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面向21世纪的重要钻井技术
石油石化科技

面向21世纪的重要钻井技术

2008/1/16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新网2007年12月26日]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答记者问。国家发改委网站刊出了答问的全文:
  问:《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是中国政府近十年来,在能源领域首次对外发布的白皮书,请问该白皮书的产生背景和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曾在1995、1997年发布过《中国能源》(白皮书),但均类似于年度发展报告,而且是以部门名义发布的。时至今日,及时从国家层面宣传既定能源战略、方针、政策,提高国际认知度和透明度,已经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形势所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出“中国能源威胁论”等论调,对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形成压力。为增信释疑,正面介绍中国能源状况与政策,积极引导国际舆论,驳斥“中国能源威胁论”,是十分必要的。
  白皮书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总结了中国能源发展状况,介绍中国能源发展成就,阐明中国能源发展政策,旨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白皮书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由八章组成,即能源的基本状况、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供应能力、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和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问:今年以来,中国曾经发布了多部能源规划和产业政策,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天然气利用政策》、《煤炭产业政策》,使国内外对中国能源规划和政策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天发布的白皮书与已发布的规划、政策有什么不同?
  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能源规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包括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主要提出“十一五”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布局、重大项目等,是能源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是实施能源规划的政策保障,也是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能源政策的重要途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战略目标、能源供给、能源节约、能源科技、能源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白皮书将被翻译并印制成中、英、法、俄、德、阿、日、西文文本,并对外发送。白皮书的发布,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政策的透明度,进一步让国际社会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能源现状和政策,促进能源国际交流与合作。   天然气利用政策和煤炭产业政策等,都是根据行业特点制订的具体的政策措施,是《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的具体体现和必要补充,也是中国能源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方面。   问: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中国能源资源的状况和特点如何?   答:从中国能源资源的总体情况看,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总量较丰,人均较低,分布不均,开发较难。具体来讲:   一是总量比较丰富。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比较大。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二是人均拥有量较低。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生物质能源开发也受到制约。   三是赋存分布不均。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而我国主要能源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四是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   问: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工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工业快速发展。在开源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指导下,一方面降低消耗,一方面增加生产,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突出表现为:   一是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2006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2.1亿吨标准煤,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原煤产量23.7亿吨,列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1.85亿吨,列世界第六位,天然气产量迅速提高。电力发展迅速,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亿千瓦,发电量达到2.87万亿千瓦时,从1996年起稳居世界第二。近几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2006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9500万平方米,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核电从无到有,发电装机近685万千瓦;年产沼气约100亿立方米,已拥有户用沼气池2200多万口。   二是能源节约效果显著。1980--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以年均5.6%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按2005年不变价格,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年均节能率为3.9%。特别是近年来,扭转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上升的势头。2006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实现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能源综合效率为33%,比198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单位产品能耗也明显下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三是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基本国策,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中国政府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上升,能源效率得到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情况继续趋好,同比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出现近年来首次下降,降幅分别1.81%和0.28%。预计全年会更明显。   与此同时,能源科技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为能源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也正在逐步完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立法步伐明显加快。目前,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已颁布实施,《能源法》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正在按照开门立法的要求,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   中国能源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资源约束比较明显,能源效率偏低,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环境压力加大、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安全应急体系不够健全等。但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中国政府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历史上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消费了大量能源,走的是消费大量能源资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国政府表示不能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请问中国将实施怎样的能源发展战略?   答: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利用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的承载能力也同时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结构和方式。上个世纪及之前的100年时间里,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化,但其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量占同期全球的60%和50%。21世纪或者更长的时期,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将加快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从人类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