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改革进入实质阶段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3-09-03]眼下,元坝会战鏖战正酣,多口海相气井测试喜获高产,河坝1井的在巧解“高温、高压、高产”技术难题的成功开采经验,成为一个可以学习借鉴的范本,对实现元坝气田“三高”气井的科学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走笔此篇,单表巴中采气人如何解决高温下的生产技术难题的。
频现隐患聚焦密封垫
河坝1井地处通江县陈河乡,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通南巴构造河坝场高点,2004年11月完钻,经完井测试,在三叠系飞仙关组三段获得日无阻流量400万方以上的高产天然气流,地层压力111.1兆帕,最高关井油压94.5兆帕,地层温度151摄氏度,从天然气到流程的温度也高达70摄氏度。
据了解,当时现场人员接近300人,由于高压区采用140兆帕采气树,流程采取多级节流,耐压等级较高,开井采取放喷点火泄压方式,开井较为顺利,但随后的问题也接踵而至,高温问题首当其冲。
深秋的大巴山,入夜,凉气阵阵。作为参战支援人员,副队长邢东平带领10个小班人员,裹着红色棉袄工装,分为低压区和高压区两组,按照半小时巡查一次的要求,拿着验漏壶,加上洗衣粉,在设备附近巡视。
当时,既没有值班室,也没有修建围墙,现场,只有气流在管道中的流动声音和周围虫子的叫声。
晚上9点左右,一名巡检人员突然发现一处阀门发出气流哧漏声音,越来越大。邢东平立马指挥高压液控柜紧急关井,紧急放喷泄压拆卸阀门,经过一番紧张检查,发现在高温气体影响下,老化的阀门密封垫已变形,不再具有密封功能,就马上换上了新的密封圈。
第二天,巴中采气大队召开现场会议,拍下老化和冲蚀变形的密封垫图片,发到厂家,要求多发货,并查阅相关资料,使用周期仅仅10多天,很不正常。
到底是高压还是高温问题造成的损坏呢?大队长孙天礼、副队长姚华弟、站长郭俊权等人积极查找原因。看见员工们用纸垫在管线上烤热馒头,说明高温是其中的问题之一,他们向厂领导和技术人员求证,按照阀门设计,高压要求是足够的。看看加热炉还在为天然气加热,大家也很困惑:为天然气加热减少冰堵发生,难道这也有错吗?
随后,又有2次发现流程哧漏的现象,为确保安全采气,他们对高温部分的阀门提前进行拆卸,又发现了5处损坏较为严重的密封垫。问题较为突出,应该得到马上解决。他们与现场设备管理人员达成共识,迅速从厂家调来新的密封垫进行更换。陈河乡的邮政快递送到了井场,密封垫虽然不大,可安全作用巨大,现场生产人员,心里暂时安稳了一些。
反向思维巧闯高温关
作为一线攻坚队伍。巴中采气大队开井3个月来,每天产气量在几十万方,高温加速了高压阀门密封垫的老化,造成3次流程高压阀门泄漏的应急关井事件。该井虽不含硫化氢气体,但是高压气体发出的哧漏声,带着危险的信号向周围蔓延,值班人员迅速用液压控制柜关井,撤离现场人员,多次的泄露,虽未造成人员伤亡,未造成事态扩大,但也给员工心理造成极大影响。
为此,该队技术员每天值守在现场,与设备管理人员一道,缩短阀门密封垫检查周期,提前对即将损坏的密封垫进行更换,多次将损坏的密封垫进行对比,照下照片,留存资料,并用几个厂家的密封垫进行对比试验,最终确定了耐高温的聚四氟乙烯材质密封垫,消除了隐患,化解了风险。
艰难的第一步虽然迈出,但标本兼治的目标还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