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2012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
政策法规

《2012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

2012/4/9 9:28:25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月22日,6963米;6月24日,7020米;6月27日,7062米。

  不到两周,5次下潜,5次书写纪录,探测深度不断延伸,深海梦想不断突破。

  下潜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马里亚纳海沟,中国"蛟龙"来了。

  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征服这条海沟,"下潜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说,中国人"下五洋捉鳖"的夙愿终得实现,我国在由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载人深潜事业和深海科学事业,7000米是一道至关重要的门槛,也是一个标杆。"蛟龙"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是中国海洋科技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成为少数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它的意义还在于:这是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担负突破7000米深度重任的首席潜航员、"蛟龙"主任设计师,33岁的叶聪从7000米海底返回母船甲板后掩饰不住兴奋地说,作为研制和试验人员,"我为'蛟龙'的表现感到自豪和骄傲。"

  7000米海底,三名潜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一边体验着深海世界的奇妙,又十分冷静地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坐底、拍摄海底景象、取水样和布放标志物等活动,取得了7000米海底的珍贵资料,验证了"蛟龙"在7000米级深度具备良好作业能力。

  "深度意味着广度,广度又代表了干活的能力。7000米不仅仅只是深度,而且也显示了我们干活的能力,深海调查研究的能力。""蛟龙"总设计师徐芑南这样评价。

  6月27日,在第二次的7000米深度--7062米的海底,"蛟龙"再次完成了坐底、水体取样、沉积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摄像、照相、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全面验证"蛟龙"的设计指标和功能性能,证明这是一条可堪重任的"中国深海蛟龙"。

  在"蛟龙"首次突破7000米的6月24日,中国人同时拥抱着梦想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当叶聪代表"蛟龙"潜航员在7000米海底向距离地球343公里的航天员问好祝福之后,圆满完成中国航天员首次手控交会对接的航天员们也在太空中向刚刚刷新纪录的"蛟龙"致以问候。相隔几百公里之间的海天互动,成了当天中国人最为难忘的一幕。因为这一刻,梦想既高且深,但它就在人们的身边。

  从立项到突破7000米,"蛟龙"整整历时10年,采用集成创新技术路线,百余家科研院所集体攻关,攻克了潜水器本体、水面支持系统、潜航员系统和潜水器应用四大系统,具有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四大能力

  毫无疑问,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代表着深海高技术领域的最前沿: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工作深度--7000米;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就位能力;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及探测海底小目标的能力;具有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确保载人潜水器能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温保压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这是'蛟龙'的四大标志性能力,它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工作范围几乎可以覆盖全球海洋区域。"无数个日夜守候在陆基保障现场的76岁"蛟龙"总设计师徐芑南说,这是一台采用多种高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集成起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重大技术装备。

  深度跨越背后是技术的跨越。这些历史时刻将为中国载人深潜历史所铭记:

  2002年,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正式立项,成为国家"863"重大专项;

  2002年10月17日"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组及总师组成立;

  2004年4月,潜水器正式进入加工建造阶段;

  2006年12月23日,支持母船"向阳红09"船正式改造;

  2006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确定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学员的最终人选;

  2009年,跃跃欲试的"蛟龙"终于出海。

  2009年8月,"蛟龙"开始海上试验。按照"由浅入深、安全第一"的原则和大型深海装备试验规范,下潜深度逐步达到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2009年和2010年分别在中国南海完成了1000米和3000米级的海上试验,2011年7月至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我国多金属结核矿区开展了5000米级的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蛟龙号完成了海底取样、标志物布放、摄像、照相、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获得了珍贵的海底资料,充分验证了蛟龙号的各项功能和性能,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锻炼和培养了我国的深海研发试验队伍。

  在深度的征服之路上,3000米深度突破时,中国继美、法、俄、日之后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5000米的突破是中国载人深潜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挑战深海极限环境,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深海载人技术已跨入国际第一梯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突破7000米后,"蛟龙"已经走在了世界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队伍的最前头。

  "蛟龙"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从2002年正式立项成为国家"863"重大专项,到突破7000米深度,正好10年。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02年立项之初,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基础只有数百米,从数百米跨到7000米,跨越地不仅仅是时间历程,还有几代中国载人深潜科研人员和深海科学人的心路历程。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下称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是我国首次自行设计、自主集成并独立完成海上试验的大深度载人潜水装备。在长达10年的研制和试验过程中,由国家海洋局下属中国大洋协会作为业主组织多家科研单位共同承担研制任务,中船重工七〇二所承担了潜水器技术抓总,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声学所作为核心单位,联合国内百余家科研、生产部门和高校的研发力量攻克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面临的一系列空白和关键技术瓶颈。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具体分为潜水器本体、水面支持系统、潜航员系统和潜水器应用四大系统。"蛟龙"的研制采取了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集成创新技术路线,经过全国百余家科研院所7年时间的艰难攻关,突破了国外对我深海高技术的重重技术封锁,完成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陆岸联调和水池试验。与此同时完成了"向阳红09"试验母船的改装,选拔并培养了潜航员,具备了海上试验的条件。

  "正像进入太空离不开航天器一样,开发利用深海则离不开深海装载装备。拥有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和具备精细的深海作业能力,是一个国家深海技术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有了载人深潜器,科学家可以直接参与到深海前沿科学研究。"徐芑南说。由于研发时间比国外晚,选择7000米作为攻关目标,在下潜深度上比国际水平要有进步,这样才符合我国"863"项目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宗旨。

  一支我国未来深海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深度"中经历锻造、成长。

  "准备工作严谨细致,为'蛟龙'成功下潜打下基础。冲击7000米,这与整个研制和试验团队严谨、认真和细致的准备工作是分不开的。7000米是'蛟龙'的最大工作深度,为了迎接7000米级海试,我们认真地准备了一年。"实现7000米梦想的叶聪说。

  为了7000米,去年5000米级海试刚刚结束,"海洋六号"船就来到马里亚纳海沟进行多波束地形测量、水文测量等工作,为7000米级海试选定试验区域、提供技术保障。7000米海试验启航前,"蛟龙"在模拟环境里以每天一次下潜的频率试验了一个多月,以考核潜水器、训练潜航员。海试团队还大量地搜集、对比国外潜水器海试的情况和数据,比如法国的鹦鹉螺号、俄罗斯的和平号、日本的深海6500,还有3月刚到过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挑战者号以及即将海试的美国的新阿尔文号。所有这些准备工作都为"蛟龙"创造深潜新纪录打下了良好基础。

  "海试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海上试验环境,中国载人深潜队伍克服了种种困难,得到了磨炼和经验积累,具备了科学决策、正确应对、得力实施的深海工作能力。这支队伍将成为我国未来深海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刘赐贵说,"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展示了当代中国海洋工作者的广阔胸怀和时代意识,体现了中国海洋科技向深海大洋领域迈进征程上的新特征,是新时期中国海洋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蛟龙"后期应用奠定了基础。

  "蛟龙"将正式移交用户--中国大洋协会,将建立一套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开放的应用机制,欢迎国内外深海科学家乘坐"蛟龙"进行深海科研

  "蛟龙"一开始就是因"用"而生。潜得深,是为了用得好。

  刘赐贵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具备在全球99%以上海洋区域深入海底开展深海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查的能力。这一成果的取得对于进一步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推动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深海技术发展,促进人类和平利用国际海底资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深海世界已经成为科学界认识和研究地球科学、人类起源的突破口,无法获取深海第一手信息是制约我国科学家进入国际前沿研究的瓶颈,深海运载技术体系的建立将促进我国海洋与地球科学研究、生命起源研究、生物基因应用研究等领域的发展,为我国科学研究的腾飞提供新的平台和机遇。

  徐芑南说,深海运载技术涉及冶金、机械加工、船舶制造、水下定位、水下通讯、材料、电子电力、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代表着深海高技术领域的最前沿。深海运载体系的建立将促进我国彻底解决大深度、低密度浮力材料和耐压密封材料的加工和制造工艺问题,并将对我国诸多行业的发展起到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

  这一切由"蛟龙"开了个好头。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将转向业务化运行,实现其业务化共享使用等问题将逐步提上日程。

  "我们将在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的业务化运行能力,培养出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应用队伍,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刘赐贵说,针对目前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需要,并根据"蛟龙"的实际技术状态,我们计划在西南印度洋、太平洋等重点关注区域开展试验性应用的调查计划。

  "蛟龙"完成7000米级海试任务后,将正式移交用户--中国大洋协会进行日常应用作业。金建才说:"作为我国和世界深潜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项重大装备,我们将会建立一套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开放的应用机制,并欢迎国内外的深海科学家乘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下潜,为人类认识深海、保护深海、开发深海,建立和谐的国际深海新秩序作出我国应有的贡献。"

  "蛟龙"转入应用阶段后一展身手的地方,早已准备好了。2001年,中国在太平洋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区;2011年,中国大洋协会又在西南印度洋获得了1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矿区的核准将带动和促进深海高科技装备研发和制造。对环境资源评价和勘探需要技术和装备,着眼于未来的商业开发,也需要进行深海高技术储备,要研发采矿和加工装备。

  "矿区为深海尖端装备应用包括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提供很好的应用场所。"金建才说。实际上,"蛟龙"已经试水"探矿",5000米级海试就在太平洋我国多金属结核海底矿区进行。

  拥有世界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中最大工作深度,对于"蛟龙"的许多设想已不再是梦想。它将可以运载科学家和工程专家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地形自由科考。

  刘赐贵说,一套开放的、共享的运行机制是提高"蛟龙"使用效率、扩大"蛟龙"影响力、促进深海高技术装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考虑海洋不同方面的需求,"蛟龙"将有可能开发一系列深潜产品,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日常业务化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今年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已经可以向3000米深海进军;艰苦卓绝的大洋科考,使我国获得了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区和1万平方公里的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区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并首次对7个国际海底地名进行命名,登记在国际海底地名册上。"中国深度"正由海洋人共同刷新

  也是在6月24日,正在大西洋上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二十六航次考察任务的"大洋一号"全体考察队员,向"蛟龙"致以来自海洋的祝贺:"'蛟龙'深潜7000米成功,大洋考察成果丰硕,这些都为世界所瞩目,同时也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28次南极科考、4次北极科考,建设了三个南极考察站和一个北极考察站,中国成为世界极地大国;艰苦卓绝的中国大洋科考,连续多年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国际海底开展科研调查,使得中国先后获得了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区和1万平方公里的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区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并首次对7个国际海底地名进行命名,登记在国际海底地名册上。

  2011年8月16日,中国第三颗海洋卫星、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观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发射,也为中国海洋观测开辟一个崭新的领域。这颗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开展海洋观测能力的海洋卫星,在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海洋调查与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及海洋科学研究应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今年正式下水开钻,这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已经可以向3000米深海进军,中国海洋石油开发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海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院士说:在海洋石油发展的这30年里,我国建立起了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体系,用了不到30年时间,我们不仅完全掌握了300米以内水深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成套技术,而且,通过自主创新,我们从当年的木船出海,到今天的海上巨人"海洋石油981"开钻,中国海洋石油的装备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但这还并非全部。30年来,通过自主创新,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多项技术还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被众多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国外石油公司称为"世界级难题"、"21世纪挑战"的海上稠油开采技术,也最终由中国人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上稠油开采技术,不仅创造了海上稠油冷采的世界纪录,而且仅渤海的稠油产量就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所有海上稠油开采量的总和。渤海油田2010年产量3000万吨,是目前仅次于大庆油田和长庆油田的国内第三大油田。如果没有在海上稠油开发这一核心技术,以渤海的油藏条件,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无论是海上的"蛟龙"、"大洋一号"、"海上大庆",或是天上的海洋卫星,如今,中国人的蓝色梦想正在向更深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