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全生命周期优化和精细管理推动油气地面工程高质量发展
专家论坛

全生命周期优化和精细管理推动油气地面工程高质量发展

2021/12/8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黄晓丽(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技术专家)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1-12-07]地面工程是油气田开发的重要环节,覆盖了从油、气、水井到油、气外输交接(销售)的整个流程,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庞大、专业众多等特点。地面工程是控投降本的重要源头。优化建设方案、精细建设管理可以控制油气田地面工程投资,优化生产运行、实现主动管理可以提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这都是高质量油气生产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油气田地面建设和生产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制约着油气田地面高质量发展。一是新建产能资源品位差、多井低产,建设条件和环境复杂以及井流物日益复杂化,造成地面工程投资控制难度大。二是随着大部分东部老油田进入“双高”阶段、老气田进入增压生产阶段,稠油、超稠油等特殊油气藏占比增加,操作成本持续上升。三是新建产能工程多、生产运行维护任务重、用工效率导致的人工成本高。
  按照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工作安排,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亏损油气田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地面系统、场站和装置负荷率偏低,生产能耗高,完全成本和操作成本高;油气水处理流程长,处理成本高;伴生气、不凝气、挥发气损耗大,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管道维修维护费用高、固定资产折旧高等。
  为实现提质增效,在地面工程建设方面,我认为应重点抓好“前期管理、建设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大力推进“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实现工程建设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所以要特别重视前期管理,从源头上做好投资控制,要积极优化建设方案、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减少占地、降低能耗、减少站场数量、控制建设投资。要做好建设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建设进度。近两年来,地面工程建设控投降本、提质提速成效显著。
  在地面生产管理方面,应重点加强生产运行优化、深化系统调整优化、推进完整性管理、促进管理提升和设备物资管理5方面工作。要深挖资源潜力,努力实现能收尽收;深化老油气田调整改造,提高生产系统效率;强化水系统精细管理,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推进完整性管理,实现失效率持续降低;开展处理厂检修,保障安全平稳生产;开展常态化对标分析,找差距促提升;细化设备物资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资产折旧压力。
  目前油气田地面投资有多重渠道,特别是已建地面系统投资,包括老油气田地面调整改造投资、安全环保专项投资、节能专项投资、新能源专项投资。为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应在开展常态化对标、“四全”对标基础上,以已建系统整体优化为引领,做好与油气田开发规划相结合、与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相结合、与新能源替代相结合、与节能改造相结合,做到统筹考虑、有序实施、分渠道投资。
  当前经济发展正在由投资拉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模式。要实现提质增效,还要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智能化建设是持续提质增效的重点方向之一。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聚焦油气田地面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高油气行业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效率、控制成本,提升投资回报,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