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市场  >  广东成品油批发价再上涨
石油石化市场

广东成品油批发价再上涨

2008/3/15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石油化工科技网2008年1月24日] 我国聚丙烯催化剂的重点发展领域:
  (1)微球型聚丙烯催化剂。微球催化剂是在现有球形催化剂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粒径,得到粒径较小(0.25-1.50mm)、粒度分布均匀的聚丙烯粒料,以解决现有球形催化剂由于粒子大,在釜式连续法工艺中适应性不佳等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催化剂粒径的控制尚不稳定,需要进一步完善进行工业试验。
   (2)新型内给电子体聚丙烯催化剂。Basell公司开发成功的以二醚为新内给电子体的聚丙烯催化剂已经实现工业化,该催化剂不仅活性高、定向能力强,且氢调敏感性好,可以不通过过氧化物降解直接生产高熔体流动指数产品,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有关研究单位在该催化剂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经进行了催化剂的中试放大和中试聚合试验工业,但在专利方面仍没有突破,所选用的二醚类化合物国外公司已经取得中国专利授权。因此在积极寻找新的醚类化合物的同时,加大在醚酮化合物、氨基硅烷、三氟烷基硅氧烷等其它类型内给电子体上的研究,形成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内给电子体制备技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新型聚丙烯共聚催化剂。目前国外催化剂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开发可以制备较好刚性和抗冲击性平衡聚丙烯产品的催化剂技术方面,即要求催化剂在提高聚合物抗冲击性能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刚性。Basell公司已经有系列化的由其相应的催化剂生产的高抗冲、高刚性产品投放市场,特别是利用其Catalloy工艺制备的以丙烯为主单体的烯烃共聚合金产品,机械性能优异,除乙烯外,还使用丁烯等高碳α-烯烃作为共聚单体,使制品性能进一步提高。这些产品的制备除了需要使用特殊的聚合工艺外,对所使用的聚丙烯催化剂的性能,如催化剂的粒径分布、空隙度、孔径分布及聚合反应动力学等也有特殊的要求。我国现有的催化剂技术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国内高抗冲、高刚性聚丙烯产品市场基本为进口产品占领。因此积极配合聚丙烯第二代环管成套工艺的开发,为其配套适用于高抗冲、高刚性聚丙烯产品生产的新型聚丙烯催化剂,是我国研究单位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
   (4)高温聚合用聚丙烯催化剂。现阶段的Ziegler-Natta体系催化剂聚合温度一般为70℃,超过80℃时则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产品的等规度,这样的低聚合温度在生产中限制了聚合反应器的产率。随着聚丙烯需求量的增加,现有聚丙烯生产装置将不断地进行消除瓶颈的改造,其重要途径是实现超临界浆液操作。因此开发高温聚合用聚丙烯催化剂,实现聚丙烯的超临界生产技术将是催化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5)聚丙烯催化剂外给电子体技术。国外一直将聚丙烯催化剂外给电子体技术作为催化剂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研究,开发成功了与催化剂配套的各种外给电子体。如与TK系列催化剂配合的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PMS);与MC系列催化剂配合的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ES)、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CPMS)和与CD系列催化剂配合的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IBS)等。我国在外给电子体的研究开发上存在着与催化剂技术脱节的问题,目前上没有实现与催化剂的配套开发,仅停留在仿制国外产品的阶段。因此在新型催化剂技术开发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其配套外给电子体技术的开发,充分发挥催化剂性能,提高催化剂技术的整体水平。
   (6)茂金属等规聚丙烯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等规聚丙烯,与Ziegler-Natta催化剂的聚合物相比,具备硬度高、透光率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无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等显著特点,可以使聚丙烯纤维制品韧性更强;聚丙烯注塑产品的壁厚减少30%左右,成功地取代聚苯乙烯用于制备CD-ROM盒。同时,由于茂金属催化剂具有单活性中心的特性,可以通过采用2个或多个茂金属催化剂的混合来改进聚丙烯的性能,如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可提高8以上。目前第一代茂金属等规催化剂在国外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推出了部分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商业产品。我国茂金属等规聚丙烯催化剂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专利方面的问题还比较大,应该加大开发力度。
   (7)嵌段共聚聚丙烯茂金属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立构嵌段聚丙烯,也称为聚丙烯弹性体,是一种由等规和无规链段组成的嵌段共聚聚丙烯。由于在聚合物中高相对分子质量、无规和局部不规整链中的短链、可结晶等规部分的出现,使其具有很好的弹力和拉伸强度。同时通过调整茂金属的结构,可以将乙烯作为共聚单体与丙烯共聚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乙丙橡胶,具备优异的低温抗冲击性,且价格低于从乙烯聚合路线制备的乙丙橡胶,非常具有商业化前景。其潜在的应用包括汽车保险杠、药用接触件以及接枝原料等。
    (8)其它单活性中心催化剂体系。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由于具有比Ziegler-Natta体系催化剂更优越的性能饿迅速发展成为聚丙烯催化剂的一个全新的研究开发领域,茂金属催化剂作为第一类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成功开发及其对聚烯烃工业产生的重大影响,更显示了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巨大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