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6-12-30]
随着智力因素及高科技成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决定性作用的不断扩大,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2月中旬,山西沁水马必东区块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顺利通过国家储委验收,新型实用水平井技术使煤层气单井日产量突破5000立方米,低煤阶煤">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华北油田研究院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石油石化科技

华北油田研究院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17/1/3 9:15:4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Ľ>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6-12-30]
  随着智力因素及高科技成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决定性作用的不断扩大,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2月中旬,山西沁水马必东区块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顺利通过国家储委验收,新型实用水平井技术使煤层气单井日产量突破5000立方米,低煤阶煤层气排采管控技术使吉尔嘎朗图吉煤4井日产气量突破2500立方米……这一个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华北油田研究院地质理论认识的创新、技术方法的升级完善所提供的有效指导和强力支撑。
  近3年来,研究院在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领域形成多项创新成果,为公司战略实施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三个转变”
  推动“三个一体化”
  低油价下,石油企业经营形势严峻,如何释放创新智慧能量?研究院给出答案: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攻关、培育创新沃土,让创新为企业注入新动力,让科技提质增效成为破解企业经营困局的“金钥匙”。
  随着勘探程度日益深入,华北油田油气资源接替后劲不足、勘探目标日益复杂、资源品质劣质化日趋明显,老油田稳产难度加大、开发成本不断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企业资源战略的稳步实施。
  如何夯实资源基础,为发展蓄能聚力?研究院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工作理念从重规模向重效益转变、研究方式从接力式向并进式转变、激励约束从引导向精准转变”的“三个转变”,促进勘探开发“三个一体化”研究的深入实施。
  ——突出预探与评价一体化。瞄准可动用规模储量和快速建产目标,勘探研究向后延伸,开发研究超前介入,勘探与评价专业科室多层次交流协作、多专业交叉融合。在乌兰花凹陷、蠡县斜坡同口西新区两个重点研究区带均获得较大突破,共部署3口评价井,可望形成4万吨的产能建设目标区,为实现资源快速转化奠定良好基础。
  ——细化评价与建产一体化。油藏评价加大富油气区带整体再评价力度,通过重新构建地下地质基础、重新建立各类油藏成藏模式和重新认识油气分布规律及资源潜力,优选建产目标,实现规模增储。油气田开发紧跟评价早期介入,优化开发概念设计,科学编制开发方案,提高油藏整体开发效益。目前,在蠡县斜坡高9-10、马西洼槽西582等17个区块累计新建产能超11万吨。
  ——强化科研与生产一体化。各项科研管理以生产目标为导向,加强科研项目顶层设计,围绕攻关目标和技术难题,确定了166项科研项目和课题,对重点研究区带增设勘探开发一体化课题,促进科研生产高效融合。聚焦油气生产,科研人员深入油气生产单位了解需求,寻求合作,积极破解老油田开发难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两个优势”
  激发科技驱动力
  特色技术、优势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抵御风险、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研究院将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将其列为“三大工程”之一,突出抓好“两个优势”技术的培育和发展。
  拓展提高采收率优势技术。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开发系统科研人员与公司其他领域研究人员联合攻关,共同探索潜山注气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前期准备、充分论证、精细研究和不断修改完善,11月底,“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油藏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先导试验可行性研究”成功立项,确定雁翎油田作为注气重力驱先导试验区。这个重大专项的确立对于探索改善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发效果、优化中后期开发模式、提高采收率具有积极的技术指导意义。
  为充分发挥科技提质增效作用,提高油田开发整体效益,研究人员稳步推进河间东营扩大区深部调驱现场试验,以及京11断块复合驱先导试验研究,精细开展低渗透率油藏注气可行性研究,提升了老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目前,河间东营组油藏调驱效果显著,增油2.31万吨;京11断块提出措施井8口,累计增油4.85万吨。
  探索创新煤层气核心技术。研究院瞄准如何加快煤层气的资源掌控和提高开发效益这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煤层气的特殊性,创新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形成了高阶煤四元成藏和三要素控产地质理论认识,并完善建立了从地质选区、高产区评价到开发优化设计的系列配套技术。
  在地质理论和认识的指导下,研究人员在马必东区块、大城凸起、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等区带开展精细评价研究,通过精细井型设计、优化压裂方案和排采管控技术,在高、中、低煤阶全面开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马必东区块部署评价井7口,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17亿立方米。大城凸起日产气2453立方米,显示了大城中北部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前景。吉尔嘎朗图凹陷吉煤1井组4口井整体投产,吉煤3井和吉煤4井日产气2000立方米以上,实现了我国低阶煤层开发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