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报2015-11-06]
本报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日前与波兰达成协议,计划修建一条天然气管道,以打破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地区能源供应领域的垄断。
报道称,这条名为GIPL的管道全长534公里,连接波兰首都华沙附近的Rembelszczyzna和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附近的Jauniunai,由立陶宛方面负责从西向东输送天然气。">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市场  >  波罗的海三国天然气供应将获新途径
石油石化市场

波罗的海三国天然气供应将获新途径

2015/11/9 9:10:50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报2015-11-06]
  本报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日前与波兰达成协议,计划修建一条天然气管道,以打破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地区能源供应领域的垄断。
  报道称,这条名为GIPL的管道全长534公里,连接波兰首都华沙附近的Rembelszczyzna和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附近的Jauniunai,由立陶宛方面负责从西向东输送天然气。管道项目预计总耗资将高达5.58亿欧元,计划于明年开工建设,2019年有望完工。天然气管道初始输气能力为25亿立方米/年,未来有望增至40亿立方米/年。这几乎可以满足波罗的海三国全部的天然气需求。
  据了解,一直以来,波罗的海三国高度依赖进口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三国目前所用的天然气管道甚至还是苏联时期铺设的。近年来,波罗的海三国为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也在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此前,欧盟曾提出打造“欧洲能源联盟”计划,希望整合各成员国间互不关联的能源网络,构建统一的能源市场。据欧盟官员透露,欧盟委员会目前已将上述管道项目列为“欧洲能源联盟”的优先考虑项目,并将为其提供2.95亿欧元的资金支持。其中,波兰将为该项目提供1.2亿欧元。欧盟表示,该管道项目的建设未来将有助于降低欧洲能源价格,以及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金融时报》指出,虽然天然气管道项目已经提出,但是,波罗的海地区真正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该地区打造新的天然气市场更是异常复杂。其中,天然气定价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近日,立陶宛已启用了其位于克莱佩达港的LNG进口终端,但是成本却非常高昂;爱沙尼亚目前正在增加从立陶宛购入的天然气量。与此同时,由于俄气是拉脱维亚国有天然气供应商LatvijsGaze的大股东,使得该地区的天然气供应情况进一步复杂化,拉脱维亚对天然气价格的担忧也一直难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