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我国能源需求已达峰值
2017/7/4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新华社2017-07-03]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基本结束,我国能源需求的峰值已经到来。预计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将分别降至40亿吨、37.4亿吨和30亿吨标准煤。这是26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技术经济研究”创新工程研究项目组为论坛提供的主题报告《中国的能源革命——供给侧改革与结构优化,2017-2050》给出的结论。
报告指出,目前全国约70%的人口已经实际进入城镇及其周边地带,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基本完成。
“与之相应的,我国大规模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完成,这将大大减少对高耗能的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的需求,相关的交通能源需求也将达到峰值。”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表示。
这其中,对能源需求影响较为显著的是房地产建设需求的降温。根据这份报告,从2006年到2015年,我国相当于为每一个城市人口建成了约50平方米的建筑。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是靠少数人多占房、改善住房条件以及年轻人进入城市后的购房需求支撑的,从总量上说,住房总供给已经超过了总需求。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70%的能源和电力需求来自工业,而钢铁、有色、建材这三大行业的能源需求占工业需求的1/3,这三大行业需求下降,还会引起煤炭、电力等相关行业自身需求的下降,整体来看,预计会带动约1/3能源需求的下降。
报告认为,未来我国能源需求的增长点在于高端制造业和生活消费。但是高端制造业的能源需求远低于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水泥、玻璃等)行业。随着能源需求的下降,能源将不再成为我国经济的瓶颈,而是能够在供给和需求之间实现平衡。正常的情况下,能源供给能力应略大于需求,从而实现有效保障。
“能源供给瓶颈消失,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导致能源产能在部分地区扭曲配置,如部分地区弃风、弃光、弃水现象增加等,但长期看,将有利于形成能源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机制。”李平说,“由此将促进能源供应商创新商业模式、技术模式,为终端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和高质量的服务,也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体制和电力体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