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如何看待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专家论坛

如何看待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2019/3/8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9-03-07]“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通过对变局中的危与机的准确把握,为发展注入信心,坚定决心。“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
  看向能源发展,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的变化中,我国能源发展也在面临新老问题交织集聚,风险挑战不断加剧的严峻考验。能源发展的信心从何而来?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我国能源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态势持续巩固增强,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政府工作报告20余次提到能源电力,也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电力工作的一贯重视。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等为我国带来新机遇。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一系列新机遇为能源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空间,将进一步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加快调整、倒逼能源行业加快改革、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能源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显著增多。
  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持续升级带来能源需求新空间。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在优化,高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显著高于工业平均增速。从用电量来看,中电联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7%,保持高速增长,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5%,呈领涨态势。据国家能源局预测,2019年全国能源消费增速预计在3%左右,全社会用电量约7.1万亿千瓦时。中电联预测2019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5%左右。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持续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持续在用能结构的变化中体现。
  生态文明建设、终端能源消费清洁化的趋势将加速能源调结构、优布局。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作为2019年的工作任务之一,要求加快火电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当前,终端能源消费清洁替代需求不断扩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对天然气、电力供应提出更大需求。这些因素都将推动能源行业提升供给质量,加快非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合众新能源董事长方运舟表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宏新提出,在乡村振兴中,要加快农村电网发展、推进乡村电气化,促进能源消费更加清洁绿色。
  改革开放为能源发展培育更强内生动力,开辟更广国际空间。竞争性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更进一步,油气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油气管网公司组建万众瞩目,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释放红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宜林表示,在总结第一批矿权流转经验的基础上,目前中国石油第二批矿权流转已经启动。矿权有序流转将促进油气田的发现和有效开发。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中能源合作是关键角色,我国参与国际能源治理程度进一步加深。国际业务在2018年成为各大能源央企营收的重要业务板块,让能源行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去产能、降杠杆强化能源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基础。2018年煤炭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十三五”煤电去产能任务“大头落地”。化解煤电过剩产能推进煤电机组利用效率、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行业各大央企资产负债率呈持续下降之势,行业抗风险能力有效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全国人大代表、华电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表示,2018年,中国华电负债率近十年来首次降到80%以下,全年关停淘汰落后产能火电机组14台,容量186万千瓦,每年减少煤炭消耗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0万吨,完成8家、累计完成全部20家“僵尸企业”处置。
  能源技术革命加快能源发展动力转换。我国是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为能源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基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兴起,能源产业正在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能源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与突破加速推进,在实现从全部跟跑到部分并跑的基础上,正向少数领跑突破,发展动能转换态势日益强劲。
  同时,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更加完善,准确把握了新时代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目标任务,为能源发展谋划好时间表和路线图。能源发展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把得住大局,看得清方向,站得稳脚跟,担得起风险,为实现党和国家战略目标提供有力能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