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裂缝”中涌出效益油(图)
专家论坛

“裂缝”中涌出效益油(图)

2020/11/5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华北油气循着断缝体找油,沟通天然裂缝、压裂制造裂缝、注水撑开裂缝,
  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低渗难采油藏探索出高效开发新路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0-11-04]
  鄂南油密切割超大规模压裂施工现场。
  断缝体油藏形成的地面图。
  “JH2P9井是近期针对断缝体部署的一口水平井,日产原油有望超过10吨。”华北油气采油一厂开发评价专家白兴盈信心十足地说。
  去年3月以来,该厂利用断缝体油藏新认识,通过老区潜力评价,对34口老井采取补孔、压裂等措施,沟通井筒周围未动用的断缝体,累计增油2.6万吨。
  华北油气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拥有红河、泾河、洛河等油田,基于延长组长8油藏为致密低渗油藏的认识,从2011年开始开展水平井开发试验,但整体效果不理想。
  近两年,华北油气技术人员重新梳理地震资料,创新思维,不断深化油藏类型、富集规律等认识,在“重试验、求突破”思路指导下,将油藏划分为孔隙型(原生)、断缝体型(次生)、裂缝孔隙型(复合)三类,并针对三类油藏分别探索密切割大规模增能压裂、断缝体水平井配套、超破压吞吐等技术,取得初步成效,为致密低渗油藏高效开发探索出了新路。
  “从避开大裂缝打井到追着断缝体打井,找到断缝体就找到了高产井”
  “往年部署的水平井和定向井,都有高产井或低产井,但受当时油藏认识程度所限,我们没有搞清楚产量高低的根本原因。”白兴盈说,“像红河油田HH26井日产油20多吨,但围绕该井部署的几口新井均未成功。”
  他们早期认为,鄂南致密低渗油藏主要受岩性控制,平面上大规模连片分布。但从目前认识来看,HH26井高产主要是由于钻遇裂缝带,这种裂缝带就是现在认识的断缝体。受构造运动影响,完整的储层发生了纵向或横向上的断裂移动,形成了纵向或斜向的破碎带或裂缝,大量的原油就储藏其中,这就是断缝体油藏。
  自2018年以来,华北油气紧盯寻找断缝体油藏开展攻关研究。“往年钻井施工往往要避开大的裂缝,因为一旦钻遇大裂缝,就会给钻井施工带来诸多难题,钻井液会严重漏失,制约钻井进度。”华北油气负责人说,“现在我们的思路是追着断缝体打,找到断缝体就找到了高产井。”
  今年初华北油气在泾河油田部署的JH2-2井,就是一口追踪断缝体的定向井,原设计是垂直将长6、长7、长8几个断缝体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但这样的施工难度大,相当于在地面上回收落地的航天设备,需要高精度的计算。
  该井钻至断缝体附近完钻,采取射孔压裂措施后,沟通了个别断缝体。尽管未达到理想目的,但通过该井施工,技术人员对断缝体有了进一步认识,说明利用垂直井寻找纵向裂缝难度的确非常大,必须改变这一钻井方式。
  此后,华北油气在泾河油田重新部署水平井JH2P9井,在确定长8层的断缝体后,钻井轨迹沿储层水平穿越断缝体,相当于钻一条通向断缝体的轨道,命中率大幅提高。
  “这口井水平段长570米,钻遇油斑250米,钻井过程中多次溢流,累计溢出原油6吨,4段失返性漏失,1处钻具放空0.5米,测井裂缝响应长度128米。”白兴盈说,钻井液漏失说明钻遇大裂缝,原油有溢流说明裂缝中储存大量原油,而该井水平段仅570米,恰好钻穿断缝体,有效控制了钻井成本。
  “断缝体是地球给我们压裂好的天然裂缝,像是储备好的油库”
  围绕寻找断缝体的思路,华北油气通过开展老井产量分析、邻井地层资料综合研究,找出部分井产量递减原因,分类施策扶起躺井,有效盘活了存量资产,降低了盈亏平衡油价。
  JH55井是一口自然投产的高产井,产油层位是长8层,钻遇断缝体油藏,2013年6月投产初期日产油13吨,累计产油8800多吨。至今年5月,因含水逐步升高,日产油不足1吨,成为低产低效井。技术人员会诊发现,该井上部长7层也存在断缝体,因此实施射孔压裂,沟通了长7层断缝体油藏,日产原油升至10吨,实现立体开发。
  “这口井累计产量突破1万吨没有问题,这是在上部找到高产层,有的井可能在下部。”华北油气采油一厂开发研究所副所长吉园园说。
  JH17P11井是一口水平井,原生产长8层的断缝体,累计产油4000吨后停止产油,100%产水。去年3月,技术人员对该井认真分析,认定在水平段的A段仍存在一个断缝体,射孔后与油藏建起新的产油通道,日产油15吨,一年半时间累计产油达到6000吨,很快也可突破1万吨。
  “仅花十几万元的作业费,就换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幅拓宽了盈利空间。”吉园园说。
  采油一厂类似可以补救的井有200口,随着认识突破,有望单井盘活原油3000吨,累计产量可达60万吨。目前,该厂已盘活34口井,累计产油2万吨,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断缝体是地球给我们压裂好的天然裂缝,像是储备好的油库,我们精准利用,不但可以节省较高的压裂成本,而且避免了对储层的伤害。”白兴盈说。
  “常规压裂是将储层砍了几刀,而短间距密切割超大规模压裂是切了无数刀”
  华北油气鄂南油区除断缝体油藏外,主要是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的较为致密的油藏。针对这两种油藏,华北油气试验“短间距密切割超大规模压裂技术”。
  “如果说原来使用的常规压裂技术是将储层砍了几刀,那么短间距密切割超大规模压裂技术则是将储层像切面条一样切了无数刀,将储层压碎压烂,建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原油畅通无阻。”吉园园形象比喻。
  JH2P17井是一口孔隙型油藏水平井,原来钻遇长8层断缝体,日产油不足1吨。该井较长水平段均是孔隙型油藏,像磨刀石一样致密,渗透率极低。今年3月,华北油气在该井开展短间距密切割大规模压裂试验,入地液量近1.3万立方米,加砂量超1000立方米,以较高压力压裂后焖井。
  “焖井过程就是让油水充分渗析,也就是让水进入裂缝,将油置换出来。”吉园园说,目前该井处于压裂液返排阶段。
  为验证不同类型油藏的压裂效果,华北油气扩大试验范围,针对裂缝孔隙型油藏部署水平井JH2P43井,入地液量超1.6万立方米,加砂量超1500立方米,是常规压裂规模的数倍。该井焖井40天后开井,目前正在压裂液返排期间,日产油1.3吨,累计产油130多吨。
  不久前,华北油气又部署了JH2P47井,目的层是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都有的长8油藏。目前,该井已完成密切割分段压裂,入地液量超2.6万立方米,加砂量近2500立方米,压裂规模再创纪录,正处于焖井阶段。
  “超破压增能吞吐用水换油,有点像吹气球,吹足之后再放气释放能量”
  超破压增能吞吐,是用压裂车或泵以较高的压力将水注入井内,通常注水压力在50~60兆帕,以达到压碎储层增加地层能量的目的;接着焖井60~90天,进一步增大油水渗析面积;开井后,让高压液体返出井口时将油带出。“这有点像吹气球,吹足之后再放气释放能量。”吉园园说,这项试验适用于既有微裂缝又有孔隙的裂缝孔隙型油藏。
  HH105-8井储层为微裂缝孔隙型长8油藏,含油性较好,原来的注水规模较小,生产几十吨油就不能正常连续生产了,说明该井有一定的储量潜力。该井高压注水1600立方米,焖井两个月后开井,目前日产油1~2吨,保证了连续生产,累计产油100多吨。
  HH105-35井是一口关停注水井,2009~2010年累计注水2万立方米,目的是以该井的注水能量驱动邻井增油,但邻井未能见到增油效果。技术人员分析发现,基质孔隙型或微裂缝孔隙型油藏注水很难波及周边井,能量仍保存在该井周围。今年5月,采油一厂决定打开这口井开抽,日产油1吨多,水井变成了油井。
  目前,采油一厂在HH105井区和HH12井区等潜力单元相继开展长8油藏超破压注水吞吐增能试验,新增超破压吞吐措施井7口,其中3口处于注水增能期,2口处于焖井置换期,已开井2口,日增油1.1吨,累计增油12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