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显示,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动态监测电磁法试验对压裂生产有指导性作用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6-03-21]3月5日,地球物理武汉勘查公司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动态监测电磁法试验项目通过验收,共完成焦页51-5HF井共4段压裂监测任务的数据采集工作。
试验中,投入了国内最大和常规两种功率的电流发射系统作为发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涪陵电磁法压裂监测试验项目数据采集完成
石油石化科技

涪陵电磁法压裂监测试验项目数据采集完成

2016/3/22 8:55:20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成果显示,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动态监测电磁法试验对压裂生产有指导性作用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6-03-21]3月5日,地球物理武汉勘查公司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动态监测电磁法试验项目通过验收,共完成焦页51-5HF井共4段压裂监测任务的数据采集工作。
  试验中,投入了国内最大和常规两种功率的电流发射系统作为发射源,使用了DRU和V8等国内先进的电磁采集系统,一次布满230个电道、40个磁道,采取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两种人工源电磁方法连续观测,获取地下3000米以下储层改造的动态图像。与地面微地震和井中监测这两种方法相比,该试验方法具有不需要炸药及不受井口约束的优势。
  试验由武汉勘查公司工程物探中心2325队承担,中科院、长江大学、重庆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
  安全方面,每个施工小组均配备有专业的电法勘探指导人员和HSE管理员,他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巡检。针对发射端存在大电流的施工安全隐患问题,他们在电极坑周围30米处拉设警戒线,并竖立警示牌。
  质量方面,测量人员用竹竿插地的方式,确保所选点位50厘米以下仍是表土,所选点位尽量在平地上。施工中,为减少发射点电极板两端的电阻,在电极板上下均平铺了一层工业盐。接收端8条测线覆盖多个山头,屏蔽线尽量紧贴地面,电极布设尽量垂直,确保电极与地层耦合。
  采集成果显示,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动态监测电磁法试验对压裂生产有指导性作用,实现了快速、有效监测页岩气压裂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