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收获技术红利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4-03-18]3月12日,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推广了4个月的高压简易配水装置收到反馈,基层普遍反映它在精细配水和方便员工作业方面效果突出。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发明者之一的段昕彤刚刚参加工作两年多。如今,大庆油田像她一样主动参与技术革新的员工正在不断增加,群众性技术革新项目3年来累计创效超2亿元。
大庆油田群众性革新项目收获的技术红利,与“头羊”工作室所起到的表率作用直接相关。近年来,大庆油田总结各厂矿革新经验,以普通员工名字正式命名25个创新工作室,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出了劳模、技术能手的示范作用。
走过50多年开发历程的大庆油田,要在特高含水期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实现质量效益开发,面临一系列生产难题。求解难题唯有创新。然而除了依靠各级科研机构“破”困,还需要在具体生产组织中依靠普通员工“解”小问题,即大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大庆油田涌现过不少象段福海、何登龙那样的先进典型,但在新时期,油田发展的实际要求个体创新必须向团队创新乃至全员创新转变。于是,工作室应运而生。
“有屋没屋不一样。”采油四厂段福海这样谈他对创新工作室的认识。以采油一厂任相财工作室为例,成立后,革新人员由1人增加到10人,专业分布由采油扩大到测试、地面、井下作业、机械等方面,革新成果从每年平均5件增加到约30件,接待参观培训人员从每年80人次增加到1000人次,发挥了综合作用。
有了工作室,“能人”也愿意来互相交流了。采油二厂刘丽对此印象深刻。她的工作室去年新增一项革新成果“螺杆泵换油装置”,其自动化的特性和清洗功能,就是与几位慕名而来的员工启发互动共同完成的。
革新成果最终都转化成了生产力。任相财工作室成立后,其推广的革新成果从每年1种至2种增加到5种至8种,年获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工作室之所以能够发挥“头羊”作用,缘于大庆油田科学规范的管理和不断创新的文化引领。现在大庆油田完善了重大技术革新管理办法,推出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征集系统等,已经形成了群众性创新工作的全方位管理,也实现了从注重成果评价向注重全过程管理的转变,还形成了包括工作室在内的四种技术革新模式。
全员参与、全员创新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大庆油田申报革新成果数量从每年600多件增加到2013年的近千件,革新成果的推广也从每年几千件增加到2万多件。
不久前,各采油厂又推荐了20多个工作室。大庆油田将严格按照标准从中优选,今年再集中命名一批,继续扩大科技创新成果。
深入讨论深度思考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