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炼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图)
2019/8/29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9-08-28]编者按:全球科技创新已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我国炼化行业在高端化工新产品、新材料生产等关键领域技术还存在不足,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且艰巨。如何把握行业发展大势,立足企业实际,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类创新资源,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是炼化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必须重视的问题。
专家视点
锚定科研方向释放创新动能
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何盛宝
近些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在炼化各主要专业领域取得一系列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并实现工业转化,有力支撑了旗下炼化企业油品质量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但是,面对当前集团公司炼化业务转型升级的要求,仍需要从体制机制、人才制度、企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加快创新步伐,为炼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引领。
我国石油化工领域发展面临五大挑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石化产品消费市场之一,由于自身产能及资源储量限制,对于进口油气资源和石化产品的依赖性较强。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石油工业向节能降耗、低碳环保方向发展,炼化生产也正由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转移。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石油化工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油气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2018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6.48亿吨,国内原油产量仅1.89亿吨,原油加工量达到6.06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升至45.3%,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二是炼油能力明显过剩。2018年国内炼油能力达到8.3亿吨/年,过剩9000万吨/年,但我国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已从成品油进口大国转变为亚太地区主要净出口国;同时我国对高端化工产品的需求旺盛,炼油向化工转型成为行业普遍共识,炼化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三是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国内地方与民营炼化迅速崛起,国外跨国石油公司争先布局中国市场,炼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加速形成。
四是我国安全环保压力增大。一方面近几年国内化工行业频发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绿色环保、清洁低碳、节能降耗成为行业主要发展方向。
五是替代能源发展加快。我国煤制油产能以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传统油品销售逐渐受到影响,国有石化企业压力增加;此外氢能产业发展迅速,已经从产业成长期进入产业化导入期,2050年氢能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望达到10%,发展前景被一致看好。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面临着三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尤其是页岩气、煤层气开采量较低,可燃冰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炼化转型升级技术自主化程度有待提升。三是诸如分子炼油、炼厂智能化等超前技术的研究,从全行业来说也处于前期研究阶段,需要加以重视,增加研发投入,做好技术储备。
炼油化工领域科技创新需要找准未来方向
就炼油化工领域来讲,我国炼油化工行业整体而言可以说是“大而不强”。炼化产能规模大,炼油能力、乙烯生产能力均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单套装置生产能力并不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国企装置平均产能高,达到世界平均规模,但地方炼厂大多装置能力小、能耗高、竞争力差。
科技创新是支撑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引擎。我国炼油化工领域的未来重点研究方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炼化转型升级技术。为何要转型升级,原因主要有两个:从炼油领域来说,近年来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总体放缓,柴油消费已经进入平台期,清洁汽油消费预计2025年前后达峰,但航空煤油、低硫船用燃料油及特色高档石蜡、高性能润滑油基础油、高等级沥青等产品需求旺盛。从化工领域来说,我国对高端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带动乙烯/丙烯、对二甲苯、乙二醇等基本有机原料消费需求旺盛,而长期以来我国这几种基本原料的产能一直不足、自给率低,同时下游化工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差异化率低,高端产品进口比例大。基于此,炼油向化工转型、燃料型炼厂向炼化一体化(燃料+化工)转型成为必然,因此对炼化转型升级技术的开发及选择受到普遍关注。
二是分子炼油技术。“分子炼油”是通过分子识别术、分子组成层次的模拟等技术,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加工和管理石油资源,实现对石油加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推动石油组分实现“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使石油资源物尽其用。
三是信息化与智能炼厂技术。在“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业态发展推动下,智能制造、智慧加油站、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模式将推动传统炼化行业的改造,提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智能炼厂就是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建立从原油采购、运输、炼化生产、仓储物流到销售等环节的智慧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系统,实现炼厂全局优化、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实现运行协同高效。
三方面着手,释放科技创新强大动能
从当前石油工业科技创新的环境来看,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社会企业文化氛围,都十分有利于增强全行业及企业院所的科技创新力。
从国家层面来看,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的法规和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从集团公司层面来看,2017年10月印发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创效奖励办法(试行)》,从科技成果的界定、成果创效奖励计提、奖励分配、奖励审批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为做好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有利于鼓励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消除各种不利于创新的瓶颈约束,从科技创新管理、日常工作运行方面尽量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尽量为科研人员松绑,使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集中精力投入研究工作。
二是加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按照科研成果技术创新度、成果应用经济效益情况,加大成果奖励力度尤其是对重大成果的主要贡献者进行重奖,让科研人员不仅要有成就感,而且能够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回报,真正体现科研工作的知识价值。
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和激励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科技创新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关键是要依靠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来完成,对任何一家企业、任何一家研究院所而言,如果人才培养的步伐跟不上,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好人才内培外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科技创新活力最重要、最关键的办法。(记者张伟建采写)
国际石油十大科技进展中的炼化技术(2016—2018)
2018年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应用取得新进展
这是一种新型渣油加氢技术,可加工高硫原油、稠油和油砂沥青等劣质原料,是当今炼油工业的研发热点。该技术适合加工高金属含量、高残炭、高硫含量、高酸值、高黏度劣质原料,轻油收率高、产品质量好、未转化油产率低、加工费用低,技术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工业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省略了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等主要炼油环节,使工艺流程大为简化,可将原油直接生产化工产品的转化率提高至70%至80%,对于炼化转型升级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2017年
STRONG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工业试验取得成功
STRONG沸腾床渣油加氢成套技术具有较强的原料适应性、操作灵活性,转化率可达60%~75%;与同类技术相比,没有高温高压循环泵,消除了因循环泵引起的装置停工,提高了反应系统的可靠性。现已完成5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试验验证,并已具备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的条件。
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取得突破
大连化物所在CO2催化加氢制备低碳烯烃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采用串联式催化剂体系直接将CO2高选择性地转化为低碳烯烃。这项技术的关键是串联催化剂体系的构建。研究团队构建的ZnZrO固溶体氧化物/Zn改性SAPO分子筛串联催化剂,在接近工业生产的反应条件下,烃类中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达到80%~90%,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硫中毒性能。
2016年
新型烷基化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固体酸烷基化技术和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技术,分别采用固体酸沸石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催化剂替代了传统的硫酸和氢氟酸催化剂,消除了酸油、废酸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酸泄漏造成的安全问题;也为汽油清洁化和全面质量升级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低成本天然气制氢新工艺取得突破
由澳大利亚Hazer公司和悉尼大学合作开发的Hazer工艺可以采用天然气和铁矿石生产氢气,并副产纯度高达99%的石墨,极大降低氢气的生产成本。
短评认清差距方能厚积而薄发
我国炼化行业要依靠科技创新改变现在“大而不强”的现状,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瞄准世界前沿,明确自身的差距,才能为调动和利用各类资源、有的放矢加快科技攻关打下基础。
从炼油规模来看,我国总体炼油能力居全球第二,且仍处于提升阶段,但各个炼厂规模有限,全球十大炼厂暂无一家中国炼厂入围。在规模效益显著的炼化行业,炼厂规模较小往往代表相对高企的成本和较弱的市场竞争力。
从石化产品方面来看,我国高端产品自给能力与石化产品生产和市场规模并不匹配。我国是世界石化产品生产大国,坐拥世界最大的石化产品市场。中国乙烯、丙烯产能位居世界前列,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年产能均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橡胶等高端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特别是高端聚烯烃产品,自给率不足40%。
从炼化技术来看,某些领域的国内自主技术仍有短板。石油科技(中国)产业联盟一位专家表示,我国炼化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千万吨及以上的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工艺包都已国产,但下游聚乙烯、聚丙烯等工业技术还需购买专利获得许可,因为与国外工艺相比,国产技术在能耗收率、能量优化利用等方面还有不足。
如今,中国炼化工业顺应世界炼化发展趋势,正化散为整,向大型化、集群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各个炼化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化工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国内炼化行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加快国内技术的工业化步伐。
任何技术的自主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连化物所的甲醇制烯烃技术从实验室小试、中试到几十万吨规模的工业装置,前后用了20多年时间。这其中蕴藏无数宝贵的设计经验、实验数据和问题解决方案。国内研发单位需要不急不躁、脚踏实地进行研究,才能厚积而薄发。(朱钊)
目前国内,包含高端/高性能聚烯烃在内的高端专用料仍大量依赖进口。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企业案例新产品的开发,是炼化企业创造效益实现更好发展的必要手段,中石油旗下多家炼化企业通过科技攻关,实现术业有专攻,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案例1
兰州石化国内唯一医用专用料认证生产基地
“十三五”以来,兰州石化公司累计开发各类新产品103个,其中合成树脂向医药、食品、汽车、特殊工业等领域进军,开发形成了注塑、薄膜等5个通用料系列以及医用、车用、管材、高压电缆、耐热家电等8个专用料系列的高端产品,专用料比例提升到64%。特别是组织开展了聚烯烃重大专项机型技术开发,研究解决了液体药品包装中聚烯烃的迁移析出、医用药包材洁净化生产等关键技术难题,建成国内首个医用药包材聚烯烃树脂生产基地,成为国内唯一通过医用专用料认证的生产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我国医用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案例2
辽阳石化特色聚酯新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辽阳石化高度重视新产品开发工作,以聚酯和聚烯烃新产品开发为主线,按照高端化、差别化、特色化的方向,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取得显著成果。在聚酯领域,辽阳石化PETG共聚酯新产品开发与生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三家生产商。目前正积极开拓市场,逐步替代美国Eastman、韩国SK同类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太阳能背板膜聚酯专用料BG60新产品,仅9个月的时间,市场占有率达到60%。2018年10月份中国石油聚酯技术中心在辽阳石化揭牌落户,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深度整合研发力量及平台,让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公司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
案例3
独山子石化高端化差异化引领新产品开发
独山子地处边疆,远离目标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独山子石化公司先后开发推广了90个化工新产品,实现了树脂产品规模化高端化、橡胶产品系列化差异化。2018年,公司利润位列集团公司炼化板块前列,化工产品高端化率达到65.6%,化工业务盈利占公司总利润的73.5%。研发新产品以市场发展和用户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生产“技术需求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绿色环保”的高端产品,已初步形成了管材料、茂金属膜、环保胶三大优势产品系列。公司还与美的集团、日丰管业等下游用户紧密合作,实施差别化策略,EPP1007、HIEM等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了点对点“私人定制”。
企业声音
在7月底结束的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分组讨论时,许多炼化企业领导谈到了自己对科技创新的体会和认识,并对炼化业务如何推进科技创新提出了建议。
李家民(兰州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炼化过程技术含量极高,现在我们企业用的很多技术是“拿来”的,现在用得挺好,授权方也在赚钱,就相安无事,真有必要的时候,人家可以一剑封喉,到时很多方面都会受制于人。因此要居安思危。所以说,科技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搞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短则需要五六年,长则十几年到几十年。推动创新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投入,需要良好的创新氛围,还需要科研人才耐得住寂寞。
庞晓东(大连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自己没有实力,未来很难站得住脚。总结近年来形成的技术,下游企业和国际巨头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还是跟随者,还没达到并行,更谈不上领跑。从炼油向化工转型,想在高端材料领域竞争,相关材料和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更是等不来的,要下决心下力气,分类实施不同策略。哪些技术已经掌握,需要进步完善优化;哪些是跟踪技术;哪些技术具有颠覆性,可以超前储备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有重点地突破,避免盲目。
姜国骅(大庆炼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生产要求平稳,科技创新要变,如何协调好这方面的关系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在追求平稳生产、长期运行时,因创新导致生产出问题会很被动。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非常必要,但推广需要采取慎重的态度,要区分不同情况,要考虑到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一旦失败可能得不偿失。还要避免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要创新要搞项目,就应该实现突破,这样创新才有意义。
何晨光(辽河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建议炼化方面的科技成果能在集团公司和板块层面统筹共享。辽河石化主要加工超稠油,主要生产高档润滑油和高档沥青。辽河石化的润滑油和沥青也储备了一些技术,将来可以跟克拉玛依共享设备和科技成果。辽宁地区炼厂比较多,民营炼厂云集。中石油在这里炼量也很多,建议不同特色的炼厂可以加强合作,纯粹拼成本企业生存压力会更大。
马宗立(华南化工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创新是为了创效。化工产品要做到领先,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直处于模仿阶段是不行的。我们不缺人才,缺的是留住人才的机制。要留住人才,首先我们应该允许他们的收入高于他们的领导。此外,在选树典型方面,建议增加科研人员的数量,加强这个方面的引领。应加大高端产品研究。有所为,有所不为,当经费有限时,应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国内一些需求较强烈的产品上去。其他产品应善于借助于高校院所等社会力量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