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气价改步伐加快
2017/3/21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7-03-20]根据2015年10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将基本放开;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油、气、电等能源产品均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市场化改革,价格或将全面放开。从制定管输价格成本监审的两个办法,到放开储气库服务价格、化肥用气价格,以及推行福建省门站价格改革试点,2016年国内天然气市场化价改动作频频。随着上海、重庆两家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我国油气领域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天然气价改“小步快走”。2016年,国家发改委没有对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进行调整,而是选择由上游供应企业按照基准门站价格及其相关规定自行与下游用户进行协商。11月起,中国石油旗下各管道销售公司根据政策要求自行与下游用户展开价格谈判,上调幅度在10%~20%。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文件通知,11月10日起化肥用气价格全面放开。
考虑到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LNG(液化天然气),以及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均已放开,目前完全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国内天然气气量已突破消费总量的50%,这标志着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2006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在福建省开展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西气东输供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迈出国内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选择福建省作为价改试点,主要是考虑到福建省之前的管道气定价模式就是与国际采购成本联动,具有一定的市场化特性,当地的下游用户对市场化定价更易接受。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陆续公布《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方法(试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及《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彻底解决了国内天然气中游管输环节收费混乱、定价不透明的历史遗留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天然气长输管道遵循“老线老价”“新线新价”“一线一价”的定价方法,下游终端用户对所缴纳的用气费用中管输费的占比一直云里雾里。以上文件要求管道运营企业全面公开旗下管道运行的详细数据,根据“基础设施投资+合理利润”的方法确定管输价格,效果不言而喻。
多地政府也加快推进天然气发展。山东省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力争达到250亿立方米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以上,而2015年该指标仅为3%。河北省规划,到“十三五”末,天然气需求量将超27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占比达到10%以上。河南省也提出到“十三五”末天然气消费占比达到7.5%。
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油气体制改革。国家发改委今年将研究制定天然气干线管道价格,加快规范省级以下管网定价;研究出台北方地区清洁能源供暖的价格机制;还要对“煤改气”“油改气”出台补贴政策,例如给予天然气汽车购置补贴、燃料补贴等。
日前,湖北省物价局公布天然气运输和配气价格管理征求意见稿,全投资回报率分别定在8%和6%,同时还提议实施季节性价格调整并加强价格传导。
油气交易中心成为改革加速器。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或将出台更多天然气价格政策,接连出台的省级政策将使燃气运营商估值持续承压。
值得一提的是,继我国在上海设立全国首家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后,今年1月12日,第二个国家级平台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挂牌成立。
专家表示,油气交易中心是改革的产物,也是改革的加速器,会倒逼改革。当前油气行业很多矛盾,包括价格制约和天然气消费增长较慢等,都集中表现为管网不开放和主体不多两个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的话,油气改革就激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