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ODP实现“小目标”
  [中国海洋石油报2016-12-16]
  “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在首富王健林的“小目标”走红的同时,研究总院渤中34-9油田开发项目基本设计项目组通过不断优化ODP方案节省投资一亿多元,">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渤中34-9优化基本设计节省投资超亿元
石油石化科技

渤中34-9优化基本设计节省投资超亿元

2016/12/19 9:22:50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늀۝>  优化ODP实现“小目标”
  [中国海洋石油报2016-12-16]
  “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在首富王健林的“小目标”走红的同时,研究总院渤中34-9油田开发项目基本设计项目组通过不断优化ODP方案节省投资一亿多元,实现了提质增效的“小目标”。
  优化设计控成本
  油田开发中,电站投资占着不小的比重。原设计方案采取依托渤中28/34和垦利电网组网供电的方案来节省电站投资,极大地降低了开发成本。然而,基本设计阶段的优化成果依然让人振奋。
  项目组与生产方进行了大量沟通,充分了解了在生产平台的实际负荷情况,与作业公司共同梳理并提出更为合理的电网远期规划负荷,从而对油田区域总体电负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优化,幅度高达20兆瓦。
  不仅如此,项目组还对依托垦利电网和大联网电力组网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工作,最终采取电力组网分步实施策略,先实施依托垦利电网单端供电,后期根据供电需求择机实施大联网供电。
  一系列优化不仅取消了原方案中的预留电站及相关辅助系统,平台面积减少了300多平方米,还促使6400余万元的投资实施时间后延。
  据电力组网负责人李强介绍,这是研究总院首次自主完成的电力组网基本设计。后期一旦联网将形成海上最大、最复杂的电网,且为中国海油首次区域电网互联。
  尽管没有先例,组网团队仍然克服了诸多挑战,完成了34种负荷方式潮流分析、95种故障工况下的稳定计算分析和能量管理系统控制方案设计等,标志着研究总院初步具备了独立开展电力组网基本设计的能力。
  全方位出击降成本
  随着组网优化旗开得胜,凭着一股干劲儿,渤中34-9项目提质增效举措争相亮相。项目组大力推进设备设施国产化工作。历来被国外垄断的消防泵、热介质锅炉、往复式压缩机等,在设计人员大量交流、调研和论证后,这些“洋设备”的国产化替代设备都成功实现了“扬眉吐气”和“当家作主”。国产化后,预计节省设备价格和进口税费5093万元。
  在结构和布置上更是“用心良苦”。通过较高设备集中布置以及房间错层布置等方式,使得中心平台各层层高均有所降低。其中,下层层高从7米优化到5.5米,降幅达到21%。通过对平台面积进行优化,中心平台甲板面积减小了1000平方米,井口平台甲板面积减小了110平方米。通过结构及布置优化,钢材量减少2794吨,材料预制费减少3425万元。
  对诸如外输泵兼做置换泵这样的细节,项目组也不放过,逐一考量,并做充分论证。各专业打破固有模式的束缚,将“以优化促降本”作为终极目标,自行检查,全面发力。通过对一些“不起眼”的流程及设计进行优化,节省费用1060万元。培养人才收获经验渤中34-9项目是个十足的“练兵场”,除了首次自主完成大型油气田电力组网设计外,还首次自主完成了大型中心平台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分析,首次自主完成组块生活楼的设计。
  各项例行外委课题的独立开展既是对研究总院技术人员的巨大考验,也是“一展身手”的良机。
  项目组一方面积极学习以往外委项目文件,汲取外方设计经验,另一方面主动思考研究,及时沟通探讨。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不仅顺利完成了各项设计,形成了研究总院的标准化文件,而且打造了研究总院自己的专项队伍,为今后独立开展相关设计奠定了基础。
  外委课题的自主开展间接实现提质增效,共为项目节省外委费用近200万元。
  “渤中34-9基本设计的降本成果成功实现了‘小目标’。众多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坚持让提质增效举措遍地开花,为低油价形势下其他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项目经理安维峥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