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装备发展激励渐趋市场化
2017/7/28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7-07-27]工信部日前公布2017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工作拟补助项目名单,拟对468项首台(套)项目进行保险补偿。在政策利好的激励下编者按:
2015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工信部指出,出台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力求实现多方共赢,其中推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被摆在首位。截至目前,该项试点创新机制已经实施推广两年有余,并连续发布了两次试点名单,取得一系列成效。
工信部日前公布的2017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工作拟补助项目名单显示,拟对468项首台(套)项目进行保险补偿。
据了解,当前重大装备企业投保和应用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在激励政策持久性、补贴力度等方面,保险主体和装备制造企业都尚存疑虑。
企业积极性有所增加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技术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然而,由于其技术复杂、价值量大,且直接关系用户企业生产经营,在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面临市场初期应用瓶颈。“从首台(套)应用难问题导向出发,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沟通协调,最终形成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工信部原副部长苏波说。
截至目前,随着试点机制的推进,已经公布了两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工作拟补助项目名单。从名单来看,2016年申请投保企业63家,投保项目181项;2017年申请投保企业182家,投保项目468项,增幅近3倍。单从数字来看,一直以来困扰行业发展的首台(套)设备应用难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目前,该机制主要还处于试点阶段,但企业已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积极性有所增加。”平安产险重要客户部总经理宋学良说。
据了解,此前首台(套)保险费率为2%~3%,一台价值4000万元的国产盾构机,一年保费100余万元。“全额保费,没有补贴,这个成本还不小,所以企业不愿意投保。”宋学良说,“而首台(套)保险补贴政策出台后,年度保费的80%由财政补助、企业承担20%。目前,企业全额交保费后,由政府再补贴企业。”
市场化激励持久性有待检验
据了解,国产设备,特别是首台(套)设备缺乏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风险规避机制,是用户不放心使用的关键所在,这是目前首台(套)设备应用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台(套)重大装备保险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问题。对此,宋学良解释说:“保险公司主要承担重大能源设备的质量风险和责任风险,质量风险是指因为装备质量缺陷造成装备自身损失的风险,责任风险是指因为装备质量缺陷造成用户单位或其他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
“首台(套)保险保障重大能源装备产品质量缺陷造成的装备本身损坏及对用户或其他第三方的人伤、财损,为装备生产企业转移了‘三包’责任和产品责任风险,打消用户方使用的顾虑,让用户方可以用得放心,促进重大装备的销售,进而带动重大装备的研发。”宋学良补充说。
近年来,政府和各方专家关于促进首台(套)重大装备研发应用的政策和建议不断出现,相对于保险财政激励,有专家从企业税收角度建议,国家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税收激励机制。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首批次(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规定的装备,该装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然而,无论是保险财政还是税收财政,目前着重从消费侧以销售带研发的激励模式对重大装备行业的发展是否具备长效机制效果,目前是个未知数。
“虽然我们在名单里面,但补贴资金总额不大。”已经连续两次出现在试点名单里的衡阳特变电工变压器公司相关人员坦言。
“企业希望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比如90%或更高,以降低成本。但是财政可能有别的想法。”一位企业管理人员说,“与申请补贴相比,下拨补贴时间比较慢是企业比较关注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都已感受到首台(套)保险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对首台(套)保险投保积极性很高,但对补偿机制在试点期结束后能否延续存疑,影响了市场持续往前发展。“试点三年期后补偿机制是否能延续,保险主体和装备制造企业都存疑虑,需相关部门予以明确。”宋学良根据投保装备企业的总体情况说道,“此外,纳入补贴的装备产品范畴有待扩大,技术参数认定标准上比较粗放,补贴扶持精准度也不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