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2016-01-07]自2015年7月底使用新型微球-表面活性剂驱替采油,截至12月底,塔河油田西达里亚区块的DK12井组碎屑岩油藏生产平稳,累计增油450吨,标志着西北油田应用新型聚合物提高油藏采收率技术获得成功。
面对油价“寒冬期”的压力,如何效益开发是摆在西北油田提高采收率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问题。由于储层埋藏较深,塔河油田碎屑岩油藏多具有高温高盐的特征,">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新型聚合物驱替剂助力塔河油田老区开发
石油石化科技

新型聚合物驱替剂助力塔河油田老区开发

2016/1/8 8:54:41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6-01-07]自2015年7月底使用新型微球-表面活性剂驱替采油,截至12月底,塔河油田西达里亚区块的DK12井组碎屑岩油藏生产平稳,累计增油450吨,标志着西北油田应用新型聚合物提高油藏采收率技术获得成功。
  面对油价“寒冬期”的压力,如何效益开发是摆在西北油田提高采收率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问题。由于储层埋藏较深,塔河油田碎屑岩油藏多具有高温高盐的特征,而常规聚合物驱替剂无法适用于此类油藏。为了破解高温高盐碎屑岩油藏的驱替剂难题,西北油田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积极开展抗温耐盐驱替剂的科研攻关,历经多次实验后,寻找到适合塔河油田碎屑岩油藏的抗温耐盐微球-表面活性驱替剂。并于2015年7月底,选择西达里亚区块DK12井组的三叠系下油组油藏作为先导试验对象。
  DK12井组的三叠系下油组油藏是塔河油田典型的碎屑岩油藏。该井组自2010年7月开始实施注水开发以来,开发效果逐渐变差,油藏综合含水率持续上升,注水水窜现象严重,导致井组原油采收率偏低。通过技术攻关,西北油田科研人员研制出纳米-微米级遇水可膨胀微球聚合物,可以逐级封堵储层里的水驱优势通道,实现深部调驱,再配合后续表面活性剂,以达到挖潜剩余油,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据统计,通过使用微球-表面活性剂驱替采油,DK12井组目前日产油增幅达8.3吨,综合含水率由98.4%下降至87.1%。新型聚合物驱替剂的良好开发效果,延长了DK12井组的油藏开发寿命,也为塔河油田碎屑岩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