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如何理解把握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政策法规

如何理解把握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2022/9/22   关键字:   来源:[互联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22-09-21]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强调,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这是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国际能源供给形势和日益紧迫的“双碳”目标,中央对新能源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是“供给”和“消纳”的有机整体
  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包含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等。
  “供给”就是要保障能源“发得出”。新能源实现大规模开发保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就近消纳为导向,以分布式光伏和风电作为基础的分布式电站形式;一种是以远距离送出为导向,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的集中式电站形式。由于我国风光资源富集,相较于分布式新能源建设,基地化、规模化建设风光电基地更利于短期放量、节约成本。
  “消纳”就是要保障新能源“送得走”和“用得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特点,电力供需实时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难度较大,确保新能源正常输送,要以特高压等跨区域输电线路和储能的配套建设为主。同时,充分发挥电力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研究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消纳和交易机制,为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加快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但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大量风光等新能源分布在西部地区,电力负荷却多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消纳问题已经成为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制约。
  从短期来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不完善导致弃风弃光现象与用电荒现象并存。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来看,今年我国超过6个地区1~6月风电利用率均低于95%,弃光最严重的省份1~6月光伏利用率不足80%。同时,受极端天气影响,水力发电压力骤升,全国水力发电第一大省四川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用电危机,东部沿海地区也相继宣布相应限电、省电措施。
  从长期来看,新能源建设不断提速,电网调峰压力随之增加,新能源消纳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按照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测算,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数十亿千瓦,成为电力供应主体,新能源消纳压力日渐增大,亟须加快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
  加快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需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优化新能源供给存储能力。进一步开展全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勘查和评估,确保新能源的精准、高效利用;充分利用风光资源自身互补性,在全国范围广域优化布局新能源,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优化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灵活电源规划。
  加强新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统筹推动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提升现有特高压利用效率,加大特高压和配套电网建设力度,通过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实现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
  完善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消纳和交易机制。稳妥有序推进新能源进入市场,考虑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与容量市场,进一步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和电力系统运行成本的合理疏导机制,完善绿证交易的配额制等制度,加快推进适应波动性新能源消纳的市场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