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完成科研推广468项、获国家专利160项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6-01-08]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王得刚)1月4日记者获悉,“十二五”期间,青海油田依托科技创新,加大攻关力度,完成科研推广应用项目468项,获得各类奖项278项,国家授权专利160项,科研成果应用率达95%以上">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青海油田收获科技增效红利
石油石化科技

青海油田收获科技增效红利

2016/1/11 9:04:27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5年完成科研推广468项、获国家专利160项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6-01-08]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王得刚)1月4日记者获悉,“十二五”期间,青海油田依托科技创新,加大攻关力度,完成科研推广应用项目468项,获得各类奖项278项,国家授权专利160项,科研成果应用率达95%以上。与“十一五”相比,科技投入增加46.2%,投入产出比上升37.6%,科技增效提升54.07%,有力支撑和引领了青海油田的快速发展。
  青海油田科技信息处副处长薛西武说,“十二五”期间青海油田集中力量组织各类项目攻关,解决了大量制约油田发展的技术难题。
  在勘探方面,青海油田攻克了柴达木盆地地震勘探技术难题,形成了“两宽一高”复杂山地地震采集、复杂构造偏移成像、低信噪比资料处理、岩性地层圈闭和岩性油气藏目标处理解释、多波处理解释与多信息油气解测等综合配套技术,全面提高了重大勘探领域地震资料品质,剖面优质率大于92%,发现和落实有利圈闭目标48个。指导发现了昆北、英东、东坪—牛东和扎哈泉4个亿吨级油气田,获得储量极其丰富。
  在开发方面,青海油田加强老区油藏控水稳油综合研究,持续推进注水专项治理攻关,老油田“三率”指标得到有效控制,每年少递减原油近8万吨,实现了主力油田的持续稳产;在“注够水、注好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方面狠下功夫,加大注水技术创新与推广力度,集成创新了长井段薄互层细分开发、中高温高盐油藏水质处理、桥式偏心分注工艺、免投捞同心分注等注水配套技术,水井的分注率及分注合格率持续提高,夯实了老油田稳产基础;在涩北主力气田开展了疏松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究和攻关,进行治水、治砂工艺技术创新和试验推广,形成以泡排为主的排水采气复产、保产工艺和以连续油管冲砂为主的稳产工艺系列技术,保持了涩北主力气田年产天然气65亿立方米以上的产能规模;在东坪—牛东新区,开展基岩气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研究,基本形成了储层改造、井下节流、水平井欠平衡钻井工艺等复杂岩性气藏相配套的采气工艺技术,为新区建产和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保障了青海气区天然气年产量稳定在70亿立方米以上的规模。
  在工程技术服务方面,钻采工艺研究院副院长郭子义介绍说:“通过5年的科技专项攻关,我们形成了复杂地区水平井及优快钻井、免投捞同心高效测调分注、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驱、疏松砂岩气藏防砂治水、长井段薄互层油藏多层多段压裂改造等10余项配套工程技术,累计试验和推广应用1000多井次,增油超过45万吨,增产天然气近4亿立方米,机械钻速提高15.8%,抽油机系统效率达26%,跨入中国石油先进行列,标准化设计应用覆盖率达80%以上,建设工期比‘十一五’缩短17%,提高了服务油田发展的技术保障能力。”
  5年来,青海油田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科技管理方法,树立主营业务驱动、生产目标导向、顶层设计的科技发展新思路,并按照超前储备、技术攻关、集成推广三个层次安排科技项目。
  同时,青海油田立足自主研发、借助外力,外协项目由2009年的49.7%下降到目前的30%以内,培养了一支业务精、素质高、乐于奉献的科研队伍,有力支撑了青海油田的发展,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