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6-01-29]1月21日,记者从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处获悉,12台闲置2年的沙驼系列车辆,由“李家华创新工作室”通过对发动机改造升级,重新焕发青春,驰骋勘探疆场。
沙驼系列车辆属于沙漠作业特种机械勘探设备,塔里木物探处去年有12台老沙陀因动力不足难以满足野外生产需求。如何使这些“心梗”设备起死回生,实现">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东方物探技术攻关让“心梗”设备起死回生
石油石化科技

东方物探技术攻关让“心梗”设备起死回生

2016/2/1 9:05:19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6-01-29]1月21日,记者从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处获悉,12台闲置2年的沙驼系列车辆,由“李家华创新工作室”通过对发动机改造升级,重新焕发青春,驰骋勘探疆场。
沙驼系列车辆属于沙漠作业特种机械勘探设备,塔里木物探处去年有12台老沙陀因动力不足难以满足野外生产需求。如何使这些“心梗”设备起死回生,实现降本增效?成立近3年的“李家华创新工作室”承担了这项技术攻关任务。
这个创新工作室作为设备维修的“小医院”,3年来,先后完成奔驰、卡特彼勒、道依茨等进口发动机“心脏搭桥”“心脏支架”等多个大“手术”,给了这些设备第二次生命,让它们始终忙碌在勘探作业现场。
有了这些大“手术”的经验,李家华为首的“白衣天使”们在实践中“医术”持续提升,对12台沙陀实施“心脏手术”胸有成竹。他们成立了沙陀“医疗诊治”特别机构——QC技术攻关小组,对“病人”进行把脉会诊,科学拟定“手术”方案。
经过调查研究他们发现,195千瓦和220千瓦的DEUTZ1013发动机是在原174千瓦发动机基础上优化升级而来,其缸体、曲轴、连杆等基础零部件技术参数完全相同。只要攻克174千瓦发动机,其他类型的发动机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于是,治疗沙陀“心梗”的“手术”方案随之形成:在燃油供给系统做“支架”,通过购置匹配的调速器、单体泵等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升级。
“手术”持续200多天,“医护人员”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先后在室内完成沙陀发动机调校、热试、磨合后,又把发动机装配在砾石钻机上,在野外不同地表环境下先后对其“心脏”功率、性能、动力性能等进行反复试验,结果,12台沙陀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生产一线要求。
沙陀“心脏”手术获得成功,标志着塔里木物探处对百余台濒临报废的174千瓦DEUTZ1013发动机进行改造与升级变为现实。“BF6M1013EC发动机(174千瓦)改造与升级”荣获2015年东方物探QC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