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企业竞相加速脱碳进程(图)
2023/6/7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3-06-06]袁波 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石油和天然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石,这赋予了油气行业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的双重角色和双重使命——油气行业既是维持世界经济运转的推动者,又要成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者。
就具体的油气企业而言,谁能越快越早越深地实现脱碳,谁就能成为未来能源行业的领跑者,这已成为各国油气公司的共识。
强化脱碳目标
国际油气公司聚焦低碳发展
诸多欧美油气企业已明确提出了碳中和路线图。其中,壳牌、bp、道达尔、雷普索尔提出,2050年前实现公司业务净零排放(范围1和范围2);埃尼则将公司业务净零排放目标的完成时间提前到2040年;Equinor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球业务碳中和的目标。壳牌、道达尔和埃尼不仅局限于关注企业自身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间接排放,还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各环节的排放,设立了碳足迹目标和全生命周期净排放量目标。
在自身脱碳目标之外,欧美能源公司也积极建立各类企业间的低碳转型联盟,力图在全球气候规则制定中争取更多话语权。2014年,道达尔、壳牌等发起成立了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并设立十亿美元规模的气候投资基金,以期在低碳产业政策研究、标准制定、路线图设计、技术开发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助推油气行业低碳转型。
除欧美石油公司之外,以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沙特阿美等为代表的中东油气公司也在不断强化脱碳目标,积极寻求在国际能源行业转型中扮演领导者角色。2023年1月,ADNOC宣布全新战略以推进其业务脱碳,并表示已拨款150亿美元,在2030年前推进一系列项目,包括对清洁能源、碳捕获和储存(CCS)、电气化、新的二氧化碳吸收技术以及氢气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目标是到2030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25%,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该公司还在积极推进成立油气企业的脱碳联盟,重点关注CCUS、低碳氢、甲烷、可再生能源和电气化等净零排放领域。
加快低碳转型
国内油气企业加快能源转型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中国油气企业也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各自制订了绿色发展相关行动计划。
中国石油制订了《中国石油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3.0》,提出构建碳循环经济的理念,并将实施绿色企业建设引领者行动、清洁低碳能源贡献者行动、碳循环经济先行者行动,积极发展风能、氢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CCUS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中国海油将“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强化过程清洁生产,提升低碳管理能力,开展绿色油气田建设;加大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供给力度,形成海上天然气、陆地非常规气、海外LNG资源协同发展的低碳业务布局;努力布局陆上风电、光伏业务,发展氢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发展。
尽管中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坚定清晰,但要实现既定目标还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技术革新实现转型提速。
首先,石油作为最重要的碳基材料来源,是重要战略储备资源;化工产品作为生产生活物资的基础原料,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石油供需关系驱动下,预计2030年前,中国原油产量将维持在2亿吨左右。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将在煤炭消耗被大幅削减而新能源接替能力有限的矛盾下,发挥能源转型过渡的核心作用。预计我国2035年和205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100亿立方米和6900亿立方米。油气开采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火炬系统排放、工艺过程排放和电力消耗间接排放等。油气开采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使用的技术手段、设备性能、工艺过程等密切相关。由于油气开发工程复杂,涉及的组件设备繁多,用能的清洁替代转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稳步推进。因此,在未来一个阶段内,油气企业要保障稳油增气,在推进温室气体减排上,就要面对不小的挑战。
其次,我国主力油田相继步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提高采收率难度加大,需采用化学驱、气驱、热力采油、微生物采油等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其注入压力高于常规水驱,配套处理工艺流程长、能耗更高。针对致密油、页岩油等低渗透储层油藏的开发,所使用的水力压裂等储层改造技术复杂度和能耗水平更高,由此带来的碳排放强度也高于常规石油资源开发,带来的能耗与碳排放也同步增长。天然气开发方面,目前正在从常规气开发转向深层、超深层气开发;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气已成为产量增长的主体。另外,海上气田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也是发展重点。气藏埋深的增加、海洋工程技术的制约、非常规气储层性质的不利条件等,都将进一步增加碳减排的难度。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要求我国油气行业的减碳脱碳进程必须平稳、有序、渐进,应综合采用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以及市场机制融碳的协同路径。这一方面有赖于我国绿电、碳市场、碳减排激励约束政策机制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还须企业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与关键技术应用,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我国能源安全与“双碳”战略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