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报2011年4月28日]“十一五”期间,塔里木油田投入科研经费21亿元,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集团公司大现场试验项目重大科技专项为载体,突出工程技术现场试验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8项和专利授权56项。
在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研形式推动下,塔里木油田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95%,新技术现场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直接促成大北3、克">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塔里木油田科技成果高转化的背后
石油石化科技

塔里木油田科技成果高转化的背后

2011/5/4 9:37:17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报 2011年4月28日] “十一五”期间,塔里木油田投入科研经费21亿元,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集团公司大现场试验项目重大科技专项为载体,突出工程技术现场试验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8项和专利授权56项。
  在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研形式推动下,塔里木油田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95%,新技术现场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直接促成大北3、克深2和柯东1等油气藏的重大发现和油气产量的快速攀升,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塔里木速度”和“塔里木模式”,油气当量产量跃上2000万吨,成为我国第四大油气田和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科学导航 油气勘探大突破
  4月10日,位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大北6井正在进行紧张的试油作业。现场组织试油的库车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季晓红说,大北6井的成功钻探,将进一步夯实克拉苏构造带大气田的资源基础。
  库车坳陷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也是塔里木石油人执著寻找油气大场面的主战场。1998年发现克拉2和2001年发现迪那2气田后,库车坳陷的勘探曾一度陷入长达7年的沉寂低谷。
  面对一次次勘探失利和库车坳陷极为复杂的地质情况,研究人员以精细落实圈闭为重点,创新圈闭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深化盐相关构造理论研究和沉积储层等研究,创新形成了一套山前深层致密缝性砂岩储层描述与评价的思路和方法,用以指导库车坳陷的勘探,逐步确定了勘探重点区带和目标。
  2007年,位于克拉苏构造带的大北3井经过三次加深和一次侧钻后,中途测试获得高产天然气流,首次实现了库车坳陷7000米深层的重大突破。近两年来,随着克深1、克深5、克深2等井的相继突破,库车大气田的资源规模已日渐明朗。
  塔中勘探几度山重水复后,研究人员通过重新评价和多方位研究,大胆提出由断裂带向坡折带、由局部构造控油向储层控油、由构造勘探向储层勘探的思路转变,并通过三维地震技术,清晰刻画出塔中Ⅰ号带的礁滩复合体。在勘探新理论和新思路指导下,我国第一个奥陶系大型礁滩体凝析气田——塔中Ⅰ号气田勘探获得重大突破。经过持续攻关,2010年在塔中北斜坡探明发现中古8井区和中古43井区两个大型凝析气田。
  近3年,塔里木油田塔北哈拉哈塘区块的哈7、哈9和新垦6等多口探井相继获高产工业油流,使塔北地区黑油勘探在沉寂多年之后找到了突破口。这一系列重大发现,使当年曾让塔里木人伤心失望的哈拉哈塘和轮南奥陶系特大型油田随之起死回生。
  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形成系统的塔里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建立和完善碳酸盐岩储集体识别预测方法及岩溶体系、多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和碳酸盐岩缝洞与流体综合描述技术体系等多项理论成果。这些研究理论和技术充分应用于勘探生产,直接促进了塔北和塔中勘探的持续突破,为塔北碳酸盐岩原油300万吨产能建设和塔中西部油气400万吨产能建设工程奠定坚实资源基础。
  特色技术 破解世界级难题
  4月8日,我国最大沙漠油田哈得油田的调整井哈得4—19—1H水平井已安全钻至4378米,计划6月底投产。哈得油田油藏工程师刘敏说:“哈得油田去年在东河砂岩油藏实施的首批5口井间剩余油调整井全部获高产,新增产能10万吨。这些调整井的相继开钻和投产,将为哈得油田持续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哈得油田2002年投入开发以来,应用隐蔽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和双台阶水平井钻井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超深超薄层油藏的高效开发。在连续9年高效开发中,这个设计年产170万吨的我国最大沙漠油田,原油年产量连续3年超过200万吨,已累计生产原油1657万吨。
  塔里木油田的井深一般在5000米至8000米,平均井深6000米,是我国东部油田井深的2倍多,加上特殊地质构造,决定着塔里木油田必须靠技术创新来提高单井产量,实现高效开发。
  经过多年探索,塔里木油田已形成水平井优化设计、水平井钻井地质跟踪、水平井完井及采油工艺、水平井动态监测与分析等技术系列,广泛应用于新油田开发和老油田调整,在气顶底水油藏、底水油藏、薄油层油藏、低渗透油层等得到成功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1994年第一口水平井开钻以来,塔里木油田投入生产开发的水平井有260多口,占采油总井数的26%,原油产量占油田总产量的50.72%。水平井的平均钻探成本为直井的1.4倍,平均产能为直井的3.5倍,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目前,塔里木油田平均单井日产原油21吨,是我国陆上油田平均单井日产原油产量的7倍多,充分体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碳酸盐岩已成为塔里木原油上产的主攻方向。经过多年探索,科研人员明确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发现高产井点、建设高产井组、培养稳产井区,并形成针对不同类型油藏的新井侧钻、注水替油、关井压锥、堵水作业等指导性上产策略,实现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开发。2010年,塔里木碳酸盐岩原油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钻井成功率达85%,高产井产油量占碳酸盐岩总产量的60%以上。
  克拉2气田属于世界上罕见的异常高压特高产气田,底层岩性变化大,多个压力系统交互作用,安全钻井与采气都是重大挑战。面对勘探开发难题,塔里木油田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及大学开展100余项专题攻关研究,探索形成四项主要创新成果,成功解决了山前高陡构造应力敏感性气藏产能评价、高压气田合理布井、完井等技术难题。6年多的生产运行证实,克拉2气田主要生产指标完全符合方案设计要求,产能符合率达到100%,已向西气东输安全供气570多亿立方米。
  创新文化 托起希望的春天
  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这是塔里木创新文化的核心。
  4月12日,中国石油陆上最深井克深7井试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为确保这口井深超过8000米的探井试油成功,塔里木油田各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已为这口井完井试油做了两个多月的准备工作。
  克深7井成功钻探,集塔里木山前地区钻井工程技术攻关之大成,先后应用10项综合配套技术,使塔里木油田在深井配套钻井技术、复杂地层套管结构设计及抗高温超高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新型钻具设计与应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克深7井的钻探,意味着在科技的有力支持下,塔里木的油气勘探已没有“禁区”。
  2010年4月4日,部署在昆仑山前的柯东1井试获高油气流,一举打破塔西南地区勘探长达33年的沉寂局面,揭开昆仑山前勘探新篇章。柯东1井的突破,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于“宽线+大组合”地震技术在巨厚黄土区地震攻关的全面突破。库车坳陷天然气勘探持续突破,也正是应用高密度宽线地震采集技术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攻克这一地区地震勘探难题取得的成果。
  在油气勘探中,面对复杂的勘探对象,能否找到大油气田,有两个因素起决定作用:一是勘探思路是否正确;二是勘探技术能否实现地质目的。
  塔里木石油人坚持以我为主,从引进到自研、从模仿到创新,集成地震、钻井、测井、试油以及地质评价等勘探综合技术,逐步创建、形成和完善了一系列国际国内领先和具有塔里木特色的前陆区超高压气藏和海相碳酸盐岩勘探配套技术。
  目前,塔里木油田已经形成10项前陆区超高压气藏勘探配套技术、6项成熟的大沙漠区碳酸盐岩勘探配套技术和地面工程九大技术系列。适合塔里木地质特点、具有塔里木特色的工程技术系列,成为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快速的“利器”。
  在科研单位和机构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塔里木油田群众性的创新创效活动也取得丰硕成果。牙哈作业区自动化队高级工程师文昌玉发明的取样器,效果不仅超过了原来的气井取样器,使单井取样时间从过去的30分钟缩短为2分钟,而且样品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得到大幅提升。目前,该装置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替代进口取样器,每年还可产生经济效益613万元。
  塔里木的勘探开发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开放的科研体系,使塔里木油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主动“拿来”,又积极创新,推动着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创新成就了塔里木过去的辉煌,科技创新必将为塔里木实现4000万吨发展目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