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2016-04-26]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关于煤制天然气系统,包括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气体排放、新型煤制气系统的相关研究成果在2016年第三期《自然》子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ClimateChange)上发表。
国际研究认为,在煤制气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是传统煤电的4倍,是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的7倍。而工程热物理所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现">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发布煤制天然气研究成果
石油石化科技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发布煤制天然气研究成果

2016/4/27 8:54:34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6-04-26]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关于煤制天然气系统,包括全生命周期能耗、温室气体排放、新型煤制气系统的相关研究成果在2016年第三期《自然》子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ClimateChange)上发表。
  国际研究认为,在煤制气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是传统煤电的4倍,是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的7倍。而工程热物理所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现有煤制气技术水平(效率仅50%~55%),其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为煤电技术的1.35~1.6倍,为天然气联合循环的2.6~3.3倍。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基于新型煤气化的煤制气系统效率能够达到60%~65%,其全生命周期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将达到甚至低于目前的煤电技术水平。由于煤制气系统还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其二氧化碳捕集能耗大幅低于传统的燃煤电站燃烧后捕集,如果将煤制气与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CS)技术相结合,其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将低于煤电+CC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