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多家研究机构发布报告给出结论
专家论坛

多家研究机构发布报告给出结论

2021/12/13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发达国家气候治理普遍“拖后腿”
  [中国石化报2021-12-10]
  ●王林
  近日,两份颇具分量的气候行动和排放监测报告《2022气候变化绩效指数》《全球电力评论》出炉。两份报告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气候治理情况方面,不约而同给出了类似结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仍是排放“大户”,且部分仍未启动从化石燃料经济结构向气候友好经济模式的转型,在控制升温的道路上,各国仍需“再加一把劲”。
  发达国家气候行动普遍落后
  《2022气候变化绩效指数》评分最低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等。其中,澳大利亚表现尤其糟糕,气候政策方面排名倒数第一,甚至落后于巴西、阿尔及利亚等许多低收入国家。截至去年,澳大利亚92%的能源供给仍然依靠化石燃料,该国政府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来改变这一局面。
  加拿大排名倒数第十,与2020年相比又下降了3个名次。涉及气候政策,有5个欧盟国家亦列入“非常糟糕”级别,分别是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
  美国排名55位,属于“非常弱”级别,该国在温室气体排放、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这3个方面的评分“非常低”。
  气候行动网络高级气候科学和全球能源政策顾问史蒂芬·辛格表示,排名较低的国家不是化石燃料出口国,就是化石燃料消费国,他们的人均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也很高,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方面表现较差。
  无独有偶,独立气候和能源智库恩贝尔的《全球电力评论》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该报告显示,一旦考虑到人口因素,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仍然是煤电碳排放量最多的群体,澳大利亚、韩国、美国、德国、日本等经合组织成员国表现最差。
  恩贝尔智库指出,澳大利亚煤电的人均碳排放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比其他任何主要煤炭消费国都要高出至少40%。自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以来,澳大利亚煤电的人均年碳排放量达5.34吨;韩国紧随其后,煤电人均年碳排放量约为3.81吨,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美国煤电人均年碳排放量为3.08吨,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德国和日本则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澳大利亚成公认的“气候输家”
  澳大利亚在碳减排方面的消极行动,以及拒绝逐步减少煤炭的决定,使得其成为公认的“气候输家”。
  英国《卫报》报道称,澳大利亚仍在酝酿100多个化石燃料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全部获批,每年可能会产生近17亿吨温室气体,相当于全球工业排放量的5%,进而导致该国排放量增加近30%。
  澳大利亚公共政策智库澳大利亚研究所调查发现,澳大利亚目前有116个待开发的化石燃料项目,其中72个煤炭项目、44个油气项目,每个项目价值都超过5000万澳元,且有可能在未来5年内做出最终投资决定。
  “这些项目的潜在碳排放量相当于200多座燃煤电站,”澳大利亚研究所气候与能源计划负责人里奇·梅尔赞表示,“其中2/3的煤炭项目被列入‘处于可行性阶段’范围。”
  澳政府声称,不会停止煤炭开采和利用,且将维持化石燃料出口活动至2050年后。有分析师指出,如果全球认真追求净零转型,最早到2036年,澳大利亚一半以上的化石燃料资产将变得一文不值。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亮眼
  与此同时,由德国观察、新气候研究所及国际气候行动网络联合发布的《2022气候变化绩效指数》,从温室气体排放、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气候政策这4个方面,对占全球排放量92%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打分。评分相对较高的均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有所建树且拥有良好气候政策的经济体,比如中国。
  德国之声网站称,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全球领先,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大城市的碳减排成绩亮眼,大多城市的公交车也已完全电动化,新能源汽车在道路上比比皆是。
  另据《金融时报》撰文表示,在中国宣布停止新建海外煤电并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发低碳绿色能源的背景下,该国本土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模式有潜力走向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亮眼的清洁能源成绩将推动中国的降碳进程加速。行业分析机构标普全球普氏认为,中国将通过不断增强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大幅削减电力部门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