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重塑形象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6-03-29]
随着全球油气勘探难度不断增大,常规探区越来越难有发现,非常规、深层和深海油气藏正成为未来储量增长的主体。另外,全球探区越来越少,传统物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物探公司纷纷向高技术、高收益的高端市场转变。而中国石油最初使用的核心软件和装">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科技之光:找油先锋 勇攀科技巅峰(图)
石油石化科技

科技之光:找油先锋 勇攀科技巅峰(图)

2016/3/30 8:47:06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Ľ>  提质增效·重塑形象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6-03-29]
  随着全球油气勘探难度不断增大,常规探区越来越难有发现,非常规、深层和深海油气藏正成为未来储量增长的主体。另外,全球探区越来越少,传统物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物探公司纷纷向高技术、高收益的高端市场转变。而中国石油最初使用的核心软件和装备很多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而且受制于人,这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严峻挑战面前,中国石油坚定地举起了自主创新、勇攀科技巅峰的猎猎战旗!
  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技术品牌、知识产权”三大战略,中国石油高效推动物探技术自主创新研发,目前已形成以核心软件、装备两大利器为核心,五大关键配套技术为依托的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即PAI技术)体系,实现了物探技术从“跟随者”到“比肩世界一流”的跨越式转变,有力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技术进步,带来的是中国石油地震勘探业务的不断扩张、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实现了由“单一陆上勘探”向深海勘探、油藏地球物理、物探装备、软件研发制造等“物探全领域服务”的跨越式转变,也促进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国石油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1月20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下称东方物探)第9次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勘探贡献奖”。这样的殊荣是对中国石油物探技术持续创新发展的肯定,是物探技术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的证明。
  而这背后,是中国石油对世界级勘探难题的勇敢进军,是企业生存发展责任感的使命召唤,是打破外国技术封锁的绝地反击!
  随着全球油气勘探难度不断增大,常规探区越来越难有发现,非常规、深层和深海油气藏正成为未来储量增长的主体。另外,全球探区越来越少,传统物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物探公司纷纷向高技术、高收益的高端市场转变。而中国石油最初使用的核心软件和装备很多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而且受制于人,这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国石油坚定地举起了自主创新、勇攀科技巅峰的猎猎战旗!


  技术创新,比肩世界一流
  这是一场赶超世界一流的科技攻坚战,而一系列物探新技术的诞生,让中国石油在艰苦研发后收获了累累硕果。
  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技术品牌、知识产权”三大战略,中国石油高效推动物探技术自主创新研发,目前已形成以核心软件、装备两大利器为核心,五大关键配套技术为依托的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即PAI技术)体系,实现了物探技术从“跟随者”到“比肩世界一流”的跨越式转变,有力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覆盖物探全领域的系列软件最能体现物探技术水平。中国石油成功研发了KLSeisⅡ地震采集系统、GeoEast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等系列核心软件。GeoEast软件是其卓越代表,它在复杂区陆上资料处理、高精度构造解释和油气检测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可与国际同类软件媲美。GeoEast系列软件的应用,使国内东部盆地小断层断距识别精度由10米提高到3米,在中亚阿姆河气田应用中使油气发现成功率由36%提高到93%,成为全球少数能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全面技术支撑的软件系统之一,结束了核心软件依靠进口的历史。
  核心装备的换代升级,则大大提高了物探数据的采集效率及应对复杂地质条件的能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以G3i有线地震仪、Hawk节点地震仪、LFV3低频震源为代表的9大系列自主装备,契合了宽方位、宽频、高密度、大道数、高覆盖次数的勘探需求。
  G3i地震仪带道能力从6万道扩展到24万道,能满足超大道数、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地震采集需求,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G3i地震仪在投用初即创造了最高日效12316炮、平均日效7269炮的国内采集新纪录,目前实现全球销售25万道,完成采集项目70多个。LFV3低频可控震源则实现了低至1Hz的有效地震波激发输出的能力,极大增强了可控震源全频带输出的能力、精度和稳定性,是目前全球陆上率先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宽频地震勘探设备,成为中国石油持续增储上产、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利器。
  单个的装备、软件、技术就像是物探“CT机”的零件,通过相应配套技术的创新集成,使其爆发出1+1远大于2的威力!目前已研发出以“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即“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为核心的五项关键配套技术,形成了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勘探技术优势。尤其是“两宽一高”技术,创新集成了“KLSeis软件、G3i全数字地震采集系统、低频可控震源KZ28LFV3、数字化地震队(DSS)和GeoEast海量数据处理系统”五大自主核心装备和软件,使地震勘探效率提高近10倍,成为解决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难题的有效技术手段。这是我国陆上地震勘探技术的一次革命性发展。


  物探利器,支撑迅猛发展
  一系列科技利器的应用,让中国石油物探“军团”爆发出地动山摇的惊人力量!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是地质家公认的勘探禁区,50年来“五上五下”都没突破。2011年,东方物探与青海油田联合攻关,采用“以高密度宽方位三维”为核心的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思路,一举攻克了这个世界级地震勘探难题,为发现落实英东亿吨级整装大油田做出突出贡献。
  在国内,东方物探油气勘探重大成果参与率保持在80%以上,为中国石油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当量连续9年超10亿吨增长做出巨大贡献。
  阿曼物探市场被业界公认为是“高端中的高端”。在阿曼项目,东方物探利用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每天生产达1.4万炮,刷新了地震队单日施工的世界纪录。不到半年,2010年1月,这项纪录又被刷新为每天2.0651万炮。一天时间完成了传统地震队一年干的活,令全球物探界瞩目,在阿曼获得市场占有率第一。
  不仅在阿曼,20年里,这些新技术支撑东方物探海外收入从几百万美元增长到15亿美元以上,综合实力居全球物探行业前列,成为全球陆上地震勘探业务第一大服务商。同时,也为中国石油海外连续6年新增可采储量超亿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进步,带来的是中国石油地震勘探业务的不断扩张、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实现了由“单一陆上勘探”向深海勘探、油藏地球物理、物探装备、软件研发制造等“物探全领域服务”的跨越式转变,也促进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国石油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大浪淘沙始于真金璀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根基;自主创新,方能步履更实,行更远!
  物探综合配套技术
  高密度宽方位地震勘探配套技术
  创新集成了中国陆上“两宽一高”地震技术勘探技术系列,发展出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和数字化地震队管理系统DSS,成为解决复杂区油气勘探开发难题的技术撒手锏。
  重磁电勘探配套技术
  GeoGME重磁电资料处理解释系统的研发成功,有力提升了中国石油重磁电勘探技术的竞争力,成为全球少数能够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全面技术支撑的重磁电软件系统之一。
  多波地震勘探及裂缝储层配套技术
  研发了20项多波资料处理、解释反演与裂缝预测关键技术,形成了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地震综合裂缝预测技术及软件,在转换波静校正、成像参数估计与建场以及时间域成像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
  初步形成了集地震、地质、岩石地球物理、测井和动态油藏信息综合研究为一体的系列及GeoEast-RE油藏地球物理综合评价系统,具备油田开发服务和剩余油气预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复杂构造地球物理配套技术
  形成了宽方位高密度三维采集、TTI叠前偏移成像、地震采集高效作业等三项关键技术,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为塔里木、柴达木、四川盆地复杂山地重大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
  亮点技术
  G3i有线地震仪
  具备24万道实时采集能力,具有实时采集能力强、地表适应性高、稳定性及可靠性高、施工效率高等特点。支持各种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兼容模拟检波器及数字检波器,能对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实时QC分析,能满足陆地勘探全方位、宽频、高精度、高效施工技术要求,整体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提供了装备支撑。
  LFV3低频可控震源
  研究实现了稳定的低频信号激发技术、均匀地震波场激发技术等多项技术,完成了1.5赫兹低频地震信号的稳定激发,提高了向地下传播地震信号的效率,拓宽了地震资料的倍频程数,大幅度提升了地震资料的品质及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该震源已经量产,作业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使中国石油成为目前全球唯一进行低频地震勘探规模化工业应用的先行者。
  Hawk节点地震仪
  采用GPS进行授时与定位,采集站采用单站3道设计,简化了布设流程,提高了布设效率,支持无桩号施工,可与其他有线系统联合采集施工,解决了有线仪器带道能力不足的难题,支持各种可控震源高效采集,能适应各种复杂地表条件,更易符合HSE要求苛刻的勘探需求,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目前,全球销售超16.2万道,在国内外16个油公司的近30个项目中应用。
  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
  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
  具有较完备的陆上和海上二、三维地震资料常规处理解释功能系列,在噪声压制、复杂区静校正、复杂构造成像、VSP等方面有特色,具备海量数据联合处理解释和盆地级解释能力,高效支持处理解释业务的迭代、专家的协同工作,可满足常规和高效采集的现场处理、大规模室内处理、解释中心的生产需求,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KLSeisⅡ地震采集
  工程软件系统
  具有开放式、跨平台、高性能、大数据和多语种特点,含多项配套技术和功能。能设计宽方位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参数并进行分析优化,具有百万道炮快速设计能力和十万道实时质控能力,能满足各种可控震源高效采集需求。填补了业界地震采集软件系统多项空白,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30余个地震采集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
  GeoEast-Lightning
  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系统
  可对所有传播路径的波进行成像,且不受倾角限制,适用于各种复杂介质成像。其逆时偏移软件可对各向同性介质、VTI各向异性介质和TTI各向异性介质成像,适用于多种复杂地表资料成像。比国际同类软件成像更精准、计算效率更高,可实现更宽频带的高分辨率偏移成像。在中国石油13家单位安装应用,获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准入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