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强调能源消费目标分解落实 多措并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3-01-28]新华社信息北京2013年1月24日电(记者朱诸刘雪)根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将分解到地方,并把目标落实情况纳入地方考核。专家表示,该举措凸显我国对控制能源消费的决心,而对总量和强度的控制也将形成倒逼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总量和强度“双控制”
《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分别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和6.15万亿千瓦时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能源综合效率提高到38%。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要实现2015年40亿吨标准煤的目标,未来五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应控制在4.3%左右。
专家表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将影响GDP增长速度、能源结构、能源价格、GDP产业结构,乃至耗能产业迁移。而未来要实现GDP和人均收入“双翻番”,城镇化速度也将加快,预计实现这一目标将面临一定挑战。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能源总量控制对GDP增长是比较大的障碍,如何引导地方政府切实完成控制目标,是能源消费控制的一个关键点。
《规划》提出,综合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和资源特点等因素,将能源和电力消费总量分解到各省(区、市),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落实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实施定期通报制度。
林伯强说,能源总量控制要求各个省份控制甚至减少能源消费数量,这相当于给地方经济增长加了一个紧箍咒。地方政府出于对经济发展的担忧,可能在能源总量控制目标的分配上斤斤计较。因此,需要根据各地情况,合理分配地方能源总量控制目标。
另外,还需要注意地方政府完成能源总量控制目标的方式。“十一五”末,各级政府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采用拉闸限电,强制性减少能源使用,给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如何将节能手段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效结合,也是完成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关键。除了关闭落后产能,调整经济结构,各级政府可以加强消费引导,如对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支持政策,降低交通能耗,推广节能住宅,降低居住能耗,加强推广节能产品,减少家用电器和燃具耗能等。
多举措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专家指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大量水资源被消耗或污染,煤矸石堆积大量占用和污染土地,酸雨影响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主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前列。国内生态环境难以继续承载粗放式发展,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增大,迫切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
《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
对此,《规划》指出,要优化开发常规化石能源,巩固能源供应基础的同时,着力突破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瓶颈,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培育新的能源供应增长极。
专家指出,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地位将日益突出。201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23.7%,而我国仅占4.5%,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是我国能源发展的紧迫需求。《规划》提出,到2015年,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3.5万亿立方米,产量超过1300亿立方米。煤层气、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别增加1万亿立方米和6000亿立方米,商品量分别达到200亿和65亿立方米。
此外,在统筹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过度依赖传统化石能源,逐步转变到更多依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资源可接续、生态可承载的基础之上。目前,我国风电、水电装机均位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装机在2012年末增加到700万千瓦。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开工建设常规水电1.2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4000万千瓦,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分别达到2.6亿千瓦和3000万千瓦。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规模1800万千瓦。风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1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300万千瓦。
同时,通过发展分布式能源等办法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也将有效促进清洁能源的应用。《规划》提出,要按照自用为主、富余上网、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且加强配套电网和热力网建设,努力实现分布式发电直供及无歧视、无障碍接入电网。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立波表示,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一步,特别是清洁能源的入网,包括天然气入管网、光伏入电网,是此前阻碍清洁能源全面开发的最大问题之一。
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
除了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外,《规划》也在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上提出了重点任务,包括深化电力、煤炭以及石油天然气领域的体制改革,推进电价和油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
电力方面,《规划》指出,将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组建独立电力交易机构,在区域及省级电网范围内建立市场交易平台,分批放开大用户、独立配售电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价格方面,要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
林伯强指出,煤价和电价实现并轨之后,理顺了煤、电产业链的上游价格机制,而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将是推进上网电价和售电价格的衔接,《规划》也给出了一些信号,预计未来在售电价格改革方面将会有些动作。
对于天然气价格改革方面,《规划》指出,将在总结广东、广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建立上下游价格合理传导机制。研究推行天然气季节性差价和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性价格政策。页岩气出厂价格实行市场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