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能源发展道路在碳中和实践中持续优化
专家论坛

能源发展道路在碳中和实践中持续优化

2021/12/22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1-12-21]
  □罗佐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202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会议认为,要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会议提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提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针对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核心问题,会议提出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总体看来,这次会议传递出四个方面的信号值得关注。
  一是国家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意志坚定不移。2021年年中以来,全球能源供应不同程度出现短缺以及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现象,进入秋冬以来国内外煤炭价格、天然气价格上涨尤为剧烈,天然气现货价格涨幅刷新历史记录,原油价格一度突破80美元/桶。与此同时,多国出现电力供应紧缺现象,我国一些地区也出现了拉闸限电。全球性能源短缺发生在碳达峰碳中和如火如荼地推进之时,各国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强度出现回归式增长,必然引发人们对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碳中和道路的反思甚至质疑。中国作为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化石能源突然出现紧缺的形势下如何行动,不仅仅对中国的碳中和有影响,也事关全球碳中和进程。在此特殊时间节点,我国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道路与阶段性目标。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坚持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发展道路再次予以重申,足以体现我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的坚定不移。
  二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规划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借助能源低碳化转型。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稳定的能源供应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如同粮食对人一样重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不能以牺牲能源稳定供应为代价,在能源供应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再来考虑能源结构的优化比较符合发展逻辑。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就是基于能源供应稳定的考虑。这句话非常重要,为今后的能源转型道路定调。我国目前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总量的比重已超过40%,预计到2025年前后这一比重还将继续增长。但客观地讲,目前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比如“弃风弃光”现象长期存在,储能技术不成熟等。目前的新能源供应系统协调优化技术还不够高效。因此,要保证能源电力供应稳定,就必须强调传统能源逐步退出以及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两者形成稳定的接续关系。
  三是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碳达峰的核心路径是煤炭清洁化利用与发展新能源。我国的能源消费目前85%依然来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根据最新的发展规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将达到25%。即便这个目标实现,届时依然有75%的能源来自化石能源,因此化石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扮演重要角色,这个是回避不掉的现实问题。特别是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更体现了中国特色。近些年我国在化石能源替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突出表现在,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目前已降至60%以下。即便如此,我国依然是全球煤炭消费大国,煤炭的消费占比依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以煤为主的基础上要实现保障能源供应和能源低碳供应唯有做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这次会议特别提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时提出要增强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实现二者的优化组合,紧扣中国能源发展的现实国情。我国具有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依托煤炭和可再生能源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将提升能源本土化供应程度。如果在煤炭清洁化利用和新能源的优化组合方面取得了突破,能源安全的保障程度将实现大幅提升。
  四是提出了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创新总要求。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新一轮的能源革命,需要在诸多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可再生能源要想成为主体能源,必须在能源的稳定性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有储能与电力智能优化技术做支撑;化石能源要想在人类的能源供应结构中保持较高比例,就需要做好碳捕集和埋存技术的研发和实施,2021年能源短缺现象在全球大面积出现之后,各国对碳捕集及埋存技术及产业化的重视程度都在显著提升,各类能源发展机会都已来临。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意在为今后能源低碳化扫清障碍。
  2021年突如其来的能源短缺促使各国在紧急应对中反思和调整自身能源政策。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结构对全人类而言都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其认识促其成长也是需要一个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是事物发展的科学机制。面对能源短缺的突然出现,中国与世界都在调整。各国发展基础不同,发展道路自然也会有差异,但各国关于碳中和的目标与方向是一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碳达峰碳中和道路以及能源发展道路规划基于现实国情,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作者为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博士)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正确处理“双碳”与经济增长关系,“双碳”要服务于经济增长。中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2022年工作总体原则,包括“双碳”在内的各项经济工作要服务于这个原则,也就是要服务于稳经济、促增长。“双碳”要建立在能源安全与产业链安全的基础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能源转型要建立在能源安全之上,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这既是对前期全球能源紧缺的经验汲取与借鉴,也是对未来我国推行“双碳”工作的根本要求。未来,要更加注重创新性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未来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是对进一步完善和改正能耗双控政策的回应,也是未来我国能源监管领域的一大创新转变。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
  “双碳”战略实施将在2022年正式进入“提速轨道”,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实现“双碳”目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主要得依靠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控碳”。各地区将陆续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地方梯次有序达峰,北京等碳排放已经基本稳定的地区将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产业结构较轻、能源结构较优的地区将率先实现碳达峰,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地区和资源型地区将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先立后破,坚持能源安全的底线。在保证一个比较完整的煤电系统下,防止风光等新能源不稳定性带来的冲击,从而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是煤炭绿色低碳还是清洁能源发展,都强调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而这些最后都需要降本的实现。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毛涛: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是用能管理手段的变革,对用能单位的管理开始从源头用能管制向末端碳排放控制转变,在满足经济发展能源需求的前提下,快速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基于我国能源结构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了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并明确现阶段能源工作的重点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煤炭和新能源的优化组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要防止将长期目标短期化,关键是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要像精准扶贫那样精准减碳,根据不同区域、行业、企业特性和实际状况,来制定经济化的和有针对性的举措,来防止运动式减碳,避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简单化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