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套国产化18MW级燃气轮机研制成功
[中国海洋石油报2016-10-28]
燃气轮机作为海上油气田最常见的主电站类型,以往被少数国外公司所垄断,不但设备初始投资议价空间小,而且大修售后费用极其昂贵。
“十二五”期间,研究总院开展了6MW">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中国芯”将在海上平台推广应用
石油石化科技

“中国芯”将在海上平台推广应用

2016/10/31 9:00:26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首台套国产化18MW级燃气轮机研制成功
  [中国海洋石油报2016-10-28]
  燃气轮机作为海上油气田最常见的主电站类型,以往被少数国外公司所垄断,不但设备初始投资议价空间小,而且大修售后费用极其昂贵。
  “十二五”期间,研究总院开展了6MW(兆瓦)燃气轮机国产化机组研究工作,并成功应用于东方陆上终端。随着海上平台的供电需求不断增大,为了有效控制主电站的台数及占地面积,燃气轮机主电站单台规格逐步从10MW提升到了18MW以上。在“十三五”期间,为了配合有限公司燃气轮机国产化工作,研究总院依托蓬莱19-3油田1/3/8/9区综合调整项目,开启了18MW级燃气轮机国产化的海上应用研究之路。
  “从陆上终端到海上平台,从6MW升级到18MW,关键是提升机组的适应性。”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洪毅说。
  经过广泛调研,项目组选择了国内唯一具有中小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制造能力的中船重工龙江广翰燃气轮机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国产燃气轮机以往是单燃料模式,而海上平台需要采用伴生气和柴油双燃料模式。研究总院技术人员凭借对海上进口燃气轮机的了解,从燃料的界面要求、工艺流程等方面向厂家进行了全面讲解,并多次赴厂家进行技术指导,使双燃料在国产机组上实现了方案应用。
  第二个需要解决的是机组对于海洋平台的适应性问题。由于该厂家从未涉足海洋平台上的机组研制,对电机冷却方式、燃料切换时间要求、燃料供气要求、海上安装维修要求等都不太了解。研究总院技术人员结合拟应用项目的具体情况,与厂家共同开展了近半年的国产燃机海洋平台适应性研究,解决了10多项技术难题,有效促进了国产机组在蓬莱19-3油田的应用方案落地。
  “国产化燃气轮机打破了国外公司数十年来的技术壁垒,增强了国产机组在燃气轮机行业的竞争力,今后海洋平台将逐步换上‘中国芯’。”研究总院机械首席工程师王文祥兴奋地说。
  据初步测算,采用国产化燃气轮机不但设备的初始投资比欧美进口燃气轮机降低20%以上,而且国产燃气轮机的大修可在国内进行,按照全寿命周期计算,后期的维护费用降低可超过25%。在油价低迷的今天,研究总院以设备设施国产化工作为抓手,以科技创新驱动国产设备登上海洋平台,有效推动了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的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