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引领欧盟新能源战略
[中国石化报 2010年12月31日] “中国正进军全球新能源市场!”欧盟三大媒体之一的EurActiv网站12月16日文章引述德国学者的话如此惊呼。欧洲学者有如此警觉并不奇怪,因为作为新能源起源地的欧洲,自然不能把能源市场“盟主”地位拱手相让。
当前,欧盟将低碳经济引领的新能源战略作为走出经济低迷的一剂良方。而放眼长远,欧洲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以及相对昂贵的劳动力成本,促使其只能以更高效的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取胜,这也推动欧盟迫不及待地提出新能源发展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运输基础设施水平,迅速向低碳经济转化。用柏林自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主任米兰达•舒勒尔斯的话说,“如果不投资新一代能源技术,抢占全球新能源市场,欧洲将没有未来”。
如今,欧盟各成员国在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誓将低碳产业培育成未来经济支柱。欧盟已开创并不断推进的低碳发展有效机制,不仅为欧洲各国尽快从低碳经济中获益提供了保障,而且将为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在新能源发展模式方面做出榜样。
多措并举,培育新能源产业
规划并采用新的能源模式无疑是世界各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欧盟各国自身能源资源匮乏,目前能源需求超过50%依靠进口,预计未来30年这一比例将高达70%。
正是缘于这种能源供给的不安全性,欧盟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英国新闻网站Iewy12月15日称,未来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将建立在三大基础之上:供应安全、低碳经济和能源竞争。
长期以来,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欧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强立法,从法律上保障新能源的发展;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制定经济激励政策;加强宣传,强化决策者和公民对发展新能源重大意义的认识。这些措施让欧盟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培育新能源产业、提高能效、节省能耗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还建议欧盟在未来10年内增加500亿欧元专门用于发展“低碳技术”。
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EESC)日前建议称,虽然大多数低碳科技在2020年前市场竞争力不会很大,但欧盟仍需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和开发投入力度。该机构还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并激励消费者和企业高效利用能源,对一些积极应用高效能源的不发达企业和脆弱群体给予帮助。
统一政策,共建能源市场
欧盟早在4年前就制定了共同能源政策,包括要求各成员国的能源研发计划必须与欧盟的总体研发战略接轨,避免重复浪费。今年3月中旬,欧盟公布的能源政策绿皮书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欧盟对内部能源市场的监管,促进各成员国之间能源市场的开放”。同时,绿皮书还强调“在与欧盟以外能源供应方的对话过程中,欧盟应采取共同的政策立场”。今年11月,欧盟又公布名为“能源2020”的能源新战略,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入1万亿欧元建设欧盟国家的能源基础设施,主要是成员国内部以及成员国与成员国之间的天然气管道、供电网络和新能源网络建设。按照这一战略,欧洲所有地区将纳入统一的能源供应网,为全欧洲人提供安全可靠、负担得起的能源。
“欧盟所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努力一旦脱离了高效的欧洲电网,我们依靠新能源的梦想将毫无意义。”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日前如此警告欧盟决策者。德国学者舒勒尔斯也指出,有数十年历史的欧洲现有电网结构严重老化,当前应尽快投资升级能满足未来50年至100年需要的新型电网结构,以支撑大量新能源供应。
因地制宜,发展呈现多样性
欧盟虽制定了统一的能源政策,但其新能源开发利用并非单一性的。在“低碳经济”引领下,欧盟各成员国结合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新能源。英国风力资源丰富,风能利用是其重点发展的新能源项目。英国目前是全球拥有海上风力发电场最多、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德国、法国的核电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这两个国家拥有世界领先的核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营能力。
欧洲的几个小国也成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先锋。丹麦大力发展以风能和生物质能源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在目前世界累计安装的风电机组中,60%以上产自丹麦。丹麦还利用生物质能源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
瑞典最突出的成就是充分利用沼气。在瑞典,沼气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列车、城市公共交通和私人出租车。为更好地利用沼气,有的城市还把垃圾收集和公共交通系统连结起来。芬兰依托国内丰富的森林资源,利用植物废弃物以及泥煤等发电和供热,建立起了配套完善的生物质能源商业链。
在被誉为“全世界最干净国家”的冰岛,截至2005年,地热已保证了其55%的能源供应。该国也正争当世界上首个不使用化石燃料的国家。挪威则借风发展“氢经济”,是世界上首个把风能和氢气结合起来发电的国家。
在后危机时代,欧盟低碳经济已开启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