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全球石油投资见底 经济弱复苏正在到来
专家论坛

全球石油投资见底 经济弱复苏正在到来

2017/3/9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华夏时报2017-03-08]石油石化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到来,石化油服和中海油服预报2016年巨亏上百亿,成为A股亏损王。与此同时,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阿美正计划进行全球最大IPO,融资规模远超阿里巴巴,发行承销团队包括大摩小摩和中国工商银行等。这些标志性事件是否意味着全球石油投资已经见底,经济复苏即将到来?记者采访了知名能源专家陈卫东。
  2014年当能源安全问题被炒得火热时,记者与陈卫东做了一次智库访谈对话,成功预测了全球能源进入过剩周期。从这一年开始,全球石油价格也从100美元一路下跌,一度跌破30美元。中国需求成为了稀缺资源,扮演了全球石油市场的拯救者。
  全球性的油服公司亏损
  《华夏时报》:石油服务公司在印象中是利润回报比较高的行业,为何出现巨亏?
  陈卫东:油服公司亏损是全球性的,不仅仅是中国企业,包括斯伦贝谢、哈里巴顿等国际石油服务巨头2016年都出现了巨额亏损。有统计数据表明,斯伦贝谢、哈里巴顿、贝克休斯和威德福4家国际油田服务公司巨头2016年总计亏损近140亿美元,中国最大的两家油服公司也亏损了近40亿美元,2016年真是油田服务公司的“极寒冬季”。从2014年开始,全球石油投资连续3年大幅下滑,石油公司采取了降本增效的措施,开发成本一直在下降,首先压缩的就是上游投资和油田承包费用支出,所以油服公司出现亏损。
  《华夏时报》:落潮造船,涨潮出海,为什么全球石油公司不愿进行石油投资?
  陈卫东:国际能源署IAE也不断呼吁石油公司加大石油的投资,警告现在投资减少这么多,未来石油供给会不足,但是,石油公司不买账。主要原因是石油跌了几年之后,所有石油公司的现金流都不好,没有什么积累,我凭什么去投资?
  储量增加最快的是美国,其非常规能源占比最高曾经到20%,去年只有8%。技术可采储量百分之五六十都是低成本的,现在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可以保证低成本开发出来,那谁愿意投资高成本的东西。尤其是海上和深海大规模投资,一旦投了就没有主动权了,成本已经进去了,撤不得,谁敢冒这个风险?
  能源话语权会否转向供给端
  《华夏时报》:石油投资严重不足,供给急剧萎缩,一旦经济复苏需求上升,未来全球能源话语权会不会转向供给端?
  陈卫东:从BP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看,2015年以来,一半以上产能是50美元以下的低成本石油,到2035年,成本60美元之下的石油占到65%,这说明石油价格很难上行。低油价的根本原因就是需求没有亮点,供给随时可增加。
  《华夏时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发起石油战确实消灭了大部分高成本石油投资,比如美国页岩气开发企业大量倒闭。在这个时候,沙特阿美启动上市融资。这释放出一个什么信号?
  陈卫东:这一次全球能源进入过剩周期和全球油价暴跌是因为美国页岩油产量从2011年开始每天增加100万桶,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大庆油田,这一进程持续了4年,直接引爆了全球石油价格大战。低成本石油留下来,高成本的页岩气被挤出。
  沙特阿美上市说明油价长期低迷,中东的国家石油公司也缺钱了,否则为什么要把国家公司转变成公众公司?在市场上卖掉股权拿到现金,公司就把自己的权益收益让渡给了股东,公司就要公布财务报表和信息了,股东不仅要分红,还有了监管公司的权利。阿美一旦上市成功,不排除中东国家石油公司陆续上市;阿美上市融资之后需要向投资者有所交待,必然会加大对石油领域的投资,全球石油投资已经见底了。一些好的迹象开始出现,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大型石油公司开采成本下降在趋缓。北美市场,尤其是美国非常规钻机动用数量大幅增加,美国的油田服务市场已经是春天了。
  《华夏时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因素到底对全球石油定价有什么影响?
  陈卫东:2002年到2012年石油价格增长最快这一段是中国需求拉动的,来自中国的增长需求占全球新增需求的百分之六七十。去除中国需求因素,全球石油领域需求的增长并不太多。
  《华夏时报》: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环境成本,中国对清洁能源技术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你认为中国发展清洁能源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陈卫东:中国能源消费煤炭已经过了峰值,美国过了石油消费峰值,欧洲也过了天然气消费峰值,反映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美国非常规油气打破了全球能源供给格局。美国模式是充分市场竞争,企业家精神,供应多了价格就下降。德国模式是理念先行,我要去核,去化石,要洁净能源,德国就提高能源成本来推动转型,新能源再贵我也用。日本模式,福岛事件之后百分之二十核电停了,日本国民自动节省电力消耗,节约用电。中国的能源模式脱离不了自身发展阶段,可以借鉴其他国家一些好的做法,但没有办法照抄照搬。
  石化行业供给侧投资机会在哪里
  《华夏时报》:油服行业是不是正处于一个历史低谷?
  陈卫东:我把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公司与油服公司进行了一个比较,石油服务远远跑输标准普尔500公司,尤其是利润指标,无论股票表现还是收入利润与标准普尔500公司之有一个巨大的喇叭口。现在又出现收敛的趋势。
  《华夏时报》:石化行业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淘汰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你说石油价格很难大幅上行,那么未来机会在哪里?
  陈卫东:机会在于并购重组。2016年全球油田服务和深水平台大量闲置,资产很丰富,过去这些资产很值钱,现在不那么值钱了,有些公司没有现金流就撑不下去了就要重组,机会就在油服行业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石油公司的供给端已经严重收缩,全球前十大石油公司有6家都是国家石油公司,像BP这样的跨国石油公司很少,跨国石油公司相互并购整合的空间不大,但是,油服公司很多,过剩产能并购整合空间很大。
  《华夏时报》:全球石油化工行业的兼并整合有什么新的趋势?
  陈卫东:我们看到GE的制造业开始并购油服公司,向下游油服延伸,而油服公司也开始并购制造业,向上游装备制造业延伸,一体化运营可以提高成本控制力。在石油产业,人工成本只占10%,勘探占15%,开发成本占45%,日常运营成本20%,其他成本和税占10%。在开发的45%之中,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又占到百分之七八十,一旦经济形势不好,石油投资首先压缩的是这一块成本,这是石油服务公司设备制造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现在整个行业投资不振,想要生存就看你的成本控制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