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编制《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建设指南》
2008/10/8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环境保护部网站2008年10月6日] 为提高企业环境守法能力与水平,规范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环境保护部近日下发《关于深化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编制了《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建设指南》(暂行)。《通知》指出,争取到2010年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基本试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省级或市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
扩大试点范围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均纳入试点
环境部在2006年组织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在总结两年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决定将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到省级或市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
《通知》指出,此次试点范围是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已开展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的企业、以及各地环保部门认为有必要纳入试点的企业。主要开展工作包括,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台账和资料,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素质,规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指导有关企业在醒目位置放置污染源分布图、污染物处理流程图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图,探索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衔接。
《通知》指出,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可以分为准备、试行及持续改进3个阶段。2008年9月~10月是准备阶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统一组织和指导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地市级、有条件的县区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地确定试点企业名单,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具体负责领导和人员,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培训。
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是试行阶段,各级环保部门应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的登记制度,组织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填写登记申请表,并将登记变更情况汇总。要指导、督促有关企业根据环境监督员制度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并完善企业内部各项环境管理与监督制度,督促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履行职责,督促企业按规定上报试点工作情况。
接着是持续改进阶段,要求各地及时跟踪、了解企业和社会各界对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反应,持续改进、完善相关制度和方法,使之成为日常环境管理的组成部分。
规范企业环境监督人员实行培训持证上岗制度,逐步实施职业资格管理
为了指导、规范试点工作,环境部专门组织编制了《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建设指南》(暂行)(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提出,要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架构。企业应明确设置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企业领导、环境管理部门、车间负责人和车间环保员组成的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定期不定期召开企业环保情况报告会和专题会议,专题研究解决企业的环境问题,共同做好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包括企业环境管理总负责人和企业环境监督员,实行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并将逐步实施职业资格管理。
企业需设置一名由企业主要领导担任的企业环境管理总负责人,要取得环境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在企业内全面负责环境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企业环境监督员的工作,审核企业环境报告和环境信息;组织制定、实施企业污染减排计划,落实削减目标;组织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并组织实施企业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制度。
企业应根据企业规模和污染物产生排放实际情况,至少设置1名企业环境监督员,要取得环境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企业的环保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负责企业污染减排计划实施和工作技术支持;协助组织编制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及“三同时”计划;负责检查企业产生污染的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及存在环境安全隐患设施的运转情况;检查并掌握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负责向环保部门报告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削减工程进展情况以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实现情况,报告每季度不少于1次,接受环保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并配合环保部门监督检查;协助开展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等工作;组织编写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对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及时向环保部门汇报,并进行处理;负责环境统计工作;组织对企业职工的环保知识培训。
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企业环境监督员分为水污染类企业环境监督员、大气污染类企业环境监督员和固废类企业环境监督员等类别。对于废气的管理与监督包括,检查使用的燃料或原材料;检测烟尘发生设施;操作、检测并维护处理烟尘发生设施产生的烟尘的设备;测定烟尘量或烟尘浓度并记录其结果;检测并维护检测仪器;当发生烟尘类污染事故时,减少烟尘量或浓度并限制使用烟尘发生设施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等。
对于废水的管理与监督包括,检查使用的原材料;检测污水排放设施;操作、检测并维护处理污水排放设施排放的污水或废液设施及其附属设备;测定污水排放或特定地下水渗透水的污染状况并记录其结果;检测并维护检测仪器;当发生污水污染事件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水排放量以及采取其他必要应急措施。
对于固废的管理与监督包括,检查使用的原材料;检测危险废弃物发生设施;调查危险废弃物发生种类、排放量、排放频率;检查危险废弃物的种类、性状并记录;操作检测并维护处理危险废弃物的设施及其附属设备;检查并维护检测仪器;设定并记录危险废弃物委托处理,编制转移联单;确认并现场检查危险废弃物委托处理方的处理方法(包括收集运输、再生利用的中间处理和最终处置);突发危险废弃物污染时采取的必要应急措施。
《指南》要求,要规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填写登记申请表,由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环境监察机构对符合条件申请人,根据级别和专业分别登记。实行报告制度,加强与环保部门沟通。每季度向市级以上环保部门环境监察机构报告有关情况。
健全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企业环境管理档案分类分年度装订,环境管理制度以企业内部文件形式下发到车间、部门
《指南》对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资料和制度做出了具体要求。
《指南》要求,要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台账和资料。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环境影响评价批文;企业环境保护职责和管理制度;各类污染物处理装置设计、施工资料、竣工验收资料;企业环保“三同时”验收资料;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排污申报登记表;废水和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日常运行状况和监测记录、报表,包括现状处理量、处理效率、运行时间、处理前和处理后排放情况、日常运行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落实情况;废水排放管网和在线自动监测仪器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分析监测仪器和设备日常维护和计量记录;工业固废委外处理协议,危险固废安全处置五联单据。
还包括企业主要噪声污染源数量、噪声级和厂界噪声监测数据;防范环境风险事故措施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演练组织实施方案、记录;环境风险事故总结材料;安全防护和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企业环境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登记情况;适用于本企业的环境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相关政策性文件;环评文件中规定的环境监控监测记录;企业总平面布置图和污水管网线路图,总平面布置图应包括废气污染源和污水排放口位置。
企业环境管理档案要求分类分年度装订,资料台账完善整齐,装订规范,排污许可证齐全,监测记录连续完整,指标符合环境管理要求,能反映企业在环境方面的全面情况。
《指南》要求,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重点包括,企业环境规划与计划;企业污染减排计划;企业环境综合管理制度,包括企业各部门环境职责分工、环境报告制度、环境监测制度、尾矿库或渣场环境管理制度、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环境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等;企业环境保护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环境保护设施设备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