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三大因素“压制”国际油价走势(图)
专家论坛

三大因素“压制”国际油价走势(图)

2018/11/30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供给过剩压力加剧经济放缓拉低需求地缘政治扑朔迷离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8-11-29]
  编者按: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国际油价一改震荡上行趋势,连跌7周,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较10月初创下的近4年高点重挫34%和31.9%,抹平年内全部涨幅。那么,原本决定增产的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产油国是否可能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已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的美国是否会在油价下行的刺激下削减投资、降低产量?沙特记者遇害案这一年内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是否会对油价产生长期影响?明年油价将走向何方?
  中国石油报推出油价专题,与您一同探讨未来国际石油市场变化与油价走势。
  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国际油价一改震荡上行趋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下跌超过30%,抹平年内涨幅。11月23日,原油市场更是迎来“黑色星期五”,WTI价格收于每桶50.42美元,跌幅达7.71%,布伦特价格收于每桶58.80美元,跌幅为6.07%。创下2017年10月以来的新低。业内人士认为,基本面供应过剩压力加剧和市场对宏观经济步入负反馈周期的预期加重主导了本次油价暴跌。此外,美国制裁伊朗效果不及预期和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持续发酵,为油价短时间内大幅下挫推波助澜。
  市场供给过剩压力加剧
  今年年中以来,美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三大石油巨头原油日产量同时增加,国际石油市场呈现明显供应过剩局面。“短期的市场变化取决于供应。”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戴家权认为,美、沙、俄三国石油产量基本相当,从边际供应的角度来看,美国在不断增产,沙特和俄罗斯必须减产才能维持市场平衡。
  由于主要产油国委内瑞拉政局持续动荡及美国宣布恢复对伊朗制裁,今年四五月国际油价连续6周上涨。为稳定市场,维也纳联盟在6月22日召开的半年度会议上宣布增产,以促进市场供需平衡。10月,俄罗斯和沙特的原油日产量分别高达1160万桶和1060万桶,创历史新高。欧佩克数据显示,6月以来,由沙特等欧佩克国家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国家组成的维也纳联盟累计增产幅度,约是伊朗和委内瑞拉原油产量降幅之和(74.3万桶/日)的2.3倍。
  同时,美国页岩油已成为全球原油供给潜力增长的主力军。10月,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推动美国原油产量达到1145万桶/日。伍德麦肯兹则预测,未来10年间,美国页岩油产量将达到1000万至1100万桶/日,约占全球原油供给的10%。
  “中期供需基本面研究的主要逻辑是美国原油出口能力。”光大期货北京分公司原油分析师姚扬表示,“若美国能够破解内陆运输和出口瓶颈,将进一步改变市场规则,大大削弱欧佩克的主导权。”2014年至2018年,美国页岩油桶油完全成本在15%的内部收益率下已由76美元/桶下降到50美元/桶,开采成本的大幅下降促使美国原油产量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战略规划所副所长侯明扬指出,未来一段时间,供给过剩仍将存在,前期油价高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缘风险预期的支撑作用,下跌是油价向供需基本面真实情况的回归。除页岩油外,国际石油公司自2014年以来持续实施降本增效策略,也是导致全球原油市场供给宽松的重要原因。
  在供给侧不断增长的同时,需求端却表现不振。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比去年提高130万桶/日,低于去年的增幅150万桶/日。
  “从中长期看,除了经济因素,全球性的环境治理、油气行业能效的提升以及国际能源转型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抑制需求市场规模扩张,成为抑制国际油价上行的重要原因。”侯明扬强调。
  地缘政治因素持续发酵
  维也纳联盟达成的减产协议执行力度非常大,甚至达到147%。这是去年及今年上半年油价升温在供给端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欧佩克在今年半年度会议上表示应适当增加原油产量。实际上,所谓的增产也只是将其减产力度恢复至100%,以抵消此前的过量减产。也就是说,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希望欧佩克能够实质性增产,并私下施压沙特及其他欧佩克成员国,但对于在供给端对油价拥有极大影响力的欧佩克而言,他们并不希望增产,而要继续维持减产协议。
  然而,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案成为欧佩克维持减产的最大掣肘。这一案件和美国重新制裁伊朗堪称影响今年油价走势最为重要的两个地缘政治事件。记者遇害事件曝光后,美国趁机借此牵制沙特,出于政治利益,沙特不得不配合美国增加原油产量。
  “受制于美国,沙特不可能做出违背美国意愿的决策。”戴家权分析。沙特明确表示在有必要时将进一步增产,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0万至200万桶/日,沙特的态度成为油价大幅下挫的重要推力。此外,虽然11月5日美国正式对伊朗进行出口制裁,但给予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和地区180天豁免权,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市场期望落空,悲观情绪蔓延。
  姚扬认为,近期油价暴跌过程中,宏观经济的影响甚至超过油市自身的供需基本面。随着金融市场波动率显著上行及世界政治环境动荡程度加剧,市场对经济步入负反馈周期的预期明显加重。就金融市场而言,主要经济体先后进入加息周期,为波动率上行提供了基础,而摇摇欲坠的美股终于崩盘无疑是压垮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政治环境方面,美国中期选举确认了市场对于特朗普对外政策保持强硬的预期,连同持续发酵的英国退出欧盟等风险事件,大幅度强化了投资者的避险情绪,油价因此超预期暴跌。
  新减产协议能否达成未可知
  12月6日,维也纳联盟将召开会议讨论2019年的生产计划。此次会议将影响短期内油价波动,成为市场近期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沙特曾表示,准备与俄罗斯达成一项为期10年至20年的长期减产框架协议,以维护石油市场稳定。虽然沙特能源大臣哈立德·法利赫表态,12月将减产50万桶/日,但业内普遍认为,维也纳联盟能否达成减产共识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来看,12月达成减产的不确定性比较高。”姚扬表示,“虽然沙特因伊朗被暂时豁免而对特朗普心存不满,但记者遇害案导致沙特仍受制于美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减产的能动性。因担心油价过高会加速替代能源发展,俄罗斯短期内不愿意减产,除非油价继续下行并跌破其底线。伊朗面临制裁,减产意愿更低。”侯明扬却持相对乐观态度,他认为,协议减产可能还会继续,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稳定原油市场的初衷还会继续,框架协议还会达成,但在执行层面预计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谋求经济转型的沙特和处于经济复苏状态的俄罗斯来说,油价水平仍是决定性因素。“从维持产油国收支平衡和当前市场需求状况考虑,油价的合理波动范围是60美元/桶至70美元/桶。维也纳联盟必须削减今年6月决定增产以来的全部份额,才能保持市场平衡。因沙特受美国牵制,市场对于减产联盟能否维持下去极度怀疑,12月会议宣布联盟解体或发表明确减产协议的可能性都不大,会议可能会达成一个相对中性的结果。”戴家权判断。
  此外,美国也有足够的增产动机。虽然国际油价下跌会影响美国油气行业的利益,但随着页岩油开采成本不断降低,美国油气生产商对低油价的承受力在持续增强。而且油价下跌客观上起到了抑制美国国内通胀的作用,刺激美元回流,有利于特朗普提振美国经济的计划推行下去。
  从需求端来看,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较为悲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表示,虽然目前没有出现大幅下滑的迹象,但贸易紧张和利率上升正在拖慢全球经济增长。OECD预测,明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今年的3.7%降至3.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也将这一数据下调了0.2个百分点,这是IMF自2016年7月以来首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导致需求减少,市场正在消化经济放缓的预期,短期内油价回暖缺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