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受限多因能源转轨成本过高
2017/11/10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7-11-09]据FT中文网报道国富资本董事长熊焰在FT中文网发表文章认为,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目前发展影响有限,还得依靠吸引关注、转变意识形态而艰难推进,表现为新能源应用目前在一次能源使用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而且提高和扩大这一比例将面临巨大的转轨成本,这种成本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人类社会目前仍高度依赖化石能源既有系统运转,惯性巨大,尽管有资源耗竭担忧之虞,但毕竟是远虑而非近忧;放弃既有的化石能源生产基础,引入低碳能源生产体系,一方面意味着既有大量产能的退出,将付出巨大的转轨成本,另一方面将放弃目前较为稳定的传统能源生产和供应体系,而新体系的波动性还不足以支撑一些重型产业的稳定生产。此外,到底应该将注意力放到传统能源的效率提升、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上,还是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还存在既有利益集团的掣肘、传统力量的阻挠以及认识的困惑与缺位。
其二,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羁绊仍然较多,既有技术瓶颈,也有发展瓶颈。前者体现为突破性的技术变革仍没有显著发生,成本的下降、竞争力的提升有待逐渐实现,外部性问题普遍存在;后者则表现为上网难、补贴政策落实难、融资难等配套发展环境薄弱,“弃风弃光”现象仍在大面积发生;同时,过度依靠行政力量还将进一步造成寻租灰色地带、路条倒买倒卖猖獗、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产业格局仍需调整,从外向出口走向国内应用。长期以来,中国的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业仍然停留在传统制造业范畴,重资产而缺乏核心技术,按照行业分类属于电力和装备制造业,我们的参与方式同参与其他很多产业的世界分工差不多,是装备组件的加工制造方,靠价格优势出口,赚取微薄的生产利润,清洁应用给了别人,生产污染留给自己,在清洁能源的本土市场应用方面大大落后。
不论是蒸汽机革命、电气化革命还是信息化革命,都是增量化改革,它们在既有生产方式的边际发力,通常都是通过大幅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引发的,往往又带动了一轮接一轮的创新,存量的部分自然而然就消解和转化了。转轨成本低,人们带有一种乐于接受新世界、不前进就出局的心态而主动投身到变革之中,由此也有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主动和自愿分担了转轨的成本。
因此,新能源变革要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力点,除了政策支持外,核心还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成本效率,以增量促改革,以改革转存量。从能源出发的下一次工业革命,要促进实现低碳高增长,在能源使用方面更清洁、更高效。在这场转型的过程中,利用新生技术、多领域学科成果、新的能源生产方式、先进的材料和工程技术、灵巧的信息管理手段、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强有力的政府政策引导来促进这场变革,使之更高效、更经济、更主动。
以信息革命为典型,过去互联网、信息化为人类塑造了越来越多的想象空间和实现条件。原来要穿越崇山峻岭实现的信息交换如今在顷刻点击之间就能完成,人们的活动和扩展空间前所未有地扩大和延伸,信息交互的频次呈几何级数提升。通过软件和硬件,信息技术渗透到整个经济社会体系,与各行各业相融合,重新塑造行业的外延和边界。如,共享经济、O2O等就改变了传统业态的组织形式,创造供给,并塑造需求。信息化正在引起生产生活方式、底层架构自下而上的系统改变。
等到大规模实质性新能源应用实现时,一个新时代也将真正到来。理解这一点,是我们能够比较客观和深入认识新能源变革的实质,于今日社会之意义,于未来发展之趋势,并改变内、外部约束条件,加快建立这一场变革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