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热情传递科研火种
[中国海洋石油报2015-12-21]
11月25日,为期9天的中国海油青年科技英才第二期培训班在京结课。来自海油14家所属单位的48名青年科技英才以独特的形式总结了自己对科技创新的学习与思考。
勤学善思打开思路巧创新
从屠呦呦女士获">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石化科技  >  中国海油青年科技英才第二期培训班侧记
石油石化科技

中国海油青年科技英才第二期培训班侧记

2015/12/24 8:54:43   关键字: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工程信息网

  激发创新热情传递科研火种
  [中国海洋石油报2015-12-21]
  11月25日,为期9天的中国海油青年科技英才第二期培训班在京结课。来自海油14家所属单位的48名青年科技英才以独特的形式总结了自己对科技创新的学习与思考。
  勤学善思打开思路巧创新
  从屠呦呦女士获得2015年度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论其对科研工作者的启示;以“互联网+”对诸多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为切入点,思考可供传统行业借鉴之处……11月25日晚举行的学习成果汇报环节,学员们分成5组,打通社会热点与行业之间的隔阂,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促进科技创新进行了分享。
  “提前设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搭建一个高效执行的平台,打造一支技术一流的队伍,同时调动团队在自主科研方面的积极性——做到以上这些就不愁出不了真正的科研成果。”小组展示过程中,来自中海化学科技发展部的科技项目管理经理陈科宇分享了他们的思考。
  用植物的成长环境来借喻科研氛围的培育需要土壤,将原本严肃而具备专业壁垒的数据图表转化为清晰、易懂、一目了然的流线图……在观点碰撞和交流中大家充分发挥各自的观能动性,让创新思维与分析方法实现了“稳着陆”。
  真诚互动敞开心扉谈问题
  在座谈环节,总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曹新建和科技发展部总经理孙福街与48位青年英才推心置腹,学员们对科研工作和自身发展的困惑畅所欲言。
  “我们回到各自的岗位之后该如何发挥作用,创新热情会不会被一盆冷水浇灭?”“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难得,按照规定的时间交流不够充分怎么办?”……
  “中国海油近几年业务发展迅速,高端人才需求大,而现阶段人才断层突出、队伍年轻化、中高层次人才接替不力,科技人才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公司的国际化发展也需要大批高素质青年人才,因此,公司非常重视海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专业人员出国培训、交流”,曹新建的回答让学员们感受到公司对青年人才成长的迫切期待。他希望青年科技英才“保持定力,培养优良的科研精神,同时打好基础,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尽快成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能源公司贡献价值”。
  对于科技英才的发展前景,孙福街回答说:“青年英才们就如同一颗颗火种,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价值,创造价值。公司用人不拘一格,有能力、肯努力的人才一定会受到重用。”同时希望青年英才们能够秉持“较真、严谨、潜心、奉献”的态度,从科技英才逐步成长为技术专家,带领创新团队,多出创新成果。