现2030年目标。
  能源转型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石油需求研究总经理吴康表示,从全球来看,“能源不可能三角”是真实存在的,但在各国的表现形式不一。如同常启德所言,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很多人无法用上电力。俄乌冲突以来,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很多国家的能源可及性大幅降低,社会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巨大压力。
  如何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能源转型,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认为,中国能源转型的路径有以下3条:规模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和能源系统智能化。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丁国荣表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既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氢能等低碳能源,从源头上替代化石能源,也要兼顾末端治理,重点通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对已有化石能源项目进行改造。宁德时代储能政策研究部主任黄康桥认为,任何成功和持久的能源转型,都需要在能源的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之间取得平衡。储能给出了最佳的破局之道。储能作为灵活资源,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推动转型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多位专家强调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苏春梅表示,油气与新能源融合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原冰表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
  统筹能源转型与安全呼唤国际合作
  当前,“脱钩断链”“逆全球化”盛行,使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增加,给全球气候治理和能源安全发展带来挑战。在此背景下,以国际合作推进全球化发展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也成为本届论坛中与会专家的共识。
  能源安全呼唤国际合作。通过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形成安全稳定的能源供需关系、打造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对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鲁俊岭表示,要持续巩固能源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稳定运行。在本届论坛上发布的《全球能源安全报告》也指出,促进国际合作是提高能源系统韧性、实现新形势下能源安全的理性选择。
  能源转型需要国际合作。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意味着需要异常庞大的投资和强有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作支撑,只有加强上下游合作和国内外合作,才能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常启德称,我们迫切需要所有国家和包括能源部门在内的利益相关方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加速净零转型;需要更大的贡献力和更高的执行力,来支持包容、公平的转型。在本届论坛上发布的《2060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也认为,全球合作水平是决定能源转型路径的关键。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历史给我们的两大命题,而合作是实现二者协同发展的纽带。合作之路该如何走?余国表示,要提高能源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加强国际社会政策协调,促进气候投融资、科技合作和标准互认,健全能源应急体系和多边互助机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孙龙德则称,要持续深化“一带一路”重点地区的能源合作,这既包括资源的互换,还包括人文的交流。卡洛斯·帕斯夸尔认为,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美国和中国,要有更多的创新和合作,有更强的政治稳定性,才能共同改变世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