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唤醒“沉睡”财富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6-11-18]
  体量大、类型多的海量数据,通过深度挖掘,成为破题解困的有力抓手。这一做法正在给华北油田油气生产提质增效带来变化。
  截至11月8日,通过大数据深度挖掘利用,华北油田抽油机系统效率平均提升3个百分点。抽">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华北油田探索提质增效新路径侧记(图)
石油石化科技

华北油田探索提质增效新路径侧记(图)

2016/11/21 9:03:35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数据说话:唤醒“沉睡”财富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6-11-18]
  体量大、类型多的海量数据,通过深度挖掘,成为破题解困的有力抓手。这一做法正在给华北油田油气生产提质增效带来变化。
  截至11月8日,通过大数据深度挖掘利用,华北油田抽油机系统效率平均提升3个百分点。抽油机系统效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节约资金1000万元。
  数据创新,
  让数字变身升值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通过运用新系统、新工具、新模型,对大数据挖掘利用,可以构建数据驱动型创新战略,深挖“沉睡”财富。
  大数据就是资源,就是财富。就华北油田大数据挖掘利用来说,在智慧油田建设之路上,数据收集挖掘工作已发生变化:数据收集由可有可无到有意识海量收集,数据分析由看重工程和现场实证到看重数据挖掘,由凭技术人员个人经验到以参考数据作为检验科研思路效果的依据,这些变化带来思维和管理模式变化的同时,更带来量质双提。
  在华北采油三厂地质所,技术人员一上班就会浏览“全要素工况分析系统界面”。油水井管理岗技术员李勤介绍:“以前,油井出现不正常状况,如果当班员工预判不正确,可能要采取停井措施。现在,我们动动鼠标就能查阅每口井的生产信息,足不出户就可以监控隐蔽井实时参数,快速开出目标井最优处方。”
  以前不可想象的事情,依靠大数据深度挖掘创新后变成现实,大数据让沉积资源变成“真金白银”。
  华北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张以明介绍,通过对二连3个智慧油田示范区大数据的持续挖掘利用,项目收益率超过12%。
  数据分析,
  让挖潜显山露水
  如何开拓思路,采取革命性举措持续挖潜增效,成为各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大数据深度分析,产生大量有价值信息,让数据说话,挖掘潜藏“新财富”,成为破解新道。
  2015年以来,华北油田立足采油生产运行系统,着眼一机一井“烹小鲜”,对抽油机井关键生产要素“百米吨液耗电”进行大数据挖掘利用,抽油机系统效率平均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采油一厂以砂岩油井为样本,技术人员分析得出拟合度较高的4个因素合理边界值,并对177口不达标油井采取措施,预计年减少电费支出141万元。
  借鉴已有成果经验,华北油田开始将大数据深度挖掘利用工作拓展至地质、生产、人力资源等各领域,让挖潜显山露水,推动公司持续优化转型发展。
  随着大数据挖掘利用的不断深入,“听信息指挥、靠数据决策”的理念已深植干部员工行为方式中。宝力格作业区副主任辛爽说:“我们现在很依赖数据,通过各项生产数据实时传输,可以及时了解生产状况,知道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工作决策更加准确,工作起来更有底。”


  西柳10断块抽油机井节能效果对比图 赵迁 制图


  数据管理,
  让风险全面受控
  对于油田生产来说,保证油气生产安全、平稳是控制风险的关键,也是提质增效的要义。
  但是,油气是易燃易爆介质,风险随时随地存在。如今,通过大数据挖掘利用,借助信息化手段,使事后被动处理变为事前主动应对,可实现风险全面受控。
  今年年初,华北油田相继建立宝力格抽油机井、阿乌宝输油管线、阿尔注水油水系统、阿尔掺水集油系统等5个先导试验区。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并与实时数据融合,寻找工作规律,对不安全情况进行提前预警。
  宝力格作业区是典型的稠油油藏,经常出现蜡卡,油井措施后方能生产。通过预警机制,今年前9个月,蜡卡作业同比减少18次,有效提高了开井时率,节约费用超70万元。
  华北油田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设计非密闭油气生产测控柜和电子锁,搭建了非密闭油气生产全过程全时段管控系统平台,有效解决了原油运输中存在的丢失风险、高成本管理、安全风险三大问题。截至10月底,月节约车辆台班近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